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甜椒地里,甜椒的个头极大,但没开始转色。
夜幕时分,趁着月色,老两口摘了两背篓的螺丝椒和甜椒,准备第二天上集市卖。
早上卖椒的过程,陈老汉感觉平平无奇,还没有下午打牌时来得惊心动魄。
而在陈老汉打牌时,他家的老婆子揣着卖椒的钱回到了村里,逢人就笑。
经过赵明智家时,更是夸张的向路人吹嘘着。
「一个菜椒就有一斤重。」
与陈老汉家不同,此时天禾的辣甜椒示范基地,早已客商云集,群英汇聚。
第94章 甘谷
兰市丶甘谷丶金川三个万亩辣椒示范园,甘谷以天椒1号为主,兰市以赤红1号甜椒为主,而金川各占一半。
示范基地都是采用的订单种植的模式。
与天禾种业签订协议的农户丶合作社和企业,直接在天禾种业购买种苗,到辣椒成熟后,天禾再前去收购。
满足一定条件时,天禾也同意农户把成品椒外销给其馀商贩。
刚开始时,天禾在农户那里毫无名气。
天椒1号和赤红1号也都是新出来的品种,没有经过市场的检验。
农户和天禾签订订单的意愿并不强烈。
但随着天禾承诺种苗丶农膜等物资可先由天禾垫付,后期付椒款时一并扣除费用后,订单才开始多起来。
对于一些有实力和信誉保证的企业,以及专业蔬菜种植合作社,天禾还预付了一定比例的定金。
同时,为了让农业部门协助在散户中的推广,天禾还设立了受监管的辣椒款专用帐户。
最终,整个订单种植环节的所有风险都集中在了天禾的身上。
常规栽培的辣椒,每亩成本在920元左右,天禾就至少先垫付了一半。
不算购椒专款帐户里的两千万资金,天禾投入的现金就达到了一千三四百万。
种植户的收益有了保障,相关部门有了政绩,天禾也能达到推广示范的目的。
多方推动下,示范基地的建设工作才能如此顺利。
……
甘谷县,素称『辣椒之乡』,是全国最早栽培辣椒的县份之一。
甘谷渭河川区,土壤肥沃,灌溉条件好,是辣椒最适应种植区域。
但由于辣椒的效益远比不上种西瓜丶大葱丶蒜苗丶韭菜等的收益。
所以,川区农户种辣椒的积极性不高。
天禾的辣椒示范基地在川区也只有不到一千亩的面积。
最终天禾调整了策略,把突破口定在了灌溉条件没有保障的山区台地和南北浅山区。
半山区的磐石镇上,已停满了各种大巴车丶货车和小汽车。
有天禾邀请来参加推广会的种子商和种植大户,也有自行从各地赶来的蔬菜商贩,不一而足的都涌入了盘旋在山区的辣椒地里。
只见一串串青绿的辣椒缀满枝头,工作人员穿梭在一行行辣椒树之间,采摘丶分拣丶装运辣椒。
辣椒属于多次采收作物,果实成熟一批采收一批,以减少养分消耗,增强辣椒的再结果能力,提高产量。
种植大户和种子经销商们,关注的自然是辣椒的产量和品质。
这些人都是行家里手,数了数株数,以及每株的结果量,就知晓产量低不了。
全邦庆是兰市某家蔬菜种植合作社的理事长,辣椒虽不是社里的主栽品种,但今年也种了两百亩。
看着甘谷山区里的辣椒都是一派丰收的景象,全邦庆有点难受。
他为什麽要来参加这狗屁推广会呢!
