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4章
    知知慌忙去拍弟弟的背:“梵梵!梵梵!”
    众位瑟缩在地的大臣抖成了筛糠,也看清了诏书上的内容。
    “王爷!”宋灵昀挡在妻儿面前,“您要的公正,下官可以作证。但请先让太医看看孩子。”
    季汝珣转头对亲卫喝道:“去请军医!”
    宋灵昀趁机从郑好好怀中接过梵梵,手指搭上孩子纤细的手腕,脸色越来越沉:“脉象怎么这么乱……”
    “爹爹,”知知拽着他的袖子,眼泪扑簌簌往下掉,“梵梵是为了救我才……”
    话音未落,怀中的梵梵突然睁开眼,小手虚弱地抬起,抹去知知脸上的泪水:“哥哥……不哭……”
    他的声音细若蚊呐,却让宋灵昀浑身一震。
    这孩子,难道之前他屡次捣乱,都是为了救知知吗?
    可是为什么,宋灵昀想不明白。
    这个世界上明明没有怪力乱神一说,可他却怎么也想不明白生命垂危的知知,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转醒的。
    而且太医们全都诊断不出来。
    难道,梵梵真的有超出他所认知的力量?
    不行,这件事他不能让人知道。
    好在,这段时间一片混乱,所有人都不清不楚的。
    只知道他们家有个孩子生命垂危,此时梵梵也是一副生病的样子。
    这个京城,不能再留下去了……
    想到这里,宋灵昀心中有所坚定。
    而一旁的梵梵,脑海中闪过一段系统提示。
    【检测到宿主生命垂危,已启动保护程序,宿主将陷入昏睡休眠状态,等待系统蕴养……】
    另一边,季汝珣走入大殿之中,打开大门,让所有朝臣入内。
    大殿之上,皇帝坐在龙椅上,再不复从前风韵,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
    皇帝看到如潮水般涌进来的朝臣们,笑了。
    看向季汝珣道:“季汝珣,你要的朕都给你了,放过孩子们吧!”
    大殿内鸦雀无声,唯有烛火摇曳。
    季汝珣先是低低的笑了两声,缓步上前,玄甲上的血迹在火光下泛着暗红。
    他停在龙案前三步处,将染血的诏书缓缓展开。
    “谁说是你给我的,明明,这些本应全是我的。”
    “先帝遗诏在此。”
    他的声音低沉如闷雷,“传位于北安王季汝珣。”
    满朝哗然。
    老臣们面面相觑,有人想要上前查看,却被季汝珣的亲卫拦下。
    皇帝瘫坐在龙椅上,突然发出一阵凄厉的笑声:“好一个先帝遗诏!朕怎么不知父皇还有这道旨意?”
    季汝珣不答,只是将诏书递给一旁的宋灵昀:“宋大人曾任刑部侍郎,最擅辨认真伪。”
    宋灵昀接过诏书时,手指微微发抖。
    他仔细查验了绢帛质地、玺印纹路,又对着烛火查看水印。
    “确是……先帝笔迹。”
    他声音干涩,“玺印也无误。”
    皇帝猛地站起身,龙案上的茶盏被掀翻,碎瓷四溅:“不可能!”
    季汝珣冷冷注视着他:“皇兄,你为帝二十载,残害忠良,构陷朝臣,今日,该还政于我了。”
    他的目光扫过殿内众人,最后落在角落里的郑好好身上。
    她怀中的梵梵面色惨白,知知紧紧攥着母亲的衣角,小脸上满是泪痕。
    就像是,那天,弟弟季汝麟躺在自己怀中一样。
    季汝珣闭了闭眼,再睁开时已是一片决然:“即日起,改元建安。旧朝臣工,愿留者留,愿去者去,朕绝不强求。”
    他转向宋灵昀:“宋爱卿。”
    宋灵昀跪伏在地:“臣在。”
    “朕知你忠心,但今日之事……”
    季汝珣顿了顿,“你可愿继续为相?”
    殿内一片吸气声。
    新帝登基,第一道旨意竟是挽留旧臣?
