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8章
    大壮大怒:这哪来的卷王?!
    要怎么说, 一群打工人里只要混进来一个卷王,那摆烂咸鱼就再也没生路了。
    尤其对方比你年轻、比你有钱、比你聪明还比你美貌的时候,卷死对方似乎成了大壮唯一的机会。
    年轻人嘛, 就是沉不住气,稍微一激就上套了。
    对于两人比着卷748表示很满意,也开始有侧重地对两人进行引导。
    像大壮, 他是要漂流太平洋的男人,体能和生存技能肯定是要点满, 航海知识也不可或缺,更重要的是心态的稳定,这在茫茫海上是非常重要的。
    而小王爷李琎就不用考虑这么多,这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娃,他的身份注定他不用像大壮一样冒险。
    而且小王爷好酒不好烟,也没天天闹着要什么金边力群,他走酿酒的路子更合适。
    李琎喜欢酿酒,他在酿酒一道上也很有天赋,没过多久便掌握了二锅烧的核心技术。
    不过现在薛三郎不许他饮酒,他的第一锅成品都是他堂哥李琮品鉴的,据说味道还不错。
    “不过还是跟薛三郎的手艺差了点。”
    李琮实话实说。
    “你这个酒虽然够烈性,但烧灼的感觉太过明显,入口就开始辛辣。”
    “像薛三,他的酒是入喉以后才开始辛辣的,一开始能喝到醇香的味,这点差距还是有点明显。”
    说到这里他看堂弟的脸色不好,于是便又亡羊补牢地找补了一句。
    “不过也已经很不错了。跟你的酒比,长安的那些酒肆就都是马尿。”
    哼。
    李琎并没有因为堂哥的话而感到宽慰。
    他是个要强的人儿,不然也不会照抄薛三的日常,说他的酒有差距那就是不好喝的意思嘛!
    于是李琎越发刻苦钻研酿酒之术,天天琢磨着怎么改进口感,酿出更好入口的烧酒。然后送给他爹炫耀。
    他搞这个748也不管他,毕竟小王爷是花了钱的,现在748家的烧锅原料酒曲都由小王爷一力承包,前期熔铸天锅、备料三种蒸酒的那点投资早就回本了,酿出来废酒还能提纯酒精。
    所以小王爷你是懂技术的!
    “你可以选择更好入门的柑橘酒。”
    某一日,748对熬夜制醅的李琎建议道。
    “柑橘酒的操作比较简单,出酒之后品质也稳定,适合新手。”
    李琎抬起头,天人之姿的脸蛋上挂了两个大黑眼圈,虽然略显憔悴,但依旧是个精致小郎。
    他撇了撇嘴,一脸被侮辱的表情。
    “哼,柑橘酒?看不起谁啊!?娘们才喝那玩意儿,是条汉子就喝蒸酒!”
    748:……
    它觉得这位李小郎可能忘了,大唐的“娘们”都不太好惹,尤其是他们老李家。
    听说李家的女眷们就有不少都喜欢策马饮酒,醉1驾打马球的比比皆是。
    看在李琎长了一张好脸,放狠话的时候有点反差萌的份上,748很大度地原谅了对方,决定不把他这番厥词汇报到他亲娘宋王妃那里了。
    是的,748已经通过曹集跟宋王妃建立联系了,在小王爷李琎入驻桥东村期间,748会定期以信件方式向宋王府汇报小王爷的近况,联络人为曹集,但信件实际是送到宋王妃元氏手里的,因为宋王觉得自己巴巴等儿子的消息有点丢脸。
    如今宋王府和桥东村只见的书信往来已经成为常态,“薛三郎”之名在宋王府也如雷贯耳。
    元氏还挺喜欢薛三这个小郎君的,这孩子的文字朴实无华,但却能让人还原出真实的场景,如人亲临。
    宋王也很爱看748的来信,他对信上提到的“蒸酒”、“豉味大曲”、“酒精”十分感兴趣,薛三说他儿子最近在学酿酒,还蒸出了一锅烧酒,李成器就等啊等啊等啊等,等了好久也没等到儿子的孝敬。
    “这臭小子!肯定是玩的乐不思蜀了!”
    这一日李成器在府里跟元氏抱怨。
    “走之前不是叮嘱过他吗!?这次出去也不是游玩的,他得宽慰宽慰嗣直(李琮)。他可倒好,光顾着自己快活了,走这么久信也不知道写回来一封,果然儿女都是债!?”
    正说着呢,忽听门外有曹集来报,说陛下召王爷即刻入宫。
    李成器:!?
    李成器这心里忽悠一下,心说这又是怎么了?今天是旬休日啊,这大晌午的叫他入宫干什么?
