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穿越当县令 第85节
    等到一开春,整个安丘县的道路都会动工。
    隔壁县的罪犯,以及再从其他县招来劳工,他们一定要快点修好道路。
    路修好,棉衣穿上。
    他们这边关小县,或许不比州城差吧?
    这么想着,只觉得未来的日子有盼头。
    外面雪越下越大,覆盖大片农田。
    不仅修路的事情传遍安丘县,明年要种棉花,同样在各家之间讨论。
    他们都看到棉衣了,真是好东西,又轻又软的,穿上一会就暖和了。
    听说夜晚盖着棉被,能省很多炭火呢。
    安丘县的百姓是知道了。
    但沾桥县百姓只知道名字。
    所以纪楚在大雪纷飞中,全副武装骑马出门。
    这次连纪振都不带了,这么大的雪,他一个人通勤就行。
    或者说一人一狼。
    追风见主人自己出门,硬是要跟在旁边。
    陶乐薇收拾行李时,动作要多慢有多慢。
    这么大的雪,真的要去吗?
    纪楚点头:“要去,等我回来过年。”
    那行李里还有棉衣棉被,趁着冬天,让沾桥县百姓知道好处,那样明年才会踊跃种植。
    若因为自己躲懒,就不把实物拿过去,岂不是要耽搁一年。
    大雪当中,纪楚骑着快马离开,旁边追风紧紧跟随。
    明年的棉花,一定要种成!
    州城雅集上。
    周大人一脸麻木,再次答道:“俗人才穿棉衣,你们谁要穿棉衣盖棉被,真是俗不可耐。”
    “臃肿不堪,极为难看。”
    “不是风雅之人该有的模样。”
    真的吗。
    可纪楚一直在推广啊,还让其他各县百姓也跟着种。
    纪楚过手的东西,能不好?
    他所在两个县,以及去学习的五个县,农户们都在讲棉花的好。
    反正他们都心动了,很想重金购买,回来试试。
    世家出身的周大人周公子,头一次被质疑审美。
    以前也没觉得,周大人这么注重外在。
    跟那些只求其表,不求其里的伪君子有点像。
    周大人双手握拳。
    没错,他就是俗人,他俗不可耐!
    他昧着良心说棉花不好,比那些附庸风雅的人还装啊。
    大冬天的,谁会管穿的厚不厚啊。
    周大人深吸口气,在别人看来,似乎对此很不耐烦了。
    身边人只好道:“风雅如周家都这般说,你们还觉得棉花好?真是没有品位。”
    “就是,貂绒不好,还是狐裘太贵,你们买不起?”
    周大人隐隐发现一个问题。
    所谓不同阶级穿的服饰不同,原本是限制普通人的。
    现在反过来被纪楚所用。
    到时候就算大家知道棉衣极好,棉被更是冬日的好东西,多数人家自持身份,也不会用。
    自持身份,也是限制了自己。
    纪楚,真的在反向利用这个规则吗?
    不管是不是,这样的结果,已经达成。
    就听雅集上的人大声喊道。
    “所以我们这些风雅之人,不能穿棉衣!”
    “听到了没?”
    周大人心道,没听到,私底下我还是要穿的,谁喜欢挨冻谁去挨,别管我啊。
    可他也知道,纪楚想要的效果已经达成。
    在棉花产量上不来之前,穿棉衣,是穷人的特权。
    有身份的人?
    谁用谁就被笑话!
    第36章
    没有身份的纪楚带着棉被棉衣回到沾桥县衙门。
    留在这里的马典吏眼睛一亮, 大人终于回来了。
    马典吏上次都没回去,只托人给家里寄信,他自然知道, 只要在这里好好干下去,大人肯定不会亏待他。
    事实也确实如此, 纪楚带过来的棉衣里, 就有他的一件。
    纪楚还提了一嘴:“州城那边都说棉衣不够美观,有身份的人都不穿。”
    马典吏挠头, 搞得他很有身份一样。
    这棉衣的好处他听说了,能穿就行, 还管那些。
    纪楚自然知道他不介意,也是提一嘴。
    衙门捕头成耿,书吏傅康,也前来迎接。
    他们原本担心纪大人要等年后再来呢,如今都腊月初一,眼看就要过年。
    纪楚笑着道:“过年要去安丘县, 我娘子, 侄儿都在那。”
    “但马上腊八, 听说沾桥县很重腊八节,所以过来跟大家一起过个节。”
    衙门众人连连点头。
    没错!
    他们这里, 腊月节也很重要的。
    听着傅书吏讲起这里的习俗, 还道:“已经提前做好准备了, 到时候就在救济院那施粥, 让院子的大家都喝上。”
    救济院?
    马典吏忙道:“大家最近喊习惯了, 就是前县令留下来的精舍,因住了不少需要济恤的百姓,所以大家叫了救济院。”
    原来是这样, 纪楚倒是有些赞同:“不错,这个名字好,要不然找人刻个匾额,到时候就挂上去。”
    这一挂,那当年的精舍,就会彻底成为救济之地。
    其实各县都应该有这样的地方。
    无父无母的孤儿,又或者子女俱不在的孤寡老人,又或者身有残疾,无法糊口的百姓,就有地方安置了。
    不说吃得多好,住的多好,至少不会饿死。
    傅书吏立刻应下,他道:“那好,距离腊八还有七日,正好在那日挂上。”
    说着,那边马典吏跟成捕头,一个帮忙牵马,一个帮忙提着东西。
    那一大包东西,自然就是棉衣棉被了。
    前日子,安丘县的通拜村要修跟沾桥县这边的路,所以来打过招呼,那时候就提起棉花的事。
    说是明年安丘县各家都会多种三分地的棉花,估计沾桥县也要种。
    既然要种,肯定要让大家知道棉的好处。
    衙门众人看了又看,同样去风地里试试。
    而且现在下着大雪,更能显示出保暖。
    至于说什么只有底层人才穿,大家根本不在意啊。
    这种传言,只会伤害到自持身份的人。
    纪楚见大家接受良好,更加放心。
    但沾桥县衙门知道了,下面百姓们也要知道才是。
    想来想去,接下来的腊八施粥,是最好的选择。
    那救济院大大小小老老少少,住了一两百户,各个村的人都有。
    先把棉衣拿过去同他们解释,等他们回村之后,自然会跟村里人讲,如此再方便不过。
    毕竟沾桥县比安丘县多了十几个村镇,如今大雪封路,不好再往下走。
    事情定下后,纪楚冒雪拿来的棉衣棉被,先在衙门众人手里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