    宋灵昀额头触地:“臣……请求归乡。”
    季汝珣沉默良久,终是点头:“准。”
    他看向郑好好怀中的两个孩子,声音柔和了些:“两个孩子……”
    “求陛下开恩!”郑好好突然跪下,将两个孩子护在怀中,“他们还小……”
    季汝珣抬手打断:“朕不是要为难他们。”
    季汝珣站在大殿之上,望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宋灵昀及其家人,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自己刚刚做出的决定,不仅是对宋灵昀一家的宽恕,更是对自己内心深处某种情感的妥协。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了角落里的知知和梵梵,两个孩子紧紧依偎在郑好好的怀中,眼神中既有惊恐也有不安。
    这一刻,季汝珣的思绪飘回到了那个遥远的边关,想起了自己的弟弟,季汝麟。
    季汝麟,那个总是跟在自己身后,笑容灿烂的少年。
    他们一起长大,一起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战争。
    然而,命运却对他们如此残忍,将弟弟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场残酷的战役中。
    季汝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为自己挡下那致命的一箭。
    他的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兄长的信任,却没想到那竟是他们最后的诀别。
    “汝麟,哥哥做到了。”季汝珣在心中默默地说道,“哥哥为你讨回了公道,也为这天下讨回了一个应有的秩序。”
    然而,这份胜利的背后,却是无尽的孤独和牺牲。
    季汝珣知道,自己虽然坐上了这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但失去的却远远比得到的要多。
    他看向宋灵昀,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带着家人走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季汝珣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去找一个能让你们安宁生活的地方,好好抚养这两个孩子。”
    “谢陛下恩典。”宋灵昀重重叩首,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他知道,自己能够带着家人平安离开,已经是季汝珣最大的宽恕了。
    -
    建安元年,麟安皇帝登基,大赦天下。
    三日后,西北官道上。
    一辆青篷马车缓缓行驶,车帘被一只小手掀起,露出知知圆润的小脸。
    “爹爹,我们这是要去哪儿?”
    宋灵昀摸了摸儿子的头:“回家。”
    “家?”知知歪着头,“京城的家不要了吗?”
    郑好好搂着昏睡的梵梵,轻声道:“我们去西北老家,那里有爹爹小时候住的房子,有漫山遍野的野花,还有……”
    “还有小兔子!”知知眼睛一亮,“梵梵最喜欢小兔子了!”
    他说着看向弟弟,小脸又垮下来,“可是梵梵一直睡着……”
    宋灵昀和郑好好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担忧。
    那日军医诊脉后,只说梵梵脉象奇特,似有一股力量在护住心脉,却无法判断何时能醒。
    “会醒的。”郑好好亲了亲梵梵的额头,“我们梵梵最勇敢了。”
    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声音在清晨的官道上格外清晰。
    郑好好轻轻掀开车帘一角,京城的轮廓在晨雾中渐渐模糊。
    她低头看了看怀中依旧昏睡的梵梵,孩子的小脸在颠簸中微微晃动,长睫毛在苍白的皮肤上投下两片阴影。
    “再往前走半里就是城门了。”宋灵昀压低声音,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出了城就……”
    话音未落,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知知立刻扒着车窗往外看,只见一匹枣红大马飞驰而来,马上的侍卫拼命挥着手:“宋大人留步!请留步!”
    马车猛地刹住,郑好好下意识抱紧梵梵。
    那侍卫勒马停在车前,气喘吁吁道:“两位小公子……有话说……”
    这时后面又追来一辆青帷马车,车帘一掀,康康的小脑袋迫不及待地钻出来,脸上还挂着泪痕:“知知!梵梵!”
    知知“啊”地叫出声,不等父亲同意就跳下马车。
    康康也跌跌撞撞地扑过来,两个小家伙撞在一起,康康立刻像八爪鱼似的缠住知知,哭得抽抽搭搭:“我求了好久……他才答应让我们来送你们……”
    梁梁随后下车,比康康稳重许多,但眼圈也是红的。
    他走到宋灵昀面前,郑重地行了一礼:“宋叔叔,郑姨姨。”
    目光落在郑好好怀中的梵梵身上时,声音明显哽了一下,“梵梵……还没醒吗?”
    郑好好摇摇头,正要说话,康康突然从知知怀里抬起头,小胖手胡乱抹着眼泪:“知知,这个给你!”
    他从脖子上扯下一块温润的白玉,不由分说塞到知知手里,“这是我出生时皇祖母给的,你拿着!等、等我长大了就去找你们玩!”
    知知握着还带着康康体温的玉佩,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可是……可是这么贵重……”
    “拿着!”康康凶巴巴地吼了一声,随即又抱住知知哭起来,“你们要等我……一定要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