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明朝那些事儿(出书版) 第226节
    打倒当权者的宁王,将是另一个当权者。唯一的牺牲品,只是那些无辜的老百姓。因为无论何时、何地、何人当政,他们都将是永远的受害者。
    好吧,就这样决定了。
    “去拿纸墨来。”王守仁大声说道。
    随从们从行李中拿出了笔墨,递到了他的面前。
    那一夜,王守仁没有睡觉,他伏在书案前,彻夜奋笔疾书,他要写尽他的悲痛和愤怒。
    第二天一早,随从们发现了散落满地的纸张,出乎他们意料的是,所有的纸上都只写下了四个醒目大字:
    誓死报国。
    一夜未眠的王守仁依然站在船头,对他的随从们下达了最后的指令:
    “等到船只靠岸时,你们就各自离去吧,先找个地方躲起来就是了。”
    随从们对视了一眼:
    “那王大人你呢?”
    “我要去临江府。”
    临江府,位于洪都下游,依江而建,距离洪都仅有二百余里,时刻可能被宁王攻陷,是极为凶险的地方。
    “王大人,临江很危险,你还是和我们一起走吧。”
    王守仁笑了:
    “不用了,你们走吧,我还有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
    随从们不是白痴,他们都知道王守仁要做的那件事情叫做平叛。
    于是他们发出了最后的忠告:
    “王大人,你只有自己一个人而已!”
    王守仁收起了笑容,严肃地看着他们:
    “我一个人就够了。”
    【预备】
    船很快到了临江,王守仁立刻下船,赶往临江知府衙门。
    虽然他早有思想准备,可是路上的景象还是让他大吃一惊,无数的百姓听说战乱即将开始,纷纷携家带口,准备逃离,痛哭声哀嚎声交织一片,搞得混乱不堪。
    王守仁眼疾手快,顺手从逃难的人中拉出了一个身穿公服的衙役:
    “戴德孺在哪里?”
    临江知府戴德孺正准备收拾包裹,他已经得知了宁王叛乱的消息,虽然他并不想就此一走了之,却也还舍不得死,合计一下之后,他还是决定先当一回好汉——好汉不吃眼前亏。
    他这一走,衙门里的人纷纷都准备跑路,公堂之上也是乱成一片。
    关键时刻,有人进来通报:赣南巡抚王守仁到了。
    从级别上说,王守仁是他的上司,平时是要搞个仪式,摆个酒席隆重接待的,可在这要人命的时候,他来这里做甚?
    很快,王守仁就用响亮的声音回答了他的疑问:
    “都不要走了,留在这里随我平叛!”
    要说戴德孺也真不是孬种,听到这句话,他十分兴奋,当即作出了表示:
    “既然有王大人做主,我等愿意一同为朝廷效力,平定叛乱。”
    当然了,实际问题还是要问的。
    “不知道王大人带了多少人马?”
    然后他才得知,这位巡抚大人也是刚逃出来,无一兵一卒,是个彻底的光杆。
    可就是这位光杆巡抚,孤身一人竟然敢来平叛!
    大敌当前,戴德孺也顾不得什么官场礼仪了,他看着王守仁,略带讽刺地问出了所有人都想问的话:
    “王大人,现在就我们这几个人,你凭什么认定能够平叛呢?”
    是的,没有朝廷支持,对手又是藩王,你有什么理由如此自信,能够平定叛乱呢。
    众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等待这个关键的回答。现场变得鸦雀无声,因为他们将根据这个回答,决定他们的去留。
    “因为我在这里。”
    王守仁环顾四周,用震耳欲聋的声音大声重复道:
    “因为我在这里!”
    孤军,也要奋战到底!
    一些人走了,但包括戴德孺在内的大多数人都留了下来,因为他们从这个人自信的回答中感觉到了某种力量。
    既然大家坐在了一条船上,也就不分彼此了,戴德孺随即下令,召集所属的少量军队,准备在城内布防。
    “宁王敢来,就与他巷战到底!”
    然而王守仁拍了拍他的肩膀,称赞了他的勇气,便对在场的人发布了一道出人意料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