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厨房忙活开了。
余秀莲原本想自己动手,怕累着媳妇,周小满没答应。
婆媳两人也相处几年了,周小满对余秀莲其他事情没有意见,唯一有意见的,就是炒菜不舍得放油这一点。
哪怕如今日子好过,人家依旧不舍得放。
用余秀莲的话说,以前还吃红锅菜呢,现在能放这么多油,已经够可以了。过日子不能太浪费。
节省是节省了,做出来的菜实在不好吃。
今天搬家,又都是体力活,在新屋的第一顿,总不能吃的都不痛快。
再说了,过了头几个月,没了孕吐,周小满觉得自己就是个正常人。
又没断手断脚,孕妇怎么就不能做饭了。
是以,由于她的坚持,这一顿午饭,吃得宾主尽欢。
搬了新家,全家人都乐坏了。终于不用在逼仄的环境里生活了。
尤其是两个孩子。
小宝依旧是为自己有一个宽敞而亮堂的屋子高兴。而且,新房子他有一个专门的书桌,专门的书柜。
余闹闹却是觉得房子够大,更好玩。
等知道自己也有一个单独的房间,要一个人睡时,小家伙立马不干了。
他抱着小宝的腿开始耍赖。
不管怎么说,就是不肯一个人去睡觉。
余安邦不想惯着他,虎目一瞪,搬出老父亲的威严来吓唬人。
可惜余闹闹是个胆肥的,压根不带怕,余安邦一凶他,他马上就躲在了他奶奶身后。然后,趁机告个状。
余秀莲心疼孙子,免不了将余安邦说一通。
甚至,连余安邦小时候几岁尿床的糗事都要拿出来说。
只把余安邦气得不行。
压根就管不下去了。
周小满乐呵呵看热闹。
可能是又怀孕了,与后世各种焦虑的母亲相比,周小满如今很佛系。
她不会想着让余闹闹在很小的年纪,就要认识多少字,能背多少唐诗,能计算多少数学题。
她觉得,小孩子只要养成好的习惯,不惯坏了,完全没必要超前学习。
童年那么短,该玩还是得玩。没必要从这个时候就开始自寻烦恼。
在什么年纪,做什么事,她的教育观念便是如此。
日子就在这样的和和美美中走着,时间进入了十一月。
第591章 甜蜜的负担
似乎一夜之间就入了冬,天气越发冷了。
不知道是不是怀孕的缘故,与往年比起来,周小满似乎没那么怕冷。
当余秀莲扛不住,要穿棉衣的时候,她穿的还是夹衣。
余安邦怕她感冒着凉,催着她穿厚衣服,等摸到她手心都冒汗,这才算是作罢了。
因为进入湿冷天,余安邦对周小满一个人上学就更不放心了。
每天早送晚接,风雨无阻。
有时候,实在是没来得及,他就拜托周六子去。
周六子去了两回,周小满就死活不肯答应了。
“先不说麻烦六子,我就怀个孕,没这么金贵。别人怀孕在乡下的,还要下地干农活呢。”
“那不一样,”余安邦不赞同,“人家那是心粗,我反正是不放心。而且,咱们有这个条件,为什么不用。你要是觉得麻烦六子,我以后就让妈去接你,反正也不是很远。”
周小满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她又不是余闹闹,还要余秀莲接送。
在周小满再三的反对之下,余安邦总算同意不麻烦别人接送。
即便如此,他宁愿每天自己抽时间出来。
可有时候实在是太忙了,早上勉强能送,晚上就没那么准时了。
有时候,等他回来,周小满都已经睡了。
因为没有能接送媳妇,余安邦颇有些遗憾。
他的弥补方法,就是把重任交到了儿子身上。
小宝就不说了,自从周小满怀孕,他乖得不行,别说调皮捣蛋了,俨然成了一个男子汉。大房周小满有什么需求,他跑的比谁都快。
余安邦不需要操心。
另外,他连三岁多的余闹闹也没放过。
什么妈妈肚子里有个小妹妹,他要好好保护妈妈。
每天帮妈妈提鞋,监督妈妈多吃饭,让妈妈早点睡觉,但凡小屁孩能做到的事,他都叮嘱到位。
