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重回八零,俏媳妇改造废物老公 第133节
    看着沉重的棺木缓缓地落入挖好的土坑里,杨艳丽再也没有力气哭了,而是幽幽地叹了一口气,
    “哎,人这一辈子,就这么完了!”
    第187章 奇怪的病
    谢老太走了,谢家突然就冷清了许多。
    往常谢家的生活状态很稳定,也很平静,谢永华基本上是每天外出,地里农忙了,就去地里干农活,
    地里没有农活了,家里养了5-6只山羊,他就去南边洼地里放放羊,
    村里有两三个老伙计和他关系不错,吃过午饭点,几个人就相约撵着一群羊去了南边洼地里。
    男主外,女主内,杨艳丽就在家里忙活,她平常下地干活也不多,虽然个子高,但是不太中用,
    用谢老太生前在世的话所说,杨艳丽属于脚底板子薄,干不了这边淤地的重活儿,
    杨艳丽娘在西北角的杨家屯,她上面有三个哥哥,虽然从小家里贫穷,但是兄长多,父母也娇宠,所以,出嫁前,还真的很少下地干活,
    平常日子里就是在家里烧烧水,做做饭,喂喂家里的牲畜。
    杨家屯的地都是沙地,长庄稼不太好,地没劲,收成和淤地的收成没法比,比如淤地里一亩地能收300斤小麦,沙地里一亩能收180斤那就是烧高香,顶好顶好的了。
    但是沙地里干活轻松,不太累人,那庄稼用手一薅就薅了出来,
    不像淤地里的庄稼,但凡想要提起一棵庄稼植株,要费好大力气,而且,下面还要带上一大坨黑黑的泥疙瘩。
    村里人经常说,淤地里干活,旱地的时候,硌得脚底板子疼;雨天的时候,脚陷进淤地里,拔都拔不出来。
    谢老太虽然在村上是个很厉害的主儿,在家里也强势,但是对儿媳杨艳丽那还是极好的,主要是杨艳丽听话,
    家里大事小情,杨艳丽都要询问婆婆一番,然后再拿主意,有时候即使谢老太说的不对,她也不反驳,她就是这么软糯的性子,而且心境平和,乐得知足。
    甚至有些外人都看不下去了,说杨艳丽从进门就被谢老太给拿捏住了。
    其实谢老太对杨艳丽挺好的,年轻的时候,她能干,别看她身材不高,也不胖,就是矮矮瘦瘦的模样,属于那种精瘦的体型,
    但是谢老太干农活那可是一等一的好手,几个杨艳丽也顶不上她。
    “长那么个大个子有啥子用嘛,除了穿衣服比人家多用几尺布,别的啥也不中用,”
    谢老太毫不掩饰地在众人面前这么嫌弃杨艳丽,杨艳丽也只是笑笑,婆婆说的是实情,她确实没有婆婆能干又会当家做主。
    所以,当谢老太走了之后,杨艳丽忽然就像被抽去了主心骨一样,整个人变迷糊了。
    “莹莹啊,先去给奶奶送一碗去,”
    按照当地规矩,人下葬后要三天后圆坟,圆坟当天谢莹莹自个儿去的,当天出完殡,林岳峰就马不停蹄地赶回了丹城。
    他不放心王恩亮一个人做事,倒不是怕店门口的生意受影响,而是怕王恩亮给大阳食堂送货的话出问题,
    一旦出了问题,那眼下这唯一能维持住的生意来源就要废了。
    “娘,你说啥呀,”
    吃中午饭的时候,杨艳丽盛出一碗菜,先让谢莹莹端给婆婆去。
    “俺奶奶不是走了吗?今儿个是她圆坟的日子,”
    谢莹莹看得出杨艳丽神情恍惚,她就是习惯了,以往吃饭的时候,先端给谢老太大半碗饭菜,但凡好吃的,有肉有蛋都先紧着婆婆吃。
    “啊,娘走了啊,看俺这脑子,又走神了,”
    杨艳丽苦笑着自己拍拍脑袋,她觉着脑子里就像灌满了浆糊一样。
    谢永华倒是很镇定,男人就是不一样,他表现地还没有杨艳丽对娘的那份感情深厚,
    更何况,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谁也躲不过这难逃的宿命。
    平时谢永华出去做事,家里就杨艳丽和谢老太两个人,娘俩个说说笑笑,相处融洽,从来没有红过脸。
    “爹你看俺娘,精神上是不是有点哪个?”
