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志怪书 第180节
    似乎十分神异。
    “这枚丹药没有杂质,是最纯正的灵元丹。”食银鬼说道,“多亏观中白银来得正当,不掺一丝杂气污秽。”
    “你先休息吧。”
    林觉捏着丹药,当先决定,先去拿给师父看。
    于是捏着丹药,往外走去。
    吱呀一声,房门打开。
    大约一刻之后,又是吱呀一声,房门再度从外面打开。
    穿着厚衣裳的道人走回来,重新坐在火炉边,手中捏着的还是这枚丹药。
    再度打量片刻,放到嘴边,轻舔一下。
    味道很复杂,也尝到了灵韵。
    下一瞬间,便不再犹豫,放进嘴中。
    一口灵丹入腹,顿作灵气灵韵。
    林觉闭上了眼睛。
    修道是件玄妙复杂的事,绝非单纯吞吐灵气,道行也不只是法力深厚,因此这枚丹药也很不简单。除了灵气浓重以外,也是自有玄妙。这种玄妙的存在也许就是白银的来历以及鬼怪口中驳杂污秽的气会影响丹药品质的原因。
    林觉察觉到了古书被激活的感觉,那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悸感。
    不过这时还是更专心的感悟玄妙。
    狐狸便在他旁边走来走去,时而凑近看他,时而伸懒腰,时而打呵欠,玩自己的尾巴。
    不知过了多久,林觉这才睁开。
    当先映入眼帘的是自家狐狸的脸,几乎凑到自己面前,好奇盯着自己。
    “你去别处玩。”
    林觉伸手端着狐狸,放到一旁,这才退回床上。
    当先取出古书,翻开一看。
    古书上多了一门法术——
    吐寒术,吐寒气之法也。
    水阴之法,修行者吐寒气,可以化水成冰,夏日结霜,冻人成雕。
    初学者口吐寒气,触之冰凉,可以解暑,再学可以化水成冰,寒气伤人,高深者寒气触之成冰,大能者一口寒气,满城飘雪。
    这是被狐狸吐出来的。
    是狐狸对着他吐过寒气的罪证。
    不过林觉暂时不打算学。
    因为古书上的法术越来越多了,而自己时间精力都有限,既然自家狐狸会,他便可以先将精力放在别的法术上。
    于是又翻一页。
    “哗……”
    银灵丹,又称灵元丹。
    炼丹之道,金银铅汞、丹砂玉石自有其用,主用白银作为承载的丹药中,最有名当属银灵丹。其丹方之复杂玄乎、自行炼制耗时之长,甚至对于炼丹士要求之苛刻,亦属一绝。
    未成真人可用,食之增长法力道行,根据自身道行高低,一月可吃一粒至三粒,不可超过三粒。
    然而银灵丹却还有一种,便是丹道二鬼之一,食银鬼吐出的银灵丹。
    炼制银灵丹本需纯净白银,不可来路不正,食银鬼食银亦是如此,且一月食银不可过多,否则出丹品质不一。然而世间常有贪心之人,因此食银鬼吐出的银灵丹品质各异,须得仔细辨别。
    “果然。”
    这食银鬼说得倒是对的。
    这种感觉……
    想来若是正派修士获得了它,就算贪图灵丹,只要顾及修行,便也不会索求无度、做无德无法之事。
    “一月一粒……”
    林觉感觉此时自身状态,确实是有些道行增长的,虽说远没有突飞猛进,比不得山中的丹果,但是感觉也不少。
    不知那妖王又是怎么个吃法。
    不过他是不打算吃多的。
    也不是不打算,实是财力不够。
    虽说这两年浮丘观的名声越传越广,加上自打今年妖王动乱以来,山下越发混乱,不过道观一个月能得的白银也就几十两,有时还没有。而从下一颗丹药开始,就要交给师父,再由他分给师兄们了。
    每人每月能分一粒都算不错了。
    “刚好……”
    目前一人一月也就吃一粒为佳。
    林觉摇了摇头,见对面狐狸盯着自己,给它说了一句“不好吃”,便捏住纸页,细细的听。
