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穿越当县令 第440节
    昌河州银钱短缺的情况,比当碚罗和两个首领想象中还要严重。
    所以他们这个用牛羊掏空昌河州岐州的想法,其实有可行性。
    五个部落首领商议过后,带了个前所未有的超级订单前来。
    他们要售卖三百三十万只羊,以及四十七万头牛。
    用这样超过昌河州岐州能力范围内的订单,强行拖垮他们。
    假意和谈之后,再等到九月十月突袭抢粮抢牛羊。
    这便是当碚跟罗和首领的意思。
    甚至连其他三个首领都不知道,另外三个人,那是正儿八经的想做买卖,用牛羊换物资,他们愿意的啊。
    其中一位还道:“咱们加起来三百七十多万牛羊,昌河州买得起吗。”
    “天气马上就要冷了,他们内地的物资运不过来吧。”
    当碚首领心道,要的就是他们运不过来。
    这群蠢货还真当自己在做买卖。
    众人再次抬头看向岐州衙门,五个人怀着两种心思进门。
    衙门里面的纪楚跟邓将军听说他们终于进来了,笑道:“邓将军认为,他们在商议什么。”
    邓融摸着胡子笑:“估计被岐州情况吓到了。”
    就算是邓融也有些吃惊。
    但跟部落首领的惊吓不同,他更多是惊喜。
    肯定惊喜啊,有纪楚这样的同僚,实在太省心了。
    本来以为岐国突然变成岐州,肯定需要时间精力去消化。
    没想到纪楚来这里一个月时间,就让本地百姓如此信服。
    原本想要生事的本地官员,则被他带来的官员狠狠压制。
    如此快刀斩乱麻,平定一方的人,实在太少见了。
    即使纪楚多次解释:“岐国情况不同,之前国王太不做人了。”
    还有什么:“这里土地也多,本就是把无主的土地分出去,其实不算什么。”
    “棉花籽也是明年再发,还是这里的人太苦了,稍微有点希望,便会知足。”
    也正是这样,纪楚才意识到,很多地方农民起义,必然是实在活不下去了,否则起义不会此起彼伏。
    只要他们这些当官的做个人就行。
    纪楚说的真心实意,邓融却越看他越欣赏。
    纪楚倒是有点羡慕邓将军的胡子,可惜他娘子委婉拒绝,说等等再留。
    哎,只能再等几年了。
    衙门里面气氛轻松。
    让进来的五个首领微微不适。
    他们一路过来,对平临国手里胆战心惊,他们却在这唠家常。
    甚至都讨论要不要留胡子,怎么留才好看。
    这种差距,让罗布首领等人更是不满。
    当碚首领则紧紧盯着他们。
    凭什么最好的土地都是他们的。
    凭什么他们可以那样轻松自在!
    纪楚只当没看到,邓将军则不再说话,明显以纪楚为主。
    这种动脑子的事,还是交给纪楚吧,他们看热闹即可。
    接下来的“和谈”,倒是让邓将军出乎意料。
    “四十七万头牛,三百三十万头羊,当真?”邓将军说出之后,身边其他官员表情都差不多。
    这要是都买下来。
    今年昌河州不缺羊肉吃了啊。
    等会。
    他们有那么多银子吗。
    即使纪大人不说,可户司主事整日愁眉苦脸的,能看出来他们昌河州没钱啊!
    他们问朝廷的银子还未拨下来。
    现在岐州用的一部分银钱,都是从昌河州挪用的。
    任谁都看得出来,昌河州州衙门,穷的叮当响啊。
    在场官员心思百转千回,已经看出这五位首领的意思。
    “你们平临国地大物博,物资充沛,我们用百万牛羊换你们百万物资,难道换不成吗。”当碚首领这话说的有些火气,听的岐州官员很是不爽。
    岐州官员当场怼了回去:“不过百万牛羊而已,单一个京城,每日要消耗多少羊肉,你们知道吗?”
    “你们看起来庞大的数字,汇入平临国,不会是雨滴汇入江河而已。”
    罗和首领看看当碚首领,不要跟这些平临国文官耍嘴皮子,他们最会叫骂。
    “反正是这么个情况。”罗和首领看着很好说话的样子,“我们所求也不过是物资,能交换,自然不想动干戈。”
    这句话翻译一下,我们想要物资,要么换,要么打,但我们现在选择交换,如果不换可能就要打了。
    纪楚听着他们你来我往,笑眯眯道:“还是不要打的好,对双方百姓都不好。”
    邓将军适时接话:“打也是不怕的,咱们的将士已经准备好了。”
    一软一硬,一个黑脸一个白脸,跟当碚首领以及罗和首领一样。
    不过罗和首领看向纪楚,这个官员比他想象中要年轻许多,看着面嫩,听说刚刚三十出头。
    这人能这么快平定岐州,安抚好本地官员跟百姓,真的软吗?
    只怕不见得,口头上和气而已。
    谁料那纪大人竟然犹豫道:“若要交换牛羊,自然可行,昌河州年前之前肯定要买一批。”
    “只是数量太多,若能减半是最好的。”
    四十七万头牛。
    三百三十万只羊。
    减半?
    这就是你们能吃下的极限吗。
    罗布首领眼中精光一闪,同样笑着道:“只怕不成,草原部落众多,你们买了这家的,不买那家的,岂不是可以挑起争端。”
    “要买,便要全买了。”
    “对了,还有几个部落未开口呢,他们约莫有七十万只羊,肯定也要出手。”
    那就是四百万头羊。
    即使靠近草原的边卫羊价便宜,一只羊约莫五百文,总的算下来价格也在两百万两银子。
    两百万两。
    昌河州十几年税收加起来,都不够买这些羊的,何况换来等价的物资。
    再者还有四十七万头牛,这牛的品种跟内地牛不同,价格不会因为靠近草原就更便宜。
    折合起来,约等于二百八十万两上下。
    加起来四百八十万两的买卖。
    确实是前所未有的超级订单。
    在场官员算了价格,当场炸锅。
    多少?
    四百八十万两?
    还要换成物资?
    这合理吗?!
    你们草原卖了这一匹牛羊,不准备干了吧。
    倒是有熟悉他们的人道:“草原上丰年差不多有四五千万头牛羊,灾年也至少有五百万头,对他们来说大约是把能繁育的留下,可以吃的买卖出去。”
    这么说的话,倒是合理。
    趁着双方和谈,卖个好价格,顺便买点物资,好过这个冬天。
    只是这也太多了吧。
    “折一半吧,折一半的话,我们就买下。”
    “是啊,这也太多了,昌河州消化不了那么多,何况这都八月了,让内地羊贩子牛贩子过来运,也来不及啊。”
    如果按照极限时间,其实来得及。
    可大家也没必要为了昌河州,就为了帮忙吧。
    平临国官员跟部落众人“讨价还价”。
    一方想少买点,另一方想多卖点。
    谈判当中,罗和首领差不多摸清昌河州的底。
    他们的银钱确实不多。
    想吃下这么多牛羊,必然要“倾家荡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