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2章
    最严格的审查机制,就是沈知微拿出雕版印刷的原因。
    沈知微接下来给闻桃大概说了一下哪些东西不能写,闻桃掏出小本子,用炭笔在上面写写画画,记录沈知微说得话。
    炭笔就是木炭裹着一层布,这个法子是闻桃从沈知微那里学来的,全天下估计就沈知微最爱用这种硬笔写字。
    比起毛笔还需要墨水,木炭可太方便了,就是写字很潦草,模糊不清,只能起到一个辅助记忆的作用。
    沈知微以为闻桃会反驳她几句,闻桃也是读书人,未来可能也会出书,她这也不许写,那也不许写,闻桃应该会不满。
    谁知闻桃非但没有不满,反倒很是赞同沈知微设下的条条框框。
    闻桃是觉得,如今雕版印刷刚刚降世,谁也不知道它有哪些弊端,大王能提前设下规矩,定然是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
    大王目光长远,非常人可比,她还是老老实实听大王的话吧。
    其实在真实的古代,很多东西也不许写,现代禁止的那些都是老生常谈的东西,古代和现代那是一脉相承。
    沈知微觉得自己说得很过分,实际上一点儿也不。
    而且有句俗话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明面上的禁止的,自然会在暗地里流传。
    因为闻桃全程都很配合,高兴的沈知微直接将新印出来的一批启蒙书籍全都送给闻桃了。
    这玩意沈知微想要多少有多少,前期也不打算销往外地,所以第一批给闻桃,完全是起到了一个做纪念的作用。
    可闻桃不觉得,闻桃认为,这个举动一定有深意。
    毕竟她只有一个人,算上刚来的琼玉小师妹,那也只有两个人,拿上百八十本一样的书,看都看不过来。
    联想到她推广简体字的任务,闻桃明白了,这是想让她将书都散出去,书本这东西,受众比较单一,那就是读书人,而在景昌读书人的圈子里,闻桃身为昶子的关门弟子,地位崇高,说话非常有用。
    于是闻桃转头就拿着这些书,去举办文会了。
    文会上,人来人往,大多数是在景昌的臣工,现在景昌读书的人里,没几个身上无官职的人了。
    在文会上,闻桃用各种小游戏,将书本奖励出去,还特意提及这书上是大王最近有意更换的雅言,日后所有景昌的书籍都要用这种文字撰写,以往的书籍也会一一翻译。
    有人疑惑,为何要换成这种字体,他们学过的各种文字语言数不胜数,为何不从已有的行列里选出一个?
    闻桃回答,是因为只有这种字体,用来印刷最为合适。
    她说着还拿了块石头,雕刻了“桃”字于其上,用印泥印在了自己的书本扉页一角,看着那方方正正的文字,众人恍然,原来如此。
    因为这个时代的文字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沈知微以为会出现的排斥,只出现在闻桃举办的文会上。
    闻桃一枚印章,就彻底解决了这点儿小小的排斥。
    沈知微事后听闻印章的故事后,有种莫名的即视感,总觉得这则小故事会编入后世教科书是怎么回事?
    然后一堆学生做阅读理解,要求写出印章在此事件中的作用。
    沈知微感觉有点儿好笑。
    景昌上下都沉浸在学习普通话和简体字的风潮中,汴地和景昌附近的庶民则开荒的开荒,建房的建房,好似已经过上了安稳的太平生活。
    外界诸侯们能称王的都称王了,见天子一直没有反应,剩下那些没称王的,也陆陆续续放出了要称王的风声。
    在冬日第一场雪落下时,周朝的土地彻底四分五裂,天子不再是天子,也成了诸侯王的一员。
    沈知微的身份实现了大跳水,而她完全不在乎,她认为这件事没有什么好在乎的,说得好像以前她身份高,就能一统天下一样。
    那时候诸侯是私底下不听她的话,现在不过是将私底下的情况,摆在了明面上。
    沈知微不在乎,妫央却很在乎,他日日去寻胡幼安说话,每一次都跟胡幼安说今天又有哪几个小诸侯国的国君称王了。
    然后他还会不定时给胡幼安念一念那些称王后的诸侯,是如何瞧不起天子,如何说那些贬低天子的话的。
    把胡幼安气得每日怒火高涨,天天拉着副将拉练,练得副将们以及她军营里的兵卒苦不堪言。
    直到冬日,气温骤降,大雪落下,有一些村落受了大灾,妫央忙活赈灾的事情,胡幼安耳边才清静下来。
    可耳边清静了,心怎么也静不了。
    胡幼安在泰晟养成了没事儿看看泰晟候墓地的习惯,现在到了永明,就没事儿看看永明塔。
    天色昏暗之时,永明塔反倒更清晰,整个塔身都散发着淡淡的荧光,是灰白世界里最亮的色彩。
    “将军还想去摘下那夜明珠吗?”