    吃过饭,谢莹莹服侍杨艳丽进屋休息,她和谢永华坐在院子里的那棵大枣树下,悄声问。
    谢永华也发现了杨艳丽的不对劲,动不动就开始哭,掉眼泪,唉声叹气,觉着生活没意思。
    “你叹什么气嘛,咱娘走了,那是她老人家修的好,七老八十的人了,这在乡下都是喜丧了,”
    谢永华好心劝慰着媳妇,“你想想,再有俩月就过年了,到时候剑立带着媳妇一块儿回家,再下一年,给你抱个大胖孙子来,多得劲,”
    谢永华想到这里,就差点儿乐得出声,但是杨艳丽还是目光茫然,不动声色。
    村里有人说,杨艳丽估计是被什么东西附了体,或者是婆婆走的那么急,把她吓着了,找个神婆子帮忙看看,叫叫魂,应该会好的。
    杨艳丽吃过饭就呆呆地坐在堂屋门口,手里拿着鞋底,开始纳鞋底,
    但是手里的针不听使唤,经常扎手指,血都出来了,她也没有知觉。
    谢永华不让她做活,催着她出去玩,“北面胡同里,马大娘和赵家嫂子都在那里说话聊天呢,你也去和她们玩玩,别老是闷在家里。”
    奈何杨艳丽以前也不喜欢出门和人聊天说话,她就是不是个爱八卦的人。
    “人家都忙着呢,谁陪你闲聊啊,”杨艳丽幽幽地叹息,这让谢永华也察觉到有些窒息,有些不对劲。
    所以当谢莹莹提醒谢永华的时候,他也皱起来眉头,看着杨艳丽痴痴呆呆的模样,茶不思饭不香,本来人就很瘦,眼下更是瘦的不行了。
    “能有啥事?就是你奶奶突然走了,她伤心过度了呗,”
    “爹,要不俺带娘去镇卫生室看看吧?”
    谢莹莹有些犯愁地说,看着她娘这样,她也不放心回去。
    “那行吧,你带她去吧,俺下午还得去遛遛羊,这些叫唤起来,烦死人了,”
    谢永华赶着羊群出去了,
    谢莹莹等着杨艳丽醒来,好哄歹哄,带去了镇上的卫生院。
    主治大夫就是当年给青青姐帮忙的小伙子,如今已经成了这里的主任了,不仅医术进步了,人也成熟了许多。
    镇医院就这么一两个挑大梁的医院,可以说,包揽百病。
    谢莹莹把杨艳丽带进去,让她坐在凳子上,然后悄悄和医生说了情况。
    医生拿着听诊器,示意杨艳丽把上衣解开外面的外套,很认真地听了听,接着又抓住她的手,把了脉。
    “医生,俺娘这症,咋样?”
    谢莹莹焦急地问。
    第188章 委屈得像个没奶吃的孩子
    年轻医生姓邓,就是附近前面邓庄的,他安慰谢莹莹别着急,偷偷把她叫到外面,好心交代,
    “婶子这个病,一来是悲伤过度,二来是有可能受到了惊吓,没多大事,吃点安神补脑的药,然后多加休息就好了。”
    这病说白了,在后世有个时髦的名字,叫抑郁症,在那个年代,就叫神经衰弱。
    就是平日里想的太多,思虑过多,夜里睡不好觉,所以才会出现精神恍惚,
    “哦,那行,谢谢大夫,这药怎么吃?”
    邓医生拿出来一板药白色的药片,又拿出来一盒黄褐色的小药丸,交给谢莹莹,一共2块8毛钱。
    “饭后吃,一天三顿,多休息,多陪老人说说话,开解一下,”
    谢莹莹连连道谢,带着杨艳丽回家,
    回到家,看着她服了药,担心她 记不住这药怎么吃,在药盒上 用黑色笔写上,要是忘了的话,就等谢永华回来看看,
    谢永华还是能认得几个字的。
    谢莹莹把母亲安顿好,起身回家,这大半天的时间了,俩娃跟着林母,不知道闹成什么样了。
    谢莹莹骑着自行车,紧赶慢赶往家里赶,走到胡同口,远远就听见孩子们的哭声。
    “哎呦,好了好了,俺的小祖宗哎,你们快别哭了,该歇歇了吧,妈妈马上就回来了。”
    谢莹莹推车子进了院子,林母在院子里正一手一个拉着俩娃,在地上绕圈,林翠在旁边也帮忙哄着,
    俩娃哭得好像被娘给舍弃了一下,那叫一个伤心。
    “大宝,小宝,妈妈回来了,”
    谢莹莹喊了一声,俩娃扭转身回头看到他们的娘,非但没停,反而哭得更大声了。
    “天哪,你可算是回来了,真是缠不了啊,”
    林母急得满头大汗,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要是谢莹莹再晚来一步,她就要坚持不住了。
    谢莹莹拉了把椅子坐下,还没等喝口水,俩娃就跑进怀里,掀起衣服,一人叼着一个奶头开始吃奶。
    “还有奶水吗?要我说,真该掐奶了,掐了奶,也好喂饭和喝奶粉,”
    林母说中午给俩娃做的饭,都闹得不吃,这咂一阵子奶,估计又不要吃饭了。
    果然,俩娃也许是哭得累了,吃了半路,就歪倒在谢莹莹怀里睡着了。
    林母过来抱起大宝,谢莹莹抱着小宝,把俩娃放进里屋床上。
    “你吃饭了吗?孩子姥姥怎么样,没事吧?”
    林母看谢莹莹那憔悴的样子,就知道杨艳丽指定没好。
    “没大事,医生说就是悲伤过度,忧思成疾,估计就是一点心事压在心里了,俺娘又不是那种咋咋呼呼爱说话的人,自己憋在心里想不开,
    医生给她开了药,吃上几天就会好了。”
    “那就好没事就好,亲家母也是老实人,和婆婆感情太好了,”
    林母颇有些唏嘘地说,接着又问起俩娃断奶的事。
    “趁着过年这阵子没啥事,干脆断奶得了,过完年以后天气热了,孩子胃口不好,到时候断奶更难办。”
    谢莹莹点点头,她也是正有此意,
    不过,回来的时候,林岳峰曾经说过,给娃断奶的话,他一定要陪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