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穿越当县令 第25节
    那第二条公文,面对的范围就更广了。
    但凡安丘县百姓,十二到二十五岁的学子,都可前往县学报名考试,取前七十名,可以去县学读书,包吃包住等等。
    这个考试的时间,则在十月份,到时候秋收都过了,大家都有时间去考试。
    而第三条,更加不同。
    县令大人招募蜂农夫子。
    县里懂养蜂的,可以前去报名。
    养蜂?
    还能当夫子?
    那招了养蜂的夫子,是不是还会教他们如何养蜜蜂啊?
    纪县令,好像又在给他们找挣粮食的门路了!
    第17章
    六月份的安丘县,日头正晒,县里却出现不少人,不少人都穿着青衿,看着有些不同。
    他们正是从乡下镇里赶来的夫子,准备去县学考试。
    这些人里,最年轻的也有三四十岁,以前多是在村里教教孩子们,又或者当个账房。
    其他时候,识字并无他用。
    现在县学招夫子,他们立刻过来报名。
    放在以前还会说一句,县学肯定只招自己人,根本不会要他们这些没关系没门路的秀才们。
    但现在不用说就知道,有纪县令坐镇,肯定要真才实学的。
    到了县里之后,更加肯定。
    因为这次招生直接分科目,主要招四书夫子,分四门考试,一个夫子最多报考两门。
    所以只要专精一门,就有机会去县学教书。
    看这样子,明显要整顿县学的。
    夫子们有夫子的考试。
    学生们还有学生们的考试。
    整个安丘县识字的人都被调动起来,各有各的事情做。
    对普通百姓来说,一个是在思索,要不要送自家孩子读书,今年考不上还有明年。
    另一个是,要不要去学养蜂。
    前者或许还有顾虑,但对于后者,基本上不多思考,只要家里有人能空出来,一定会送个出来。
    学养蜂,家里还能多个收入,多好啊。
    还是那句话,就算不能卖钱,也能当家里的储备粮。
    这样的气氛,让军营过来的几个人十分不适应。
    每年夏收过后,都是边关各县最惨淡的时候。
    辛辛苦苦种的粮食,大半都要当作田税,哪家不是看着为数不多的余粮愁云惨淡。
    往年的安丘县也不例外。
    但今年,竟然如此不同。
    “难不成,安丘县真的来了个好官?”
    “去年冬日扶济,只当他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如今看来,竟然是真厉害的。”
    不仅厉害,还为百姓考虑。
    不过想到他们要做的事,还是装作强硬,一会好谈条件。
    但出乎他们意料是,听到他们说明来意,门房处立刻道:“那来衙门干什么,去县学啊,具体要求都在县学里。”
    军汉们互相看看:“军户的学生也招。”
    “招啊,县令大人说了,只看成绩,不看其他。”门房还道,“只要是安丘县的人都能来考。”
    太好了。
    他们得知消息的时候,就怕自家被拒绝。
    还好有弟兄们多问几句。
    就算是这样,大家还是结伴来打听。
    原本以为需要费口舌的事,竟然被轻松解决了。
    再走到安丘县街道上,他们的心情就跟其他安丘县百姓一样了。
    家里有饭吃,孩子们有书读。
    日子真有盼头啊。
    纪县令确实是个好官。
    回军营的时候,他们还买了些蜂蜜回去。
    安丘县蜂蜜很便宜,买回去给兄弟们甜甜嘴。
    此时的纪县令正在为夏税收尾。
    今年夏天收上来田税为一千六百四十八万斤粮,折银五万六千两、
    纪楚尽量交银子过去,剩下的粮食作为本地储粮。
    而本地的粮仓刚刚修缮好,最后再检查一遍。
    等夏税忙完,也就能松口气。
    他今年本就少交了田税,速度如果再慢一点,那今年的考核是真的不要再想了。
    等夏税封箱,负责运送税银的范师爷,以及跟随的马书吏整装待发。
    马书吏颇有些激动。
    这么重要的事,竟然交给他了。
    同时,他还有其他任务。
    那就是在州城多采买些纸张笔墨回来,给县学用。
    不仅如此,还要把他们安丘县的蜂蜜带过去,最好能找找卖家。
    还有一些采买的物资,全都需要他们运回来。
    纪县令如此信任他,他肯定会尽心去办的!
    看着运送夏税的队伍离开,夏税的事,终于搞定了!
    纪楚把目光转到县学。
    还有不到十日,就是夫子们的考核,他到时候也要参与,这让他有点头疼。
    虽说有原身的记忆,但记忆跟自己会,那还是两回事啊。
    让他看看别人的文章尚可,若自己评价一二,估计要犯愁。
    所以在夫子们考核之前,纪楚在书房埋头读书,好在原身功底扎实,他读起来并不费劲。
    甚至因为有原身的功底,加上自己上辈子的经历,反而更能融会贯通,甚至中西结合。
    纪楚不仅自己学,还带着妻子乐薇跟侄儿纪振一起学。
    一时间,安丘县上下都在学习!
    为了考试!
    他们冲了!
    本应该闲下来的夏日,安丘县一连串的考试接踵而至。
    六月底,三十多个秀才夫子过来考试,先笔试再面试。
    终于站到县令大人面前。
    纪楚跟教谕精挑细选,选出十二个四书夫子,五经出众的还没找到,只好暂时搁置。
    还好如今考秀才,精通四书即可。
    老师有了,接下来就是招生。
    让大家意外的是,招生报名刚刚开始,雪花般的报名表纷至沓来。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
    这些报名的学生里,不乏天赋好学问好的。
    说好的安丘县很穷,读书风气不盛呢?
    平日也没见到那么多读书人啊。
    等细细看过报名表之后才知道,原来许多学生在外地读书,听说自家县学有这样好的条件,便说什么都要赶回来。
    免费读书,免费吃住。
    还有这种好事?
    再说安丘县现在的情况,别人不知道,自家人还不知道吗。
    有纪县令在,回来是最好的选择。
    这让教谕惊喜得根本说不出话。
    这,这么多读过书的?
    还有五经都学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