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志怪书 第647节
    “若点不醒!就请道长将我劈了!”
    如今的帝王刚刚继位,满怀英雄豪气,壮志明心自是发自肺腑说出这么一番话,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林觉抬头往天上看了一眼:“那我可不敢劈死一个开国皇帝。”
    “嗯?”罗公敏锐察觉到了他这一眼,“此刻举头三尺,也有神灵在听吗?”
    “先前有的,我来之时,他们便离去了。”
    “自打我进京后,也常常有神灵入我梦中。”罗公皱起了眉,也沉下了脸,“我不曾听说以前的帝王也有这般事情。”
    林觉看他这样子,便知道那些神灵托梦给他做什么了。
    定是一些指手画脚之事。
    以北方神灵的性子,就算只是提建议,估计也很难做到人间的委婉柔和。
    若是寻常的皇帝,可能真就听了。
    开国皇帝却都是人中之龙,风采绝世,骄傲无比,绝不会因神灵住在天上,比自己早死一些年,就觉得他们高自己一等。
    罗公这样的人,还是草莽之时就敢拔剑斩神灵,如今转战南北,开朝为帝,更是如此。
    “上任天翁主张无为,任神灵自由发展,人间自治,如今的北方神灵倒确实要比以前的神灵更霸道一些,或许对人间的干涉建议也会更多。”
    “原来如此。”
    罗公面上静了下来:“难得相见,不谈这些。谈些故人与往事吧。”
    那是徽州的初次相逢。
    默然自移的山仍在那里,帝王说今年带兵南征之时,还要再去看看。
    又说当年与他分别之后,打马徽州,罗公还曾见过如今的越王,只是当时的越王是个没有实权的地方贵族后人,当时的罗公也只是一个出身于没落将门世家又南下离家闯荡的武人,谁也不曾想到如今的天下是他们二人兵锋相对,只能感叹命运玄奇,造化弄人。
    说魏水河的妖怪与神灵。
    潘公虽然取胜,可神灵的争斗毕竟克制而又讲究,加之罗公与那魏女也算是旧识,因此也并未将之彻底抹去,而是依然让她在魏水河中,只是神像牌位都不进入河神庙宇,任她自行经营信仰,自生自灭去。
    说在北边与大足的交锋,说他也听过的雪莲会,说他带着铁骑在灰墨色的大山中驰骋突袭,听说道人曾在那里镇守除妖。
    二十年往事,付之夜话中。
    几年风雨,一叹而过。
    连小师妹也听得认真。
    唯有狐狸不解忧愁只觉得这间房子大而老旧,到处是帷幔的巾巾吊吊与垂下来的流苏,它忍不住伸出爪子去勾着玩,几盘菜各尝一口,又见屋中许多花瓶摆件古董器皿,让它忍不住凑过去仔细观看,看里面装的什么。
    任那道士在那叽里咕噜。
    不觉竟是天明。
    第506章 紫霄宫与紫帝
    昨夜的长谈,真似梦一场。
    当初徽州路旁偶然相逢,一个求功名爵位,一个求仙道长生,后来再相遇,一个以武护道,一个以道护武,降妖除魔庇护一方百姓,转眼间武人策马打下了整个天下,道人也修行圆满成真得道。
    放眼此刻整个人间,再没有比此时的罗公更高的人了,即便是那四座道教名山,四位符箓派的“真人”,在一位帝王面前也需毕恭毕敬,更别说一位自己打下天下的开国大帝。
    可是仙人面前却没有帝王。
    帝王面前也没有仙人。
    只有一个武人,一个道人,相识多年。
    兼之故人相逢的轻松喜悦,没有任何军政要事利益相关,也没有任何刻意逢迎的淡然,哪怕话题无趣也成有趣,又像是给刚从血海中踏过来、尸山中杀出来的他饮了一杯淡茶,洗净了那满身的血气与戾气。
    罗公记得到天明前,桌上的酒菜早已被吃尽喝干吃尽,道长还笑着说,下次为他带榔头山的千日酒,说那是人间少有的美酒,便与他告辞了。
    两个道人与狐狸先后化作清风离去。
    当时便恍惚了一阵随即在床上小憩片刻,又做了个梦,梦见当年武人趁年轻意气孤身出门闯荡,打马江南。
    那个武人策马指着远方说:
    “山默然自移,天下兵乱,社稷亡也。”
    说:
    “山徙者,人君不用道,士贤者不兴,或禄去,公室赏罚不由君,私门成群,不救,当为易世变号。”
    又说:
    “我祖上本是将门世家,如今没落了,因为觉得此是天下风云交际之时,于是我才离乡进京便是想要重入军阵,凭借一身武艺在天下闯出一番名堂,在生死之间,为我罗家再度博得一名。”
    年轻意气,凌云之志。
    当时哪能想到今日?
