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330节
    而2006年第四季度的销售额达到了42亿元。
    郭阳挑了挑眉,前三个季度是多少来着,这好像破百亿了吧!
    继续往下看了看。
    果然不出所料,前三个季度,河西乳业的销售额分别是16亿丶16亿丶27亿,合计59亿。
    全年加起来刚好101亿元。
    郭阳喝了口茶冷静了下,但还是压不住心底的那股激动,河西乳业成立也不过三四年时间,这就破百亿了?
    这确实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也不知刚才纪卓文是怎麽藏了这麽久的?
    抬了抬头,却看到纪卓文飞快的收回了目光,假装在盯着电脑,郭阳嘴角无意识的笑了笑。
    紧跟着心里翻滚的那份激动也平静了下来,取得这份成绩也是应该的。
    明年的数据只会更好看,年增长率超过100%,甚至接近200%都有可能。
    日销8000万元,一个月就是24亿元,一年就是288亿元……
    据估计,伊力今年遭此变故,营收依然能维持增长,大概在150~160亿元的区间,但利润却是血亏。
    猛牛就更惨了。
    河西乳业只要稳住,明年铁定能成为行业老大。
    所以,纪卓文还是太贪了点。
    想到这儿,郭阳又看了看老纪,两人刚好目光对上。
    郭阳揶揄道:「老纪,你这定力不错呀,破百亿了也没见你在群里发消息嘚瑟啊!」
    纪卓文尴尬的挠了挠头,「我刚刚发了。」
    郭阳愣了愣,失笑了两声,又继续看了起来。
    河西的利润率也不错,随着规模提上来,成本下降,同时单产又在不断提高。
    净利润接近30%,也是居国内第一,相当于一年赚了30个亿。
    已经快收回前期的成本了。
    此外,平均每头奶牛养殖成本和效益的数据也很亮眼。
    一头成年奶牛,每年产10吨优质牛奶,2006年市面上的收奶价格普遍在1.5~1.9元/公斤。
    河西牛奶因为产品溢价,以及员工分红计划,内部计价为3元/公斤。
    每头奶牛年产值为3万元,每头的投入成本约1.5万元。
    净利润约1.5万元。
    成本利润率100%。
    财务人员还粗略的统计了个市面上的数据,产值约1.7万元,成本约1.3万元,成本利润率约30%。
    从各方面的数据来看,河西乳业的规模牧场效益都实现了碾压。
    而在员工数量,以及带动就业方面,河西乳业其实做得也并不差。
    首先是牧场管理,以一个机械化管理的万头奶牛场为例。
    高管两名,
    畜牧和兽医技术团队,每250头奶牛各配备一名,就是80人;
    配种员,大约50人;
    饲养员,约100人;
    挤奶与牛奶处理,约80人;
    饲料与情节,其它管理人员,综合下来,一个万头奶牛场的员工就至少需要400人。
    实际上,河西乳业的牧场板块平均人员数量远远超出标准,总人数达到了1.5万人。
    而在加工丶运输丶销售丶配送等环节领域,直接创造的就业岗位就达到了6万多个。
    在2006年,河西乳业的员工工资支出1.87亿元,人均月工资2500元。
    这还没有算员工分红奖励。
    即使是2500元,这个水平也远超大多数人,是2006年农林牧渔行业平均工资两倍还多。
    算上分红,河西乳业的收入水平甚至能稳稳超过羊城丶鹏城等大都市的职工平均工资。
    而河西乳业同样有不少投资在偏远的地区。
    这种收入水平,河西的员工今年无疑是很幸福的。
    而除此之外,河西乳业还带动了牧草种植丶有机肥生产丶生物能源……
    依附在河西乳业艘船上的人还在不断增加。
    总体来说,河西乳业虽然抢了很多奶农的饭碗,甚至奶价长期维持在低位,也和河西乳业脱不了干系。
    但河西乳业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了落后产能的淘汰,带动了行业的进步。
    整体肯定是利远远大于弊的。
    只是短期会得罪很多人,甚至让人忌恨,尤其是此次遭受重创的蒙省……
    嘉禾以后去投资,还得小心点,说不准就有牧民来捣乱搞事。
    这天下午,郭阳都呆在办公室梳理着各项数据。
    一些不懂的随时和纪卓文探讨,或者给下面的技术负责人丶研发人员打电话进行沟通。
    力争把每个指标数据代表的含义,在国内和世界上处于何种层次,都一一给弄清楚,搞明白。
    了解的越多。
    郭阳越发觉得这些数据还有很多的提升空间。
    现在河西乳业的产值能达到这麽高,更多还是前期砸的钱,消化掉了优质苜蓿牧草+河西奶牛带来的红利。
    加上规模牧场,自控奶源带来的管理优势。
    说白了,最大的功劳还是种子商店培育的优异品种。
    论产品研发,以及技术底蕴,河西乳业还是比不过伊利丶光明和三元这些老牌企业。
    这次事件后,其它企业肯定也会转向,学习河西乳业,引种优良牧草,甚至引进河西牛奶。
    河西乳业能做什麽呢?