「老全,难受就说出来,我不会笑的。」
说话的是郑元,同样管着个蔬菜种植合作社,和全邦庆是老熟人了,也是唯一一个栽种了天禾种苗的合作社。
只不过是栽的赤红1号甜椒苗,此时地里也挂满了大个大个的甜椒。
但为了获得最大的收益,他计划等甜椒变红了之后再采摘,成熟的红甜椒味道也更甜。
全邦庆看不惯郑元得意的神色,说道:「这会儿是辣椒的产销旺季,价格低得可怜,一斤才4毛钱。」
「可是产量高啊。」郑元说话的同时,又向走在一旁的技术人员问道。
「天禾预估的鲜椒产量能达到多少?」
技术人员笑了笑,「栽培条件不同,天椒1号的产量差距很大。眼前的山区台地,鲜椒亩产能达到3500斤以上。」
郑元算起了帐,「就算3500斤吧,一亩地产值也能有1400元。」
「也不高啊。」
「老全,这可是山地啊!」
全邦庆说不出话来,这里的条件确实不怎麽好。
最气人的是,就算只有3500斤的亩产,也比他合作社里的200亩辣椒产量高,按照头茬采摘的量计算,最终亩产只有3000斤左右,足足低了500斤。
天禾的技术人员也笑着说着,
「附近的这几个村子条件确实差,地形复杂,水资源贫乏,灌溉条件有限,土壤贫瘠,抗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弱。」
「农户常年以种植小麦丶玉米为主,亩均收入只有六七百元。村上人经常闲着没事干,一年的大部分收入都靠外出务工,家庭条件普遍不行,但也因为收入低,农民们更容易接受发展辣椒产业。」
「天禾来了后,新建了许多灌溉设施,同时技术方面,由露天直播改为了覆膜移栽,加强了病虫害的防控……」
不知何时,现场各自形成了几个小圈子,一名天禾技术人周边往往围着数名种植户。
「天禾确确实实带动了农民增收,难怪政府会这麽卖力。」
有人问道:「天椒1号高产能有多少斤?」
「在条件好的土地上,天椒1号早春露地栽培产量能达到5000斤,早春保护地栽培亩产近万斤。」
周围人都凑近了些,有人震惊莫名,这产量确实很有诱惑力啊。
而且辣椒也并不是一直卖4毛钱一斤,错季上市的鲜椒卖一两元一斤的时候也不少。
那收益可就老可观了。
人群中,不少人都动了心思。
当然,也有人不屑一顾。
任福现年49岁,幼年时随父走南闯北,从事货郎行当,倍受了生活磨难艰辛。
从27岁开始,经营各种生意。
1992年的时候,市场开放,看到家乡的辣椒烂市,这才开始经营辣椒加工。
2000年,投资了13万元,建立了辣椒制品厂,去年的年销售额就达到了20万元。
听到天禾的人说起天椒1号的产量,任福大咧咧的说道。
「种子公司的人怎麽都有这毛病,产量吹嘘得厉害,但实际上又是另外一回事。」
说到这,任福就想起了自家厂里生产的辣椒面和辣椒丝,色泽鲜红丶细腻爽口丶条纹匀称。
凭藉着优质的口感,他的辣椒产品饱受客商亲来。
每年,本县的大学生和劳务人员外出时,都要带上不少,作为馈赠宾朋之珍品,供他们品尝。
产品供不应求,也让他更加精益求精,对原料也越来越挑剔。
慢慢的,他总结出了经验。
「辣椒产量高,口感一般都不怎麽好!」
周围的人一想,好像确实有道理。
但他们中午时就后悔了。
天禾特意准备了一道菜。
麻辣香气扑鼻,唇齿留香的螺丝椒辣椒炒肉让很多人欲罢不能。
独特的是,在炒制的过程中,天椒1号的颜色逐渐变为诱人的红色,伴随着香气四溢,让人垂涎欲滴。
而猪瘦肉的嫩滑与辣椒的爽脆交相辉映,让整道菜品更具食欲。
第95章 强势整合
陇省人酸丶甜丶咸丶辣都吃得,而对辣椒的需求,只能说一句。
万物皆可辣!
比如说,兰州牛肉面的灵魂在那两大勺红彤彤的辣子,但神奇的那是放了那麽多辣椒,却不怎麽辣。
这里的辣椒是香的。
来参加推广会的,大多数都和任福一样,是陇省辣椒行业的从业者,可以说是阅椒无数。
也有不少人嗜辣成瘾,每顿菜里都少不了辣椒。
但天椒1号带给他们的又是一种独特的感受。
和本地辣椒相比,天椒1号的口感脆嫩鲜美,辣香味也更加的浓郁。
一口咬下去,能感受到那股鲜明的口感在口腔中蔓延开来,不断地刺激着你的味蕾和嗅觉,让人欲罢不能。
再细细的品尝。
会发现不仅仅局限于辣味,它还能呈现出各种细腻的口感变化,如同人生中的微妙体验,丰富而又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