    睡醒之时,仍觉不真实。
    ……
    刚刚天明,京城街上很是寂静。
    两人一狐沿着街道慢慢走。
    放眼看向四周,俱是熟悉风景。
    清晨清冷,脚步声轻柔。
    “我记得以前这个时候,京城已经开始有很多卖菜的商贩进城了,这些大户人家门口,也有官家仆人在门口等着采买了。”小师妹伸出手,用手上的剑柄指着两旁,“现在人怎么这么少?”
    “毕竟战乱刚走,人间初定。”林觉说道,“不知要多少年才能恢复了,但愿罗公会带来一个更太平的盛世吧。”
    说着停顿一下,转头问道:
    “师妹寻金精可还顺利?”
    “还算顺利。师兄说的可能藏有上品金精的那只妖怪我没有去找,免得起争斗抢夺,我去了六师兄说的时常孕育出上品金精的那片大山,在山里找了几个月,总算找到了。”
    “若有找不到的,或者麻烦的事,可一定得来找我。”
    “这就不必说了。”
    谈话之间,两人已走过聚仙府的官署,来到了一间刚刚翻新的显得陌生的道观前。
    “咦?”
    这是原先观星宫的位置。
    不过道观门口已经大变样,也摆上了两头凶猛的石虎,门上牌匾写着“紫霄宫”二字。
    两侧写着楹联:
    山雨欲来,且休息片时,再朝金阙;
    岭云初上,看森严万象,争捧紫虚。
    “紫霄宫。”小师妹抬头,“他们用了观星宫的原址。”
    “没办法,京城就这么多地方,已经占满了,若不拆别的地方,便只有这一片废墟了。院墙规划都是现成的,从这上面建倒也容易。”林觉也抬头看着这间宫观的门头,“不过他们动作倒是快。”
    “是啊。”
    “师妹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去大醮吗?”
    “当然记得。鸣啁山烟霞观,他们的斋饭没有什么油水,但是吃着很舒服。”小师妹说道,“我们还在他们竹屋门口烤了兔子吃。”
    “扶摇还记得吗?”
    狐狸一脸严肃,仰头定定把他盯着。
    “此处道人应是从烟霞观来的。”林觉说道,“走,我们去看看。”
    里面大殿尚未修好,观中也没有人。
    二人一狐只好化作清风,自那门缝中进去,道人进道观,看看见过面的神灵,不偷不抢,倒也坦然。
    里面格局大体还是和观星宫类似。
    不过大多道观也都是这样——
    进门先是外院,两旁低矮房屋,用作客堂,留宿香客。
    自然了,这是京城,虽然新朝初立,却也不缺达官贵人,没了老旧的,自有新的显贵,这间紫霄观今后的地位不必多言,自有无数王侯将相达官显贵要在忙碌之余来这里求个清净,寻常百姓是住不进来的。
    前面便是最大的宫殿,天翁殿。
    不过改名叫紫帝殿了。
    “上古时候,天上主神都叫青帝黄帝黑帝赤帝白帝,后来改叫天翁上帝,听说如今这位大帝又改回去了,仍然沿用原号,以紫帝作为简称。”
    宫殿的门没有关。
    林觉一眼就看见了正中央那位身着紫衣华服、戴着冕旒的大帝神像。
    原先的天翁则被换到了旁边。
    似乎他们换了个位置。
    左右还有两间偏殿,都名为神君殿。
    左边神殿是林觉较为熟悉的,里面正中央只有一尊神像,内穿黑金细鳞甲,外披五彩神衣,大约有一丈高,正是浮池神君。
    几乎和当初烟霞观那尊一模一样。
    神像头顶又悬着四个大字:
    可认得我?
    右边神殿则是巨防、长蛇两位神君。
    浮池神君地位可想而知。
    林觉与那位神君对视,不知紫虚大帝是否有兑现他的诺言,让这位神君离职而去。
    正想着时,右边神殿一尊神将塑像忽然眼放精光,扫过扶摇。
    紧接着耳边响起飘忽的雷霆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