    郭阳和纪卓文等人积极的进行了探讨。
    扩产能丶抢占市场份额是肯定的;
    品种选育丶技术创新丶产品研发丶内控管理等,这些同样很重要。
    接连两天,才算是把新一年的目标和策略梳理了个大概方向。
    ……
    当河西乳业忙着享受胜利的成果时,许多乳业品牌却陷入了重重危机。
    太子奶陷入资金困境。
    伊力丶广明面临巨额亏损,股价大幅下挫,市场占有份额丢失。
    最急的还是猛牛,忙得四处求救。牛总甚至写出万言书,请求企业界河政府搭救猛牛,以避免被外资收购。
    按牛总的说法,摩根大通持有猛牛所有股权为9.78%,花旗为8.8%,瑞银逆市增持达到12.23%。
    这让牛总夜不能寐。
    当知道这一消息时,郭阳等人还在开会,当纪卓文等人饶有兴趣的发表看法时,
    郭阳说道:「这是牛总在作秀罢了,猛牛没有奶源基地,外资也缺乏对原料的控制,且猛牛靠经销商分销。」
    「另外收购还要看政府的因素,外资不大可能收购头部的乳企。」
    除了前世的记忆,郭阳这些天也恶补了很多奶业知识。外资倒是想直接收购一线品牌,但政府不会允许的。
    河西的一些高管犹自不相信。
    这段时间,达能丶恒天然丶菲仕兰丶兰特黎斯等外资品牌纷纷加大了对国内的投资。
    让国内不少专家开始担忧,发表了一系列言论,又引发了一阵恐慌。
    连河西一部人也被带了节奏。
    道理肯定有,郭阳却觉得更多是杞人忧天,危言耸听。
    国内价格战那麽严重,洋品牌看不上中低端产品的利润,只会集中牟取高端品牌的利润。
    而高端品牌,有河西奶粉,郭阳还挺有自信的……
    果然。
    随着伊力丶猛牛产品下架丶召回丶销毁的损失越来越重,销售端也陷入困境,库存积压越来越多。
    但乳企的运行模式就像是自来水,得24小时不停的周转。
    牛得挤奶啊!
    两天不用就坏掉了。
    牛奶卖不出去。
    倒奶杀牛的场景重现。
    奶农和乳企都是一片哀嚎。
    紧跟着,为了帮助乳企摆脱困境,各级各部门推出援助措施,财政拨付了奶农临时救助补贴资金3亿元。
    京津冀蒙等12个省也才采取增加财政贴息丶补贴加工费等方式,鼓励加工企业扩大生鲜奶收购。
    京城对乳品加工企业销毁不合格奶造成的损失,财政决定给予60%补贴。
    蒙省也拿出1亿元的预备金,呼市也拿出5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伊力丶猛牛两大乳品企业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