    里头记有灵元丹的完整配方。
    果真用料繁复,玄幻无比。
    兴许以后二师兄能自己炼出来。
    林觉如是想着,坐起身来,准备换到灶屋暖和暖和,再请教五师兄医术。
    第136章 老乡求助
    山中道观又被大雪覆盖,那红墙青瓦的色彩在雾雪中似乎变得模糊了些,又似乎被雪映衬得更鲜明了。
    搬山殿中,两人对坐。
    旁边门外一片雪景,门槛边又坐着一只狐狸几只猫儿,中间一个火炉,炉上烤着肉串、小葱与鸡蛋。
    “依我推测,当初那位考验搬山祖师并传下仙术的上古仙人,很可能便是这浮丘峰的上一代主人,浮丘公是也。”
    五师兄说话的语气很像一个老郎中,声音很轻,不过再轻也能让人听得清楚:
    “我们的医术也传自他。”
    “浮丘公……”
    林觉翻着烤串,露出思索之色。
    这个名字他并没有听过。
    不过五师兄的医术他是见识过的。
    “你要学我的医术,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这门法术好比二师兄的炼丹术,高深莫测,且不如炼丹术那样,有一套基础万用的炼丹手法。”五师兄端坐着对他说道,“若说下山斗法,我这门医术兴许是本观七门法术中最弱的,可要学习,却是最费功夫的,穷尽神灵一生也无止境。”
    “师兄这门医术若到高深,凭医术封神也不无可能吧?”
    “谁知道呢?”五师兄笑道,“反正山下俗世之间,凭医术青史留名的也不少。”
    “那也和成神差不多了。”
    “呵呵……”
    五师兄很老派的笑了笑,看着年纪比三师兄要小一些,相处起来却像是比三师兄要大十岁似的。
    随即很直接的与林觉解释:
    “医术有上下之分:
    “下医治已病,上医治未病。不得伤病就是最好的医术。
    “可染了伤病呢,又有多种方法:烫熨、针石、汤剂、灵丹与法术。
    “我们道观以灵丹法术为主。
    “我知你心思不在医术上面,也不会花费太多心思来钻研此道,待你下山,你会行走天下,遍寻仙道长生,在这乱世之中免不了争斗伤病,你学医术只不过是想要多些保命的本领罢了。”
    林觉听着不由笑了。
    这些师兄们将他的心思看得很透。
    于是他也不说话,只继续翻转烤串。
    五师兄也笑了笑,继续说道:“因此我只教你一样法术,名曰‘封气法’。”
    “封气法?”
    “封气法无需针石汤药,不必炼制熬煮,施法即用,简单好用,适合应急。”
    “要学多久?如何使用呢?”
    “若是速成之法,最多三天之内,你就能够入门。若是细细讲解,十天也能入门。只要入门,受了外伤,就能止住血液使其不再外流。今后继续钻研,除了止血,还能避免气血流失,甚至受了重伤濒临死亡,还能避免精气生机流失。”五师兄说道,“若被邪魔恶鬼所伤,邪气侵入体内,还能将之封堵,不再蔓延。”
    “这个好!”
    林觉给他递了烤串来,眼睛微亮。
    不用针石、不用包扎就能够止血,其实就已经算是一门行走天下的好法术了。毕竟走在红尘俗世,无论江湖人也好,妖怪也罢,若是受伤,大多受的就是利器锐物之伤,止血就意味着控制伤势、更快恢复。
    更别说避免气血流失、精气生机的流失了——这在将来道行精进之后,与别的道人斗法之中,与妖精鬼怪争斗之中,是极其重要的。
    于是两人吃着肉串,烤着火,赏着雪,一个仔细讲解,一个认真倾听,时不时分一串烤肉给狐狸,又捋下几颗肉丁递给旁边嘴馋的猫儿。
    算着今年是上山的第三年。
    已经又到尾声了。
    ……
    不知不觉冰雪融化,露出下方的松针与花岗岩,山上人间便又是一春了。
    这已是上山的第四年。
    桃花与杜鹃好像又要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