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7章
    第16章
    等到顾晏津离开后, 这几个学员才敢出声。
    “顾导比我想象中还要严厉,好吓人……”
    “是啊,不敢说话了我都,怕说错被骂。”
    大家用词都挺克制, 只是在摄像头面前说这些怪尴尬的, 所以聊了两句后就转移了话题。
    “顾导还挺年轻的。”广吉感叹。
    这话说的大家都笑了。
    金安蓝调侃, “你以为他多大啊?”
    黄好深有同感, “其实我也是这么觉得的。比我想象中还年轻, 看着和我们一样大。”
    “他也就三十岁出头吧?”
    这话一说出口, 众人不禁都感叹了一声,“成名早就是好啊。”
    圈内找演员虽然大看名气和号召力, 但出道早成名早对演员来说其实是件好事, 花期更长, 也有充足的时间转型。
    演员这行在三十五岁以下都能吃那口青春饭,但问题就在于这之后的转型路该怎么走。
    合适的剧本本来就少,让一线二线演员降级去给别人作配, 演妈妈或者反派这种戏份,是谁心里都不平衡, 更何况还有一圈演技派中年演员在市场里顶着,僧多粥少, 难免焦虑。
    他们队伍也就陶文乐年纪最小,金安蓝和潘向文两个人年长,金安蓝今年刚过三十、潘向文三十三, 还比顾晏津大一岁。其他人也都二十六到二十八左右的样子,说起来和邵庭阳差不多大,但实际上可差得远了。有些人二十八就能红透半边天,有些人这个年纪连主角剧都没演过, 同龄不同命啊。
    “成名早好是好,但也不是能定生死的。”薄曼青安慰道,“干这行的还是得自身打铁硬,我小时候还是童星呢,但中间也磋磨了好几年。好好打磨自己,自然会有机会的。”
    导演和他们不同,导演又不吃青春饭,甚至在年轻人和老导演之间,投资方自然是更愿意选用后者。她听说顾晏津早年也是默默无闻的,只是他天分高,几部电影下来就打出了口碑。
    但怎么说像他这样的天才还是少,大多数人都只有半桶水的水平。
    薄曼青自认也不是个天赋型选手,但她也知道有天赋的就那么一批人,只要自己足够努力,也是能缩小和他们的差距的。
    这些话她很少在公众面前说,主要是听着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但她心里确实是这么想的。听这些人垂头丧气的,她就忍不住想起了在求道之路上摸索的自己。
    大家被她鼓励了一番,也都从低落的情绪中走了出来。
    时间紧迫,几人讨论选定了类型范围,再通过抽签选出之后要代表他们队上去抽选剧本的人。
    直到快抽签时,顾晏津才回来。
    他离开那一趟倒不是为了摆架子耍大牌,只是单纯走开去准备前采。
    做综艺就是要面对无时无刻的采访,前采、备采、后采,花样多得不行,这些都是重要的素材来源,可以丰富综艺的观感,也方便制造重点。
    但这对于嘉宾来说就没有那么愉快了,一走进去好几台黑洞洞的摄影机都对着你。说的好听点,这是在挖掘你内心最深刻最真实的想法;难听的,就是侵犯隐私,区别只在于是你主动说还是被动说而已,是个人都会觉得不适,很正常。
    影视剧稍微好些,但也会拍摄花絮、采访演员在拍摄过程中心得感悟,用作宣传的手段之一,有些花絮拍得好,也会吸引一批观众。而且不仅剧组的人员要拍,演员的助理也时不时地举起手机或相机拍摄素材,整个片场就是处在一个巨大的摄像头下,到处都是盯着看的“眼睛”。
    顾晏津掐着抽签的点回来,正好看到了结果。
    本次出去抽签的人是陶文乐,说起来他手气也是够差的,抽到的竟然是一部还挺有名气的家庭伦理剧的片段。
    说手气差,是因为剧情特别无语,看得人肺都要炸;但说有名气,是因为这部剧迎合了中老年人的喜好,集狗血于大成,cvb成绩也很不错,是好几档卫视的年冠,年初的还又被拉出来播了几遍。
    剧组选的这个片段难度不算大,但问题是剧情很狗血,讲的是女主怀孕生孩子,人还在医院里住着,结果意外发现老公出轨,崩溃下在病房里大吵大闹。女主的闺蜜和哥哥知晓后都过来帮她撑腰,和男主、公婆吵得不可开交。
    看完样片后,大家陷入了沉默,都有点后悔。
