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清善小记 第173节
    亲王和尚书大人发了话,下官们也不推辞,当即领了碗筷坐下用餐。
    弘昀边吃边问:“大姐姐来,就是为了给咱们送温暖呢?”
    玉录玳轻笑,“当然不是,这可是京城最好的酒楼的席面,你们这些吃皇粮的,还需要本宫做慈善?自然是另有事相商。”
    她直接道:“是有关新大学招生一事。”
    弘昀立刻了然。
    对新大学,有不以为然、乃至嗤之以鼻的,也有志同道合、或为迎合上意积极响应的,刚放出办学风声,就有不少人想走关系。
    眼下尚在探索阶段,弘昀与弟弟们讨论过,决定将初次招生控制在百人内。待入学后,也不准备像国子监那样开班授课,而是让他们直接跟着弘曕和三胞胎在科学院做研究、理教材。有必要的话,也可送到国外留学,争取能从中培养出第一批师资,后续再完善课程设置,扩大招生规模。
    为了筛选生源,礼部在顺天府张榜昭告,不限出身年龄,只要能通过郡王们出卷的入学测试即可。
    初次笔试已经结束并公布结果,玉录玳的小儿子也报名参考,不过成绩并不理想,弘昀便以为她是想来给孩子弄个名额。
    弘昀劝道:“外甥年纪还小,缓上两年,等新大学一应事务理顺了再来也无妨。”
    “别提那笨小子,”玉录玳撇嘴,“本宫可拉不下这个脸给他走后门。”
    “那是?”除了外甥,弘昀想不到别的。
    “小六,你来说。”
    玉录玳话落,从她身后绕出个人来,是个半大少女,打扮只比一般丫头精致些,先前一直默默跟在玉录玳身侧,旁人只以为是管事侍女之流。
    弘昀才发现竟还有个熟人,“六侄女?”
    “见过王叔,尚书大人。”六公主对二人见礼,双手捧上一个木盒,“这些入学初试试卷,请王叔和大人检阅。”
    成绩都公布了,不该有遗漏的试卷才是。弘昀和沈光继没直接问,而是打开盒盖,取出里面的卷子。
    这些卷子已经批阅好,盖有弘曕或三胞胎的私印,成绩都很不错。其中最好的一份,比礼部手里的头名还要再高上几分。
    在他们翻阅时,六公主带着些紧张慢慢解释:“此前官府张贴招考榜文,未言明女子不得参试,可玉溪女学学子结伴报名却被拒绝。长公主得知后,不愿干涉礼部事务,平生波折,只从七郡王处取得考卷,又请几位郡王一同监考阅卷,确保无徇私舞弊之嫌。”
    “现分数已出,女学共百人参考,若照官衙公布标准,二十人应入围,请王叔与尚书大人公平对待,将她们列入复试名单中。”
    六公主说完,转向玉录玳,见她点头,舒了口气退回到原位。
    沈光继一边看一边赞道:“早知长公主的女学办得好,十取其二,这成绩,不比国子监差。”
    玉录玳心中自得,嘴上自谦,“女学当初也有二妹妹一份,这些学生与皇弟们也算是师出同源,占了点先机。”
    将卷子检查完,弘昀没犹豫多久,点了头,“本就是为皇弟们选学生和助手,既然他们亲自阅卷用印,想来是认同的,那本王无异议,便将她们都加上吧。”
    沈光继颔首附议。
    两个主事的都爽快同意,玉录玳很满意,让六公主把整理好的考生名册呈交礼部。
    “且慢!”一发须花白的老臣站起来,大声道,“王爷三思,这男女一同入学,不合规矩啊!”
    屋中有一半人面带异色,想来心中也是不赞同。
    “原来是孔祭酒,”玉录玳好奇道,“新大学的规矩都还没定呢,不合哪里的规矩?国子监的规矩吗?可本宫这些学生也没想入您国子监啊。”
    孔祭酒反问她:“长公主,您的女学学生都云英未嫁,难道您就看着她们往后混迹在男人堆里,坏了名声和前程,难以婚配吗?您怎么对她们的父母交代?”
    玉录玳冷下脸,“她们的名声和前程,自有本宫这个长公主作保,用不着孔大人操心。”
    她目光环视一圈,提高声音,“其中头名李氏女,生于自京郊小农之家,天资聪颖,在玉溪女学就读多年,本宫已决定,聘她为小儿媳。”
    现在连朝中大员都会把女儿送入玉溪女学,就是冲着玉录玳这位长公主,想着若能得长公主青眼,往后便能寻个好夫家。
    玉录玳的这份保证太有诱惑力了!
    有长公主保媒,别说二十个女学生,就是两百个,玉录玳都能把婚事给完美解决,让普通小官小吏只有眼巴巴羡慕的份。
    “这,不成体统!”孔祭酒吹胡子瞪眼。
    “好了,只是一同复试而已,入学还早呢。”弘昀开口说和,“孔大人若有异议,自拟封折子来,本王届时会呈给皇上定夺,也得考虑科学院那边的意见。”
    至于弘晖和弘曕的意见,那必然是向着玉录玳的。
    ……
    走出官署大门,六公主忍不住拍拍胸口,长舒口气。
    玉录玳笑着问:“怎么,怕了?”