    “谁来传的话?”
    “是高总管。”
    高力士来的?
    李成器连忙往外走,一边走还一边问曹集,说高力士还说没说别的?
    “倒是说了一句……”
    曹集想了想。
    “说刚才陛下收到了桥东村的信,便宣召您入宫觐见,别的再没有了。”
    桥东村的信?
    李成器的脑子飞快地转动了起来。
    自从儿子去了桥东村,薛三就定期给王府写信汇报情况,信上写的基本都是儿子的日常。
    这薛三机灵的很,知道他们夫妇挂念儿子,便用这种方法安他们的新,也让他们知道桥东村的近况。
    想必同样的信他也写给宫里了,毕竟郯王也是三弟的亲子,当不当太子都割不断血缘,陛下也是一颗慈父之心。
    “曹集,咱们府上今天收到桥东村那边的消息吗?”
    闻言曹集回忆了一下,然后摇头。
    “王爷,今天没有桥东的信,也没有东西。”
    那就对了。
    李成器一拍巴掌。
    薛三这小子滑不溜手,写信也都是一碗水端平,宫里一封宋王府一封。
    今天早上要是只有宫里收到信,那很可能是郯王那边有了情况,所以才会特地单送去宫中。
    郯王出事了!?
    一想到这个可能,李成器的心直接沉到了谷底。
    完了,去桥东村这行程可是他给推荐的啊,现在人家孩子出了事,他这责任可是免不了,那可是皇长子啊。
    说起来,李嗣直这孩子也真够倒霉的,眼看着平安长大成人了,就因为打猎伤了脸,硬是与太子之位失之交臂。
    现在比他母族出身低,比他年纪小的郢王成了储君,这小郎的心情怎么能好得了?长安城里那些势利眼的唾沫星子都能压死他!
    想的这里,李成器就由衷地想要叹气。
    要说都是命啊。李嗣直(琮)要是脸不受伤,赵妃就是把枕头都吹起来也不一定有用,毕竟中宫无子,长幼有序的规矩还是要讲的。
    可是你看现在,陛下说立李嗣谦朝中也没有太大的反对之声,毕竟嗣直脸上有瑕,堂堂天朝皇帝哪能是个疤脸……
    这回要是再受伤……
    想问又不敢问,但看高力士脸上倒是没什么异色,可能是伤的不重?
    一路走一路想,李成器这脑子乱糟糟的,生怕弟弟找他讨儿子。
    等进了大明宫,他就看到他三弟李隆基正举着一把宝刀在殿上劈斩,舞得虎虎生风。
    李隆基的武艺很不错,李家的儿郎讲究文武兼修,他此时又正值壮年,这刀舞得格外有美感。
    只是看在他哥李成器的眼中,那就跟催命咒也差不多,这是他弟在发泄儿子受伤的愤怒。
    李成器不敢动,刚想贴墙根站一会儿,就听到高力士吊高嗓门通禀。
    “宋王殿下到——”
    李成器:啧,高力士你着什么急啊你?!
    李隆基听说兄长到了,挽了个刀花收刀回鞘。
    他这把是鄣刀,刀身短横如柳叶,通常用于近身防御。不过这刀造的工艺一般,虽然材料用的很不错,但刀形略显生硬,刀柄也十分简谱,看得出不是出自大家之手。
    “大哥觉得我这把刀如何?”
    李隆基笑着问李成器。
    李成器一怔,偷眼观察了一会儿,觉得李老三这表情不太像是死了儿子的。
    不过也不排除是心痛太过,所以怒极反笑。不然李老三为啥好端端地在大明宫舞刀,这不就是舞给他看的吗!?明明这刀也没什么特别的……
    李成器心里苦,但脸上还不能露出来,只好笑着恭维。
    “大朴若拙,刃如流兵,定然是把好刀。”
    “可是有匠作大家给陛下献宝?”
    “哈哈,大哥也觉得是把宝刀!”
    李隆基笑的见牙不见眼,语气中满满都是炫耀。
    “这是大郎给朕一锤一锤敲出来的,他在桥东村学了炒钢之法,便想着给他父皇亲手打一把兵器,打坏了好多坯子才成了这一把刀,是吃了苦头的。”
    “这次两个孩子去海州,朕听说花奴在跟薛三学酿酒。朕收到了大郎的礼物,想必兄长也收到花奴送来的好酒吧?”
    “如何,可与你阿弟一杯尝尝?!”
    第65章 什么?你儿子没送你孝敬吗!?
    李老三跟他讨酒喝, 这要换成是以前,李成器能把家里的酒窖都给他搬来。
    可是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