以至于,周小满偶尔提个东西,都会被小胖子大惊小怪吓到。
“妈妈,凳子重,闹闹来。”
“妈妈,闹闹帮你穿鞋。”
“妈妈,你要上厕所啊,闹闹在外面等你,你别怕。”
在这甜蜜的负担中,周小满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
日子波澜不惊地过着,这天上午,周小满去学校,见到了请假回家刚回来的王冬雪。
她不由大吃一惊。
“老大,你怎么瘦了一圈,下巴都尖了。”
王冬雪摸了摸下巴,苦笑一声:“你也觉得我瘦了?大家都这么说,我自己倒是不觉得。可能是这几天在家里累着了。”
周小满就问起她家里的事。
“你婆婆的丧事办的怎么样,家里都安顿好了吧,有什么困难,直接跟我开口,不用客气的。”
上个礼拜,王冬雪接到家里的电报,说是她婆婆病重。
王冬雪当时就买了票,准备回去。
周小满知道了,硬塞给了她一百块钱,说是让她应急。
王冬雪也没有推辞,承诺过几个月还,就直接回了老家。
可她回老家的时间,比预计得更久。
周小满担心她家里还有别的事。
“老幺,”王冬雪拉住周小满,“我之前说,过完年就还你钱,估计还会要再晚一点。不好意思哈,我也没料到。”
“钱的事好说,”周小满安慰她,又问,“是不是家里还出了别的事?”
王冬雪老家是川省的,家里条件不是很好。她男人三兄弟,都住在一起。她还有两个儿子。妯娌又有好几个孩子。
她男人在生产队上工,每个月勉强有收入。王冬雪在学校所有的津贴,每个月都寄回去。
三兄弟平摊,再加上自己的那一百块钱,办个丧事应该问题不大。
被问起家事,王冬雪的眼圈就忍不住红了。
“丧事办完了,还算热闹,队上没有人说闲话。主要是我娘家妈,”她说到这,声音有些哽咽,“从我婆家回去,就摔了腿。现在还躺在家里不能动。为了这事,我几个嫂子没少埋怨我。医药费我都垫付了,可后续治疗,听说还要不少钱。我娘家哥哥们的意思,就是他们出小头,我出大头。可我手里的钱,才刚用完,哪里还有钱…”
周小满算是听明白了。
王冬雪娘家妈因为去她婆家摔了腿,如今需要钱治疗。娘家人一致认为是她的责任,她需要承担很高的治疗费。
她不禁沉思起来。
王冬雪在学校就是不吃不喝,每个月把钱寄回去,估计也不够填那个窟窿。
毕竟,她自家还有两个儿子要养活。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在城里赚钱?”周小满问。
“当然想过,来的路上,我就一直在想,”王冬雪笑得苦涩,“可我如今在读书,总不能书也不读了,就算这样,估计也找不到什么工作。”
确实是这个道理。
如今城里的钱不好赚。
最好赚钱的,估计就是投机倒把。以自己对王冬雪的了解,她肯定不会去干这样的事。而且作为一个大学生,她也不会想去冒这个险。
“你针线活怎么样?”周小满想到自己嫂子那里的活,就问道。
“我不行。”王冬雪摇头,“要我缝衣服什么的,我宁愿去挑土,那样的精细活不适合我。”
好叭。
周小满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不过,这也不能强人所难。就像她自己,针线活就拿不出手。
那能做什么呢?
她苦苦思索起来。
“老幺,还是那句话,我谢谢你,只是还钱的事得晚一点。我,我再想想看,还有没有什么别的赚钱的方法。等下我去问辅导员,看学校有没有其他办法。”王冬雪哎声叹气。
周小满却是突然灵光一转,有了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