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穿越当县令 第422节
    这么偏远的地方,国王一族垄断了本地的铁制品,以及所有保暖的东西。
    所以只有他们可以建保暖的房屋,可以给百姓提供冬日庇护。
    以此作为胁迫,让梁国百姓成为他家的奴隶。
    “原来是这样的,竟然是这样!”祝亚简直要气死了。
    他可是秀才,他可是读过四书五经的。
    一国之主靠着百姓供养,本就应该提供衣食住行。
    怎么还以此作为胁迫。
    平临国如今老人跟小孩都知道,君轻民重。
    难道这附近的小国,都没有学到吗?
    实在太过分了。
    所以工匠们不顾自己安危,立刻道:“跑啊,跑到平临国,跑到昌河州广宁卫。”
    “去那边种棉花,种高产的麦子。”
    “那边可以租用铁器,你们自己盖房子!”
    祝亚无奈:“有些莽撞了。”
    这个确实。
    如果这些人真的跑了,他们这些工匠们也完蛋了。
    自己把大家带到梁国,是为了给昌河州赚钱,也让工匠们赚钱,不是让大家送命的。
    倘若纪大人知道,肯定不会同意吧?
    等会,如果是纪大人,他会怎么办?
    在匠人们刚要恐慌的时候,祝亚立刻道:“别着急。”
    “我们是平临国的百姓,还是纪大人派出去的,这事甚至上达天听,梁国绝对不敢拿我们怎么样。”
    就算有梁国百姓出逃,他们也不敢做什么。
    这话确实让大家心绪平静。
    甚至做好了那些梁国百姓会跑的想法。
    可是等了好几日,这些人还是不走。
    祝亚又引了看守离开,让匠人们去问。
    “跑了就会死。”
    “现在还不能跑。”
    至少要等这里火墙修缮好,放他们回家之后再说。
    看来这事,他们私下里已经讨论过了?
    这些梁国百姓里,有的十分茫然,有的露出苦笑。
    后者便是知道些事情,却无力改变的。
    他们果然如祝亚认为的那般,知道这些事,却不能离开,会极为痛苦。
    而这些痛苦的人,也正是突破口。
    纪大人又递过来的信件则道:“快速修完火墙火炕,早日回来。”
    “银钱的事不用担心。”
    纪楚写完信,旁边的李师爷,户司主事,还有工司主事都齐齐叹气。
    可他们不得不这么做。
    原本想着,工期能拖多久就拖多久,这样便能赚更多银子。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昌河州本地官吏后半年的月俸,已经赚了多半。
    再坚持坚持,加上财力稍弱的岐国,别说后半年月俸了,就是一整年的俸禄,甚至年底的奖金都有了啊!
    但得知了梁国的情况,纪大人却说不能这样下去。
    必须让两国尽快完工。
    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自己人安全的同时,留给岐国梁国逃跑的时间。
    “都是百姓,都是人,甚至说同一种方言,不好这样压榨。”
    不知道的时候就算了。
    既然都已经知道,便不能这样下去。
    纪大人的话他们都明白。
    可总是为好不容易得来的银钱难过啊。
    纪楚却道:“放心吧,俸禄不会少的,咱们昌河州今年一定会有银钱的。”
    这话说得,怎么那样心酸啊!
    不管怎么样,祝亚那边已经明白意思,工期骤然缩短。
    国王的火墙,贵族们的火炕,全部都迅速建成。
    对于祝亚来说,这不是很难的技术,所以时间大大缩短。
    等到四月份就能去隔壁岐国。
    这期间,他跟工匠们并未放弃游说。
    虽然行为十分危险,可他们就要讲。
    讲平临国的好处。
    想昌河州的好处。
    讲他们的良种,他们的棉花,他们的养殖,还有纪大人准备帮渔民升级渔船等等。
    祝亚甚至把纪楚未来的计划都给说了,就为了给大家“画饼”。
    可他知道,这不是画饼。
    这是大人一步步的计划。
    说到良种,梁国人没什么感觉。
    说到棉花稍稍动容。
    等说到本地的渔猎行业,却让他们怦然心动。
    “养殖?不打猎了?”
    “升级渔船,如何升级?”
    “我会制皮货,那养殖的皮毛还用制作吗?”
    “猎户岂不是没事做了。”
    一个个询问里,祝亚他们终于看到了希望!
    看来之前大家无动于衷,是他们劝说的方法不对啊!
    知道症结后,祝亚便实话实说,最后道:“难道去昌河州的日子,会比这里更苦吗?不会的。”
    “相信平临国,也相信我们纪大人啊。”
    纪大人又是谁?
    说到这,祝亚可就不困了:“看到这水泥了吗?就说纪大人带着我们制的。”
    “还有我们兄弟俩,以前家里可穷了,我们村子连盗匪都不愿意过去。”
    “现在?现在人口翻倍,家家户户都穿上棉衣,读书免费,还种了良种。”
    越来越多梁国百姓听得入迷,心里难免有期望。
    是啊,日子再苦,也不会比现在还苦吧?
    他们说的纪大人,应该比他们国王要好吧。
    说是他们那边流放的犯人,都不会这般挨打。
    但最让人惊叹的是。
    祝亚他们提心吊胆地游说,生怕消息泄露出去,自己人直接被抓。
    可直到梁国火墙火炕完工,这些梁国百姓也无人泄密。
    不管他们走不走,什么时候走,他们都不会告密的。
    因为平临国这些人真的为他们好,也为他们考虑。
    这点做不了假,这点也骗不了人。
    祝亚他们长舒口气,满怀信心去到岐国,谁料刚一开口,直接被岐国百姓举报。
    “你竟然诋毁我们的国王!”
    “给他修宫殿,是我们的荣幸!我们的功德!”
    “赶他们走!”
    “对!赶他们走!”
    第134章
    祝亚等三十多匠人面面相觑。
    他们一起把岐国跟梁国一起喊, 却没想到两国情况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