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595节
    「好啊!」郭阳应了下来。
    不过三人又聊了一会儿,才有人通知周晓敏,五粮液和农发行的两位临时有事来不了。
    这多少让人有些遗憾。
    好在中化丶国粮丶嘉禾这排名前三的农企来了,三者业务之间又多有交叉,很有话题性。
    正式录制之前,周晓敏又介绍了一次本期访谈的内容。
    「这次访谈,其实是我们注意到,国内陆续有农企进入或即将跨入千亿级门槛。
    然后就想借华夏星火改版之际,特别推出一版农企名门录,以此迎接国庆60周年。
    排名前列的企业都在我们邀请访谈的名单内。」
    三人对此并不排斥,农经的宣传具有很强的政治意义。
    接下来的时间,三人按照要求,各自谈了谈企业的发展。
    中化的化肥丶种子丶农药;
    国粮的粮油食品供应;
    嘉禾的种子丶农资丶农机丶粮油食品……
    公元前359年,秦国左庶长卫鞅颁布《垦草令》,实施重农抑商丶奖励耕织政策。
    这标志着华夏古代农业产业政策的诞生,奠定了此后长期实行的「以农立国」的基本国策。
    「农本商末」的格局持续了两千多年。
    直至计划经济时期,华夏还需要藉助农业「剪刀差」来支持工业化。
    而2006年元旦,实施了两千多年的农业税被取消。
    生产关系调整优化,使农业生产力得到释放,过去被称为小农经济的农业领域,诞生了千亿级的农企豪门。
    在国家层面,领导人希望能实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的农企局面。
    大企业的顶天立地,从现实层面来看,需要承担起技术创新丶食品安全丶粮食安全等责任。
    比如如今面临的现实问题。
    耕地退化减少丶土壤重金属污染丶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丶种子安全丶过度使用农药化肥丶滥种转基因……
    也有劳动力年龄化丶农业灾害多发等等问题。
    郭阳曾设想的关于国际粮商的讨论,此次反而只是粗粗略过,国际粮商在国内翻不了多大的浪。
    在访谈的过程中,内容层次不断地被拔高。
    这是站在国家和民族的角度在思考问题。
    当访谈结束后,郭阳有一种与有荣焉的满足感。
    同时也对中化和国粮如今的格局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无论是刘德树,还是宁高宁,都擅长各种气势恢宏的资本运作,并购是最常用的手段。
    即使在海外并购困难重重,中化和国粮也从未退缩过。
    相比之下,嘉禾更善于做产品,资本运作并不多,但要想跟上脚步,资本运作是少不了的。
    临别之际,郭阳说道:「刘董,我在这里预祝中化收购新农成功。」
    「哈哈,好。」刘德树说道:「不过在市场上,我可不会有任何留手的。」
    郭阳笑道:「有什麽招尽管来,我一一接着。」
    这一次见面,中化和国粮给郭阳的压力很大。
    新农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农药厂商,世界级仿制农药龙头企业之一。
    销售网络遍布全球,而且在大洋洲丶欧洲丶北美丶南非等地的销售比例极其均衡。
    中化看上的就是其营销网络。
    当嘉禾还在苦苦耕耘海外市场渠道时,中化通过并购就完成了布局。
    不过这种并购代价也是极大的,收购溢价极其严重,收购的资产真实质量也并不好评判。
    郭阳不是很认同这种粗狂的方式。
    如国粮收购了数家上市公司,但如今都亏损严重。
    和刘丶宁简单寒暄后,三人便准备撤退。
    这时,农经的另一位主编施鸿涛匆匆找上了郭阳。
    「郭总,你这篇文稿里关于红旗河的内容是认真的?」
    郭阳点了点头。
    施鸿涛讶然的说道:「这太不可思议了!但农经是严肃性的杂志,这部分设想可能通不过审核。」
    「这不是设想。」
    郭阳挑了挑眉,「在稿子里,我已经明确表示,嘉禾已经付出了实际性的行动。」
