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明朝那些事儿(出书版) 第201节
    随从们的脸立马就白了,王大人你太不仗义了,那里平时可是发配犯人的地方啊!
    面对着随从们的窃窃私语,王守仁十分坦然:
    “如果你们不愿意去,那就回去吧。”
    看着犹豫不决的随从,王守仁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拾起行李,向前方走去。
    夕阳之下,王守仁那孤独的身影越来越远,突然,远处传来了王守仁的大声吟诵:
    〖客行日日万锋头,山水南来亦胜游。
    布谷鸟啼村雨暗,刺桐花暝石溪幽。
    蛮烟喜过青扬瘴,乡思愁经芳杜洲。
    身在夜郎家万里,五云天北是神州!〗
    “天下之大,虽离家万里,何处不可往!何事不可为!”王守仁大笑着。
    在这振聋发聩的笑声中,随从们开始收拾行装,快步上前,赶上了王守仁的脚步。
    王守仁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是值得钦佩的,可是真正说了算的还是革命现实主义。当他来到自己的就职地时,才真正明白了为什么这个地方叫做龙场——龙才能住的场所。
    此地穷山恶水,荆棘丛生,方圆数里还是无人区,龙场龙场,是不是龙住过的场所不知道,但反正不是人待的地方。
    而不久之后,王守仁就发现了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驿站。
    当他来到此地,准备接任驿站职位的时候,只看到了一个老弱不堪的老头,他十分奇怪,便开始问话:
    “此地可是龙场?”
    “回王大人,这里确是龙场。”
    “驿丞在哪里?”
    “就是我。”
    “那驿卒(工作人员)呢?”
    “也是我。”
    “其他人呢?”
    “没有其他人了,只有我而已。”
    王守仁急了:
    “怎么会只有你呢?按照朝廷律令规定,这里应该是有驿卒的!”
    老头双手一摊:
    “王大人,按规定这里应该是有的,可是这里确实没有啊。”
    看着眼前这个一脸无辜的老头,王守仁无可奈何地瘫坐在地上。
    想到过惨,没想到会这么惨。
    要说这世上还是好人多,老头交接完走后没多久,又折转了回来:
    “王大人,如果你在这里碰到了汉人,那可千万要小心!”
    “为什么?”
    “这里地势险恶,要不是流窜犯,或是穷凶极恶之徒,谁肯跑到这里来啊!”
    “那本地的苗人呢?”
    “喔,这个就不用操心了,他们除了时不时闹点事,烧个房子外,其余时间是不会来打扰王大人的,他们的问题基本都是内部解决。”
    “为什么?”
    “因为他们不懂汉话啊!”
    王守仁快晕过去了,他终于明白自己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局面。
    老头走了,临走前留下了一句十分“温暖人心”的话:
    “王大人多多保重,要是出了什么事,记得找个人来告诉我一声,我会想法给大人家里报信的。”
    好了,王所长,这就是你现在的处境,没有下属,没有官服,没有编制,甚至连个办公场所都没有,你没有师爷,也没翻译,这里的人听不懂你说的话,能听懂你说话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人。
    官宦出身、前途光明的王守仁终于落到了他人生的最低谷,所有曾经的富贵与美梦都已经破灭,现在他面对着的是一个人生的关口。
    坚持,还是退却?
    王守仁卷起了袖子,召集了他的随从们,开始寻找木料和石料,要想长住在这里,必须修一所房子。
    然后他亲自深入深山老林,找到了当地的苗人,耐心地用手语一遍又一遍地解释,得到他们的认同,让他们住在自己的周围,开设书院,教他们读书写字,告诉他们世间的道理。
    当随从们苦闷不堪、思乡心切的时候,他主动去安慰他们,分担他们的工作。
    王守仁用自己的行动做出了选择。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面对着一切的困难和痛苦,仍然坚定前行,泰然处之的人,才有资格被人们称为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