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穿越当县令 第241节
    薛明成倒是直接开口:“大人们都在这了,咱们不妨明说。”
    意思就是,早晚要讨论的,现在就说吧。
    在场众人深吸口气,廖知州先开口:“倘若太子殿下已然登基,那自然是世子继位,理所应当。”
    “但问题就在于,殿下还没登上皇位。”
    纪楚的心沉下去。
    果然,大家的想法一致。
    平临国的皇位继承,一直是父死子继,两三百年就是这样。
    先皇去世,就该是儿子继承。
    太子作为长子,肯定尤为合适。
    问题在于,他死了啊。
    如果按照父死子继,那接任的,该是先皇其他儿子。
    太子之下,便是二王爷。
    众人想到这,自然眼前一黑。
    二王爷什么德行,大家还不清楚吗?
    不说他的品行,只讲跟许大人之前的恩怨,他要是坐上那个位置,曲夏州大半人都要遭殃。
    许大人身边的沈通判,以及一干官员,肯定会被清算。
    当年如何拔除二王爷的羽翼,大家还历历在目。
    就不说曲夏州这边,只讲京城的许大人首当其冲,命都保不住。
    在座众人想到那个可能性,就觉得后背发凉。
    别说自己了,父母妻儿,没有一个能跑掉的。
    沈通判慢慢开口:“所以,只能是世子登基。”
    世子登基,再有太傅等人辅佐,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
    至少能够限制二王爷的权力。
    廖知州跟薛明成对视一眼,并未说其他,眼下来看,支持世子登基,是最合适的。
    纪楚却皱眉,世子不过九岁,他就算登基,也不过是其他人干政。
    真正主持大局的,要么是世子的母亲,要么是朝中其他大臣。
    而能够被绝对信赖的,二王爷绝对算一个。
    太子一死,这个局怎么看都难破。
    按照正常来说,父死子继,老皇帝死了,太子也死了,就是下一个王爷接任,二王爷便提上来。
    强行说太子为储君,他的儿子为世子,所以爹死儿子上位,勉勉强强也说得通。
    但九岁的世子,年纪实在太小。
    作为他的亲叔叔二王爷,肯定会被重用。
    所以二王爷依旧是实权王爷。
    对于朝中大臣,尤其是忠于太子的大臣们来说,这简直是两瓶毒药,一瓶是砒霜,另一瓶是剂量稍微减轻一点的砒霜。
    无论怎么选,都避免不了遭受二王爷的清算。
    当初一起扳倒二王爷的大臣们,估计怎么也想不到这位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甚至有机会,直接坐到那个位置。
    众人商议许久,只能得出沈通判那个结论。
    推举世子登基。
    这样才能尽量保全大家,削减二王爷手里的权力。
    可二王爷遇到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真的会放弃吗?
    跟侄子抢别的也就算了。
    这是皇位。
    即便是亲兄弟之间,也会拼个你死我活。
    这是真的有皇位要继承。
    纪楚对沈通判道:“倘若想让世子登基,此事必须要快,片刻都不能拖。”
    趁着二王爷对太子还有兄弟之情,趁着他还没反应过来自己即将拥有什么样的权力前,必须快点让世子登基。
    沈通判也想到什么,立刻道:“我现在写信,让人快马加鞭送过去。”
    只要稍微拖一拖,必然会有人在二王爷耳边吹风,而他也会意识到什么是真正的权力。
    权力这滋味,他肯定拒绝不了的。
    众人点头称是,只有薛明成还是皱着眉,似乎有话想说。
    可纪楚已经看向他跟廖知州,眼里带着探究。
    朝中已经分了好几派。
    无论怎么看,二王爷绝对不能登基,他要是当皇帝的话,那平临国立刻迈入倒计时。
    当年他如何残害曲夏州百姓,如今还历历在目。
    就连那穿云道长也受过他爪牙的毒手,这些年才逐渐缓过来。
    作为王爷,就能把百姓欺凌成这般,真要当了皇帝,那天底下的百姓还会有好日子过?
    单是想想,所有人就觉得不寒而栗。
    曲夏州这个短暂的小会议结束,所有人都带着凝重离开。
    廖知州让手下众人打起精神,不管外面发生什么,本地绝不能乱。
    但他也知道,这个消息很快就会传开,必然闹得人心惶惶。
    果然,先是岳将军那边派人来问,随后陇西右道五个州府所有长官互相通信。
    等到二月初五,州城衙门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个惊天“秘闻”。
    太子没了。
    平临国的继承人没了。
    接下来他们该何去何从?!
    对于这件事,朝野上下都有争论。
    “平临国向来父死子继,太子殿下还没登基,世子就不能继承大统,该是其他皇子登基才是。”
    “太子掌管政务多年,早就实权在握,他的儿子登基也是正理。”
    “错了,没登基就是没登基,如果让世子当皇帝,岂不是有违祖制,以后人人效仿,那该如何?”
    说到这,有人直接道:“那太子之下是二王爷,你让二王爷当皇上吗?”
    此话一出,反驳的人都闭嘴了。
    二王爷,二王爷如何能当皇帝,他没有这个品行跟能力啊。
    于是,不管京城还是地方,多数人都支持九岁的世子上位。
    没办法,虽然世子只有九岁,二王爷今年三十九,正值壮年。
    但对比起来,还是九岁的孩子更靠谱。
    各方都在讨论时,也有人提出来:“那不是还有个五王爷,五王爷人品如何,他今年三十六,年纪也合适啊。”
    “五王爷向来低调,十多年前帮太子处理军务,之后赋闲在家,这几年顶多做点杂事,并不知道他能力如何。”
    关于五王爷的讨论并不算多,但也传到纪楚的耳朵里。
    等家中自己商量的时候,纪楚跟李师爷都有些无奈,他们知道的情况并不多,不好分析。
    但现在能够确定的,那就是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倘若二王爷登基,许大人必然危险。”
    纪楚沉声道:“就算是世子登基,许大人也好不到哪去。”
    无论怎么看,当初让二王爷禁足的人,这次都危险了。
    其实这跟纪楚反而关系不大。
    因为当初扳倒二王爷,惩治赵家时,许大人并未让他冲在前面,而是找借口让他藏在身后。
    就算二王爷要清算,基本不会刻意针对他这个六品小官。
    许大人他们当初小心谨慎,确实是有原因的。
    可纪楚看着他们深陷其中,又怎么会忍心。
    除此之外,纪楚又看了看火器重启的草案。
    万事俱备,只欠一纸文书。
    别问他支持世子还是二王爷,又或者五王爷。
    谁要是能干实事,他就支持谁。
    就在举国震惊,京城对谁继承大统争论不休时,连带着平临国各地都受到波及,甚至周边小国都在蠢蠢欲动时。
    京中对谁当下一任皇帝的争论,已经逐步升级了。
    二月十一,太子府噤若寒蝉,二王爷府中嘈杂一片。
    太子没死之前,这两府的下人好得都跟穿一条裤子一般。
    二王爷依附太子殿下,众所周知。
    特别是后者夺权之后,吃穿用度都指望太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