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460节
    这三人都清楚一些情况。
    犹豫了一瞬,最后还是最为熟悉情况的迪卡种子公司技术负责人加西亚出声说道:
    「在本土中西部地区,发现了一种杂草,广泛生长在大豆和玉米地里面,这种杂草具有很强的农达除草剂抗性。」
    「比我们精心培育的农达二代大豆种子还强,目前还没找到对付它的办法。」
    「这种杂草是由蒺藜变异而来。」
    「目前正在中西部地区快速蔓延,一旦染上了他,作物产量都会大幅减产。」
    随着加西亚的声音,现场来参会的孟山都的高管成员,都脸色凝重。
    很快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农达草甘膦除草剂诞生于四十几年前,早就过了专利期,目前全世界国家都在生产。
    尤以华夏产量最高。
    但这并不妨碍它仍是孟山都的重要业务,而且和抗农达种子搭配更是无往而不利。
    种子丶除草剂,这是孟山都的主要营收。
    2007年,抗农达系列大豆品种在联邦播种面积达到了4.35亿亩,占联邦大豆种植面积的95%。
    抗农达二型转基因玉米在本年度的播种面积同样超过了1.94亿亩,占联邦玉米播种面积的40%。
    转基因种子就是孟山都能转型成功的根本。
    如果草甘膦打不死杂草,农户不仅不会买他们的除草剂,连种子也可能一同抛弃。
    还可能面临极其强烈的舆论危险!
    杂草怎麽会变异?
    一定是转基因的锅!
    量变引起质变,这才十年时间,就引发了植物变异,生态环境危机。
    以后呢?
    这种杂草会成为转基因反对者手上最好的攻击武器。
    用生死危机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静!
    静的可怕!
    「也不用过于沮丧。」
    布雷特打破了这种沉寂,说道:「生物技术部门正在全力勘破这种杂草的基因。」
    「孟山都的农业生物技术是全球领先的,其它人不可能在我们之前给出解决方案。」
    有人问道:「那要多久时间?」
    「最少1~2年,也许更久。」布雷特说道:「而且应该快瞒不住了。」
    「被杂草困扰的农场越来越多,收割也全面开始,各种负面新闻会越来越多。」
    「这就需要各位齐心协力,一方面加强新品研究,一方面做好应对风暴的准备。」
    「这两年,会是孟山都最艰难的两年。」
    会议结束后,一行人都沉默不语,准备迎接这突如起来的风暴!
    而布雷特又单独找来了期货交易部,准备迎接市场反转。
    …
    和陶氏益农丶孟山都类似,杜邦先锋良种和杜邦植物保护等也察觉到了异常。
    大平原北部的杂草,南方的红火蚁都已有失控之势。
    最新的研究报告刚出炉,杜邦就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而且,在杜邦的调查分析里,红火蚁的危害明显更严重,其对土壤的破坏更强了!