    施鸿涛不以为然:「文冠果和麻风树的生物能源林,那还不一定成呢!」
    听到这里,原本已经准备走了的刘德树和宁高宁又双双停下了脚步。
    生物能源领域,中化和国粮都各有涉及。
    「我认为可以先提出来。」郭阳坚持道:「一旦能成,这就是利在千秋的好事。」
    「这……红旗河,主要是太过于匪夷所思了。」
    竖着耳朵听的刘德树问道:「什麽红旗河?」
    「红旗河就是藉助西南西北生物能源林产业发展,而提出的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向河西走廊丶塔里木盆地等区域的一项调水工程……」
    郭阳一五一十的详细说了说嘉禾的计划。
    刘德树和宁高宁是中化的现任和下任掌门人,生物能源林的发展顺利,最终也少不了和两人打交道。
    两位大佬听了红旗河的想法后,也被震惊得久久不语。
    牟其中曾异想天开的提过给喜马拉雅山脉开个洞,但那只是吹牛。
    而眼前这位已经付出了实际行动。
    刘德树问道:「郭董就笃定生物能源林能成功?」
    郭阳点头道:「当然。」
    刘德树想了想,说道:「相关的稿件能不能提前给我看看?」
    「可以。」
    「这可能不大好……」
    两道声音几乎同时回答,郭阳选择了同意,而施鸿涛摇了摇头。
    刘德树瞥了施鸿涛一眼,「我认为可以刊登出来让更多的任看到,才说完大企业要顶天立地,敢于创新,现在就怂了?讨论都不敢讨论。」
    施鸿涛心里有怨言,中化可也投资了麻风树能源林,不也同样失败了。
    但却敢怒不敢言,只能点点头,「社里会再对这进行讨论。」
    郭阳藉机留了刘德树和宁高宁的电话,承诺随后会发两人一份稿子。
    刘德树说道:「这样,两位有没有急事,不然一起找个地方坐坐?」
    「乐意之至。」
    「我就不去了,还要赶下一趟行程。」宁高宁说道。
    国粮也有生物能源产业,但主要是玉米和蔗糖乙醇,对能源林并没有兴趣。
    嘉禾可是国粮的心腹大患,能和谐交流一下午,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而且嘉禾陷入生物能源林的泥潭里,也是国粮乐见其成的。
    郭阳和刘德树也没有强求。
    告别了宁高宁,两人来到了一处私人会客厅。
    就生物能源产业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化已经在麻风树上栽了一次,这时候是极为谨慎的。
    所以郭阳没有隐瞒任何信息,对目前品种的产量预估丶产油预估丶医药性质丶红旗河工程细节都进行了细致介绍。
    一个多小时后,嘉禾的计划已经在刘德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让人叹为观止的计划。」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实施难度太大了。」
    郭阳笑道:「如果有一天,生物能源的使用比例能因此大幅上升呢?」
    「那又不一样了。」
    「我还要再看看。」刘德树沉思了一阵,说道:「魔都家化的葛文耀我熟,可以给你当次中间人。」
    全王已经接触过家化,但刘德林当中间人的份量完全不一样。
    郭阳一口答应了下来,受其一份人情,将来能源林上双方也可以开展更广泛的合作。
    魔都家化集团就是全王计划收购的企业。
    诞生于1898年,已有110年历史,民族化妆品行业的佼佼者,也是华夏日化行业仅存的支柱企业。
    旗下拥有上市企业魔都家化。
    以及六神丶美加净丶佰草集等众多知名品牌。
    如今,正逢金融危机,魔都政府在优质企业挂牌转让上显得很谨慎,市场上并没有传出家化要转让的信息。
    但郭阳身为a股老韭菜,被割了一刀的平安股东,自然知道平安集团最终收购了家化集团。
    这一次,嘉禾要截胡。
    不过现在重心还是要回到棘小白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