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450节
    「大豆长势好吧?」有人问道。
    「嗯,挺不错。」沈志又接着喝了一口,说道:「第一季能种成这样,超出了我的想像。」
    「是啊,就入冬和开春深耕了两次,盐硷程度基本没减轻,能有这种收获,很了不起了。」
    「沈总,种完大豆种什麽?」
    沈志说道:「秸秆还田,施牛羊粪腐熟,休耕。」
    「休耕?」
    「老板同意了的。」沈志笑道:「施完肥,就可以提前放假回家了,明年再来。」
    「真的?」
    「卧艹,这不是得玩几个月?」
    「你要想去捡棉花也可以。」
    吃了饭,沈志整理了下记录的数据,编辑好信息,随即发给了老板。
    第320章 盐硷地里的金豆子)
    酒泉。
    郭阳刚锻炼完,就看到了沈志发来的信息。
    泽普的大豆基地,预估亩产同样在500斤以上。
    国内各个地区的大豆单产差异极大,从全国来看,这一时期平均亩产仅有210~230斤。
    国内的三个大豆主产区:东北春大豆丶黄淮流域夏大豆丶长江流域以南夏大豆。
    产量最高的东北,高产的良田亩产400斤以上比较轻松。
    在鲁省,风调雨顺的年份,亩均350斤以上的情况也出现过,比国内均值高出一大截。
    但与国外大豆单产相比,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产量确实落后了太多。
    尤其是孟山都农达2号已经开始推广,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单产高增速。
    (ps:单产对比:kg/公顷)
    …
    冲了个澡后,郭阳将沈志发来的信息汇总到电脑上。
    算上金塔的,一共100万亩盐硷地大豆基地,总产量25~30万吨。
    相比今年约3000万吨的进口大豆,预计4900万吨的总消费量依然是杯水车薪。
    但这只是嘉禾盐硷地的。
    去年6月,嘉禾斥资60亿元高调进入粮油领域,大举收购。
    同时,也先后在西北丶东北丶黄淮海丶西南立项数个典型的高油高产大豆种植基地。
    这部分主要采用订单农业的模式。
    排除农民毁约的情况,至少也有近千万亩的合同面积。
    这些基地,大部分播种的天豆1号,以及少部分天豆7号丶天豆8号(沿海区大豆种子)。
    按亩产480斤计算,总的下来,嘉禾掌握的大豆产量约265~275万吨。
    嘉禾粮油大豆加工全力运转时,日产能约2万吨,这就有四个多月的加工量了。
    不过,在东北和黄淮海两个主产区,天豆1号今年的播种面积同样不容小觑。
    只是今年又是旱,又是涝,加上天玉1号的抢地。
    外界对这两个产区的大豆产量普遍不是很乐观。
    作为主产区的黑省三江平原,有2000万亩的大豆受到了乾旱影响,出现了部分死苗。
    减产10%丶20%丶30%丶40%等等数据层出不穷。
    这已经提前反应在期货市场上了。
    不过郭阳对天豆1号依然有所期待,亩产480斤,就算减产一半那也有240斤。
    依然超过媒体预期。
    想到这儿,郭阳拨通了薛礼强的电话。
    「薛总,今年东北大豆怎麽样,产量预估数据是多少?」
    「寒暄都没有一句?」
    「薛总,晚上好。」
    「……」薛礼强缓了下,用低沉的语气说道:「今年黑省大豆受旱情影响严重,播种面积也比去年减少610万亩,降到了5290万亩。」
    一连串的悲观数据,与外界的预测并没有什麽两样。
    郭阳面不改色,问道:「预估总产量多少?」
    同时也在电脑上看了看黑省去年的总产量:672万吨。
    按外界大多数机构预期,今年黑省大豆产量仅在490~500万吨左右,平均亩产不到200斤。
    薛礼强说道:「唉,预估总产只有800万吨出头。」
    「还行。」郭阳淡淡的说道。
    「只是还行?你一点也不惊讶?还是说你不知道去年的产量?」薛礼强讶然的说道:
    「去年总产只有600多万吨,这可比去年还增产了100多万吨!是增产!」
    「这可是逆势增产,面积减少了600多万亩,还受到了乾旱影响,你内心就没有一点点波动?」
    郭阳笑道:「这不是应该的吗?当初你可是对天豆1号给予了极大的期待。而且和我预估的数字差不多,卖了多少种子到东北我还是知道的。」
    「也没什麽好激动的,算下来,整个黑省平均亩产也才刚达到300斤,和美洲持平,大豆进口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
    薛礼强默然。
    你就非要和国外比?
    和去年比不好吗?
    良久。
    「今年生产的种子够吗?农垦明年应该会大规模引进天豆1号。」
    郭阳看了看电脑上的统计数据,天豆1号在黑省的播种比例已经不小了。
    2380万亩,占比达到了45%。
    九三粮油和农垦不可谓不尽心尽力,要知道农垦旗下也是有大豆种子公司的。
    天豆每多占一分,都相当于在割旗下种子公司的肉。
    45%。
    已经足够多了。
    而且和天玉1号一样,品种太单一,并不一定是好事。
    郭阳沉吟道:「天豆1号比例够了,接下来可以主推天豆8号。」
    「天豆8号?」
    「对,去年年中才出的品种,今年才试种,也适合东北地区,产量更高,就是改良盐硷的效果要低一个档次。」
    「够了,够了。」薛礼强连连说道:「那明年就大力推天豆8号,和天豆1号交叉种植。」
    「要不要先试种?」
    「不用,直接推,天禾说能高产,那就铁定能高产。」
    郭阳笑了笑,又问道:「800万吨,这个预估数据,有多少人知道?」
    「寥寥无几。」
    「好,恭喜。」
    「同喜。」
    也许反攻就要从这里开始了?
    郭阳如是想到。
    去年,国产大豆产量由于天豆1号的推广,产量勉强稳定在了1700万吨上下,让历史转向。
    今年黑省就干到了800万吨。
    这还是受旱情影响减产平均每亩减产30多斤的情况下达到的。
    吉省的数据不好求证。
    但黑省的数据和天禾的种子销售数据大致相符,所以吉省也差不了多少。
    今年吉省大豆播种面积750万亩,比上年减少135万亩。
    全省亩产也按300斤算,那就是112.5万吨。
    算上辽省的60万吨。
    整个东北产区就是970万吨。
    黄淮海夏大豆区也不遑多让,算900万吨吧。
    其它产区,天豆系列的影响力没那麽大,但也有一些销量。
    尤其还有滨海盐硷地。
    去年,苜禾1号改良了约800多万亩盐硷地,天豆1号改良了约100多万亩。
    效果显着。
    今年,天豆1号的种子供应很充足,补齐了苜禾1号留下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