    但杜邦也暂时选择了保密,这种东西谁也不想主动沾上。
    他们也清楚问题始终是瞒不住的。
    农场主知道出了问题,虽然还不清楚因由,但当事情越闹越大,肯定会爆发出来。
    不过,有这个时间差,就足够一些人利益最大化了。
    ——
    当北美暗流涌动时,东方的土地上却迎来了丰收的画卷。
    大豆和玉米陆续颗粒归仓,如同预期一般的丰收,时不时爆出的高产丶超高产新闻更是一时热点。
    但其实业内没有那麽轻松,如何消化过剩产能成了新的问题。
    相比大豆价格只是小幅下降,玉米市场的压力明显大得多。
    即使嘉禾丶国储粮丶国粮丶玉峰实业等大型玉米加工企业全力收储,也挡不住产量的暴增。
    玉门一处农场的办公室。
    嘉禾粮油国际粮食贸易总监陈燕秋端坐在沙发上,一边品尝着茶水,一边说出了心中的疑惑。
    「国内玉米跌价比国外更快,价差和出口退税带来的利润还行,但如果不快速出手,等价差缩小,利润会越来越低,甚至亏损。」
    这是他基于目前形势的判断。
    随着玉米收获的进行,后续价格承压会越来越重。
    这时候的粮食贸易,就是要周转率足够的快才有利润,也够能缓解国内的过剩压力。
    然而,老板却突然让对外出口的速度慢下来。
    他十分不解。
    郭阳并不打算给他说原因,就像高德等人也不知道为什麽要加快多头头寸的建仓。
    「国内玉米价格太低了,不利于社会稳定,嗯,有些老百姓把火发到天禾身上来了。」
    「老板是看好后市价格?认为价格有上涨的空间。」
    「嗯。」郭阳笑道:「原油价格太高,理论上,只要原油价格在50美元/桶以上,生物能源就有前景,现在这价格,生物能源也算得上利润丰厚。」
    对陈燕秋来说,这个理由太牵强。
    但他知道老板一定有他的原因,期货上的巨大成功让他选择了无条件信任。
    郭阳说道:「有时间可以到西北多转转,这段时间很多景点都很美。」
    「嗯。」陈燕秋笑道:「我打算去疆省看看棉花。」
    郭阳定了定神,道:「也好。」
    这段时间,棉花采收也逐渐进入了丰收期,不过以手采棉为主,这时候一般都是一周采摘一次。
    机采棉还要等完全成熟,一般要在入冬前后才开始采摘。
    种植天棉20的农场中也迎来了丰收,相比去年,今年的高产率更稳定,500公斤是入门标准。
    但价格相比去年,反而又有所下降,总体还是供需过剩。
    不过在棉花上,大多数农户都还能挣到钱。
    远没有玉米市场惨烈。
    玉米农户们对天禾种业是又爱又恨,能带来极高的产量,但收益却比不上去年了。
    而没播种或者没买到天禾种子的农户,则更多是怨恨。
    至于其它种子公司,以及经销商丶农资贸易公司,在这轮下跌浪潮中,对天禾种业爆发了极强的敌意。
    一来是长期慑于天禾的欺压,在种业市场上苦苦求生,如今终于逮着机会了,可不得狠狠发泄。
    二来玉米供给严重过剩,不赚钱,必将影响明年的种子市场。本来就吃不到肉,现在连碗里的汤量都变少了,如何不恨。
    不过天禾近期都保持了低调,尽量不被抓住污点,或者破财消灾。
    同时也抓了一批造谣污蔑的人,以儆效尤。
    除了种子公司,天禾还要应对来自粮油业的『关怀』。
    任谁也没想到,食用油上涨趋势的终结可能会来自种子企业!
    先是大豆价格下跌又回升,随后玉米又暴跌,再次带动大豆降价。
    这在粮油业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丰益国际丶益海嘉里集团董事长郭广丰在一次投资考察的发布会上,无奈表示。
    「玉米价格的大幅下跌,不仅伤害了农户,无形之中也给粮油加工企业带来了困扰。」
    记者问道:「原料下降不是好事吗?前段时间因为成本高,食用油加工厂才纷纷提价。」
    郭广丰说:「太突然了。」
    无数人撇了撇嘴,意思就是益海嘉里肯定还有不少粮食库存呗!
    记者追问:「现在产区玉米滞销严重,益海嘉里会承担起社会责任,加大玉米收购力度吗?」
    「这事建议你去问问嘉禾这个始作俑者,他们最近为什麽放慢了玉米收购力度。」
    「意思是益海不会在这时候大力收购玉米吗?」
    郭广丰没有回答,但不少人都在猜测肯定是了,下跌趋势中收购,不是明智之举。
    「金龙鱼什麽时候降价?」
    这个问题郭广丰也没给出回答,这给当天的投资发布会蒙上了一层阴影。
    相比益海的扭捏,鲁花的董事长孙孟权就要直接多了。
    「鲁花花生油不会降价!花生原料价格高企,也没有降价的空间。」
    「鲁花是高端食用油品牌,我们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对于花生的育种研究,鲁花也很有兴趣,也希望能和天禾这样有实力的种子企业开展合作。」
    「玉米农户损失惨重,鲁花会适当收储玉米,开发生产玉米油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