    “我手气一直很黑。”陶文乐捂着脸说,“要是我是红手,也不会被抽去选剧本了。”
    大家:“……”
    这倒也是。
    “没事。”潘向文常年出演配角经验丰富,“其实这个片段还行,人物填充量够,情节张力足,场景妆造都简单,我们能节省很多时间。”
    反正抽签的结果摆在这儿,是没办法改变的了,大家也只能接受现实。有他带头,几个学员也共同参与讨论了一下。
    其他的倒好办,唯一的问题是这个剧情太糟心,也不够流行,就算他们演出来可能也不那么讨喜,而且还很老套。
    要按他们的想法,还是希望顾晏津能帮忙改一改剧本,他虽然是导演,但编剧功底也很深厚,《冬旅》就是他个人的剧本,可见是完全可以信任的。
    最重要的是,他们觉得顾晏津这样的名导来拍这种狗血伦理剧,他自己大概也挺不乐意。
    顾晏津戴着眼镜自始至终都坐在一旁看他们讨论,一言不发,听到潘向文的请求时也没有直接答应。
    他先重播了两次样片。
    第二次看时大家还是无语,但样片放到第三遍时,所有人心就都静了,知道他是那种做无用功的人,于是终于开始关注画面和人物那些之前被忽视的东西。
    等第三遍播完,顾晏津关掉画面,“现在看完了,我想听听你们对各个人物的思考、见解。”
    他扫了一圈,随手点了一个。
    “黄好,你先说。”
    黄好顿时紧张得心一跳,仿佛回到了高中被老师点名答题的时候,主要是顾晏津那副斯文严格的模样太像了,谁听了心里都忐忑。
    她平复了下心情,把剧情回忆一遍后,挑了剧里比较简单的人物,也就是得知丈夫出轨的妻子来分析。
    一开始她话还说得磕磕绊绊的,但看顾晏津没反驳,脸色也不是很难看,后面就讲得比较顺畅了。
    说完,大家鼓励地鼓了鼓掌。
    顾晏津没挑她说的是对是错,继续点人让他们分析人物。好歹都是演过戏的,这样一场略有些刻板印象的戏再差还是能分析个四五六来。
    顾晏津听完,神色依旧淡淡的,没点评他们的分析,只道:“我听你们刚才的意思,是觉得这场戏发挥空间不够、不‘好看’。实际上,你们能接触到的很多都是这样的剧本,我不是说婚恋剧,而是说俗套的本子,很多拍出来基本上换汤不换药。
    我想问你们一个问题,假设你们现在没戏拍,这样的剧组找上你,那么你们接还是不接?”
    大家面面相觑,弱弱地说:“接……”
    当然是要接的,饭都吃不上了,还挑食么?有总比没有好。
    “不管剧本怎么样,只要有戏拍就有曝光,积攒下去总能等到机会。”
    顾晏津点点头。
    “拿到剧本时,演员不要总想着这个剧情怎么这么烂,不好发挥。剧情有问题是编剧和导演的责任,剧组不同职务都有自己的职责,不是每个演员都有能力也有权利修改剧本,那不是你该干的事。”
    演员最重要的是信念感,自己都不相信要饰演的角色,又怎么可能得到观众的认同?
    “就像今天,结果已经摆在在这儿,就要先去考虑怎么在有限的空间里尽可能地发挥,让这个剧本里你觉得没什么特色的人物活起来。就算剧本再烂,制作团队在不可靠,起码你的角色是属于你的。”
    “当然,”他缓缓道,“有些实在不合理的可以适当改剧本。但那是建立在你了解人物的情况下,有这个自信去和导演、编剧谈论,而不是任凭自己的喜好去干涉剧组创作,那是对剧本、也是对工作人员的不尊重。”
    为什么有些老剧明明剧情很雷人,但再回过头去还是能看得下去,本质上是因为人物在观众的心中是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演员不可能只接到适合的角色和剧本,在环境不利的情况下就更挑战演技。
    他这番话说得结结实实,讲完嘴皮也干了。
    有的学员一点就通透,也有人懵懵懂懂的,但隐约也明白了为什么。
    顾晏津确实不教他们演戏,但他教很多演戏之外的东西。
    这些也是很少人会提到的东西。
    起初,面试时他过于冷淡不留情面的态度劝退了不少人,大家都觉得他有些毒舌冷傲。但现在又发现,实际上又跟他们想象中完全不一样。
    顾晏津确实是有傲气的,因为他有足够的实力,但他也不随意轻视人。或者说,他不轻视努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