    丘小声同身边的女子说话。
    他身边的女子是最近被胡幼安调到身边来的副将,名为鸱尾。
    鸱尾今年二十出头,她的身形比之胡幼安要矮上些许,和丘差不多,只是她的腰膀更圆,一瞧就是个孔武有力的壮士。
    她从小吃的就比别人多,要不是在海边长大,能随便吃鱼虾,怕是会被饿死。
    鸱尾原本是在盐田那边做护卫,后来妫央领兵卒将盐田打下来后,发现了她这位奇人,便将她举荐到胡幼安身边做事。
    来到内陆后,水土不服病了一场,因此错过了攻占泰晟的功劳,后来凭借攻打永明城,立了大功,才有了到胡幼安身前当值的资格。
    胡幼安很欣赏她,鸱尾不光天生力气大,脑子也很好使,与她粗壮的外表不同,她心很细,做副将比丘做得更好。
    丘几次挑战鸱尾,都被鸱尾按在地上摩擦,现在他最服的人是胡幼安,其次便是鸱尾。
    鸱尾摇摇头,说道:“大王不喜夜明珠,将军不会去摘。”
    上次回景昌,胡幼安问过沈知微,沈知微直言不用了,就让那容易让人癌变的夜明珠在永明塔上放着吧,在开阔地界,辐射还没那么大,还能当免费的路灯。
    具体原因沈知微没说,不过沈知微对夜明灯的不喜,是直接摆在了明面上。
    胡幼安不会做让大王不高兴的事。
    “那将军这是……”
    丘话音未落,胡幼安开口了。
    “永明城外二百里,有一处小诸侯国,名为长柱国,鸱尾,打下长柱需要多少兵卒?”
    “回将军,五百即可!”
    第49章背刺寡人者,受上赏
    鸱尾话音刚落就听胡幼安一声道好!
    “好!那就命你领五百骑兵, 不日出发,进攻长柱国,那么一个小国家竟敢称王,大王宽厚仁慈, 他们可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胡幼安说出进攻命令后, 长舒一口气。
    这些日子一直压在她心头的浊气终于出了, 每日听妫央说那些诸侯王如何看不起大王,她都快要气死了。
    此刻她急需一个出气的途径, 要不是她为中郎将, 跟一个小国家动手太难看, 她都想亲自领兵前去。
    “鸱尾, 莫要让本将失望。”
    “鸱尾谨遵中郎将号令,定会亲手奉上那长柱国国君首级!”
    鸱尾半点也不怯战,将军让她去她就去, 对于战胜一个小国,她信心十足。
    旁边的丘一脸迷茫,发生了什么?怎么才说了两句话就确定要出征了?那他呢?有他的份儿吗?
    丘很想多问一句, 但是胡幼安全程没有提过他的名字, 想来此事与他无关。
    如果还有下一次出征的机会, 可能就轮到他了, 丘这样安慰自己。
    远在景昌的沈知微突然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
    旁边守着她的烟霞,吓了一跳, 赶忙为她披上厚重的大氅, 还带着些许热气的动物皮毛搭在身上,不消片刻就让沈知微出了一脑门儿的汗。
    “屋里烧得这样热,不披着也没事儿。”沈知微受不了,将大氅脱下, 放到一旁。
    烟霞微微皱眉,但她只是一个宫女,大王做下的决定她不能改变,哪怕只是事关一件衣裳。
    “窗前寒冷,大王还是进屋吧。”
    “这场初雪下得真大,不知是不是错觉,去年好像月余后才下了如此大的雪。”
    沈知微只当自己没听见劝告,她就是嫌屋里闷得慌,才站在窗前看雪。
    烟霞看大王没有在打喷嚏,只能不放心地吩咐人,去熬一碗姜汤送来,随后又同大王说道:“大王记得不错,今年似乎比去年还要再冷一些。”
    “不会是要小冰河了吧?”
    沈知微这句话说的又轻又快,烟霞没听见,疑惑地看向沈知微。
    沈知微也没解释,她仔细想了想,感觉不太像是小冰河时期,夏天的时候温度还是很高的,应该只是今年气候比较恶劣。
    冬日的寒冷来的太快,不知道明年会不会全年温度都比较低?
    会不会影响到粮食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