    六公主诚实点头。
    在这些手握朝政大权的大臣们面前,她感觉过去在宫里跟七公主算计争宠的那些心思都是小儿科。
    一个多月前,玉录玳进宫请安时,六公主拿着乌希哈送的荷包,又来自荐。
    这回不是求嫁人,而是请玉录玳教教她。
    玉录玳觉着有趣,又听说是乌希哈指点她的,就跟弘晖打了声招呼,把六公主带在身边教养做事,一半时间都在公主府上吃住。
    这段日子相处下来,她对六公主的聪慧能干十分喜爱。
    六公主扶着玉录玳,开心道:“李家姐姐她们知道能进复试,定会高兴。”
    玉录玳又笑道:“这才到哪儿啊,你有没听说过,欧罗巴好些国家,都还有女皇呢。等往后哪天,女人也能入朝为官,那才是值得高兴的事。”
    六公主想了想,慢慢说出自己的看法:“凡事得循序渐进。在大姑姑的商铺厂子里,我看那些女工、女管事挣得不少银子,在家中就有话语权,夫家从不说她们‘抛头露面’。若李姐姐她们入学后,有人能像几位小叔叔那样发明出了不起的新事物,或是在新大学任教,那也能得到皇阿玛封赏,成半个官身。”
    “你也是个聪慧的,想不想进新大学?”
    六公主摇头,“那些我不懂,我还是想跟在大姑姑身边。”
    “也成,本宫这儿一直缺人,你表姐是个只爱吃喝玩乐的,想叫她接本宫的事是怎么也叫不动,”玉录玳拍拍她的手,“你只管安心跟着本宫,你的婚事,本宫会留心相看,皇上皇后那儿由本宫去说。”
    “谢大姑姑。”六公主大着胆子问,“那我想晚几年再成婚,多给大姑姑帮几年忙,可以吗?”
    玉录玳爽快道:“当然。”
    六公主又向玉录玳身边靠近了些,“此事办妥,您可要给二姑姑写信?帮我的也一同捎去吧。”
    “是要写,”玉录玳轻叹,“算算日子,他们也该到了。”
    路边的梧桐树上,几只羽色鲜艳的鸟儿发出欢快悦耳的鸣叫,扑扇着翅膀起飞,很快便飞出屋舍砖瓦的桎梏,在高空中自由盘旋。
    ……
    两千里外,雄鹰一声长啸,划过无垠天际。
    高天之下,是连绵不断的绿色原野。
    “驾!”
    四人四骑,你追我赶,尽情奔驰。
    “姑姑如今的骑术,快比我都强了。”永玟扬鞭打马,感觉自己许久没这么畅快过。
    他身为太子,鲜少出京城,一直羡慕乌希哈他们能游历四方,每篇游记都看过不下十遍。这次乌希哈北上回喀尔喀部,他主动请命,弘晖允他为钦差携旨随行,代君巡视漠北。
    乌希哈朗声笑道:“在外多年,别说骑马,驾车开船我都会!”
    今日天气好,车队已临近最终目的地库伦,他们一家三口带永玟下车跑马。
    成衮扎布控制着速度,护卫在他们身边,拉旺多尔济最野,不一会儿就跑到了最前面。
    很快,四人视野中出现了大大小小的蒙古包,还有聚集的人群,隐约能听见吆喝声传来。
    “那儿好像有人在摔跤!”拉旺多尔济头也不回,加速跑远,“我过去看看!”
    摔跤场上,似有泾渭分明的两方在对峙比试。
    一满脸络腮胡的中年壮汉大吼一声,将对手掀翻在地,周围顿时爆发出欢呼。
    “第一勇士,查干巴日!”
    “八连胜!再来一个!”
    “让喀尔喀的小崽子们知道咱们科尔沁的厉害!”
    壮汉赢了之后,脸上没什么得意的神情,伸手将对手拉起来,笑呵呵地拍他肩膀,“表弟,你还得多练啊。”
    战败的表弟服气道:“我比不过兄长。”
    “还有没有人啊?”壮汉又向周围环视一圈,高声道,“若无人再来,今天便算我们科尔沁赢了。”
    他刚说完,眼前就多了一个少年人,“我来!”
    “起个名字跟我家大猫一样,神气什么!”拉旺多尔济满脸忿忿地甩开外袍,“我和你比!”
    第150章 约定了
    乌希哈三人晚一步到时, 拉旺多尔济已经跟人缠打上了。
    他们隐没在人群中,兴致勃勃地围观。
    那中年汉子四肢粗壮,下盘扎实, 使的是正统的蒙族功夫。拉旺多尔济与他身高相仿,身形显得瘦弱不少,步伐动作更灵活。
    一时间,两人纠缠得难舍难分, 胜负难料,边上人的吆喝声愈大。
    “姑姑, 这人是……”永玟定睛看了一会儿,压低声音在乌希哈耳边轻声说了句话。
    乌希哈轻笑颔首,“我知道。”
    听到某个熟悉的名字,她就知道了场中人的身份。
    成衮扎布突然开口:“小崽子要输了。”
    他说完没多久,拉旺多尔济被壮汉举过肩膀,摔在地上, 扬起一片尘土。
    乌希哈“啧”了一声,并不担心, 那汉子最后明显收住了力气。她偏头问成衮扎布:“你儿子输了, 要不要打了小的,再上老的?这可是关系到喀尔喀部的颜面。”
    成衮扎布道:“为儿子报仇就算了,你若想看我耍功夫, 我就下去跟小辈玩玩。”
    乌希哈“噗嗤”笑出声来,拿手肘撞他,“为老不尊。”
    “我老?”成衮扎布摸着刮干净胡子的下巴, “我明明比你这个外甥瞧着更年轻英俊。”
    场中, 壮汉扶起拉旺多尔济,帮着他拍打身上尘土, 一边问:“小兄弟,你今年多大了?很了不得啊,是我今天对手中最厉害的一个!”
    “十六,”拉旺多尔济撇嘴,“不还是输给你了。”
    “我都三十多了,若连你都赢不了,岂不是白比你多活那么多年!”壮汉“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