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2章
    没管你讨要全部物资,就算是比较友善了,别给脸不要脸啊。
    话肯定不会说得这么糙,大概内容就是这样。
    沈知微知道安国的反应后都震惊了,本来安国支援北国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出于两国友好,北国一直以来表现得也还算承情,割让了不少利益给安国,安国竟还来讨要利息!
    安渠就这么看着安王和北王撕破脸皮吗?
    沈知微一打听,原来最近天气转凉,安渠病得起不来榻了,他年纪大了,之前的伤伤了根底,估计过不了几年,就会随先安公而去。
    没了安渠坐镇,年轻的安王颇有点儿想干什么干什么的劲儿。
    关键是,安王的奇思妙想说过了安王室其他成员,北国现在病弱如猫,不似以往强大,夺了他们的城池,北国又能如何?
    有些人就是鼠目寸光,就是贪图眼前小利,没了安渠这个纵观天下的相国,安国以后怕是要一日不如一日。
    沈知微没有下场,就天天看戏,看安国跟北国折腾。
    如果北国不能抵抗住安国的入侵,将丢失的领土要回来,以后北国的边境可就热闹了,有先例在前,之前支援北国的诸侯国,还不都来收利息啊。
    北国显然也知道不能开这个先例,所以不管安国如何胡搅蛮缠,他们都不松口,就要安国将城池吐出来,任何放言,安国再不归还城池,就会跟安国开战。
    安王也不是吓大的,北国苦苦哀求,私下割让其他利益换回城池,安国还有可能松口,现在北国态度如此强硬,安王就不想松口了,他还非要这城池不可了。
    于是在大冬天的,两国就打起来了。
    冬日行兵多有妨碍,尤其是北国境内,说句冰天雪地也不为过,安国国土面积大,靠南的兵卒可能从未经历过如此寒冷的冬天。
    所以两国交战,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北国军队的优势就越大。
    只是北国此前就输了一大场,还没恢复好,没有什么后劲,打到后头,其他国家如同鬣狗一样,跟着安国就咬上来了,北国无力反抗,节节败退。
    其余诸侯王之所以都和安国联手,不是安国有多大的面子,人缘有多好,而是之前那则谶言的作用。
    北国半死不活的时候,活着比死了好,北国要死的时候,那就最好彻底死!
    沈知微冷眼瞧着这场大混战,坐山观虎斗,没事儿就让妫央去挑拨一番,给这场战斗拱拱火。
    于是北国就发现,这次不管他们如何挣扎,诸侯国都不松口,就算北国抬出景昌威胁,让其他诸侯王冷静一下,诸侯王们也不予理会。
    一副非要将北国给弄灭国的架势。
    北王越想不明白,他干了什么,成为诸侯王眼中的公敌了?
    不懂,但又不甘心就这么死,北王开始奋起反抗,利用地势便利以及即将亡国的军队血性,硬是抗住了诸侯王们一轮接一轮的攻击。
    有的小诸侯王撑不住先走了,然后被大诸侯王顺手灭了,成了大国的一部分,有的小诸侯王就直接被北国给干倒了,地盘不知道过后会便宜了谁。
    大诸侯王们则咬牙死撑,既然已经开战,不看着北国灭国,他们哪能甘心!
    此刻,诸侯王们空前一致的团结。
    第75章天凉了,北国该被灭了……
    外头已经打得不知天地为何物了。
    景昌城内一片祥和, 大家甚至开始布置起来,准备过新年。
    年节算不上何等重要,但是除夕非常重要,那天晚上要祭祀先祖, 祈求神灵眷顾, 还要举办各种驱邪仪式, 来驱除人们身上一年带有的邪气。
    反正是非常热闹的节日,也很重要。
    景昌城内挂起了各式各样的灯笼, 等新年过后, 就会有为期十五天的灯会, 一直热闹到正月十五, 才会彻底消停下来。
    这是近两年新添的热闹,以往没有,只因以往没有合适的纸来糊灯笼, 别的材料透光性不好,而且也没有多余的灯芯。
    沈知微是叫百工坊研制了一些蜡,这些蜡是白蜡虫在树上分泌而得, 比较稀有, 但总比油灯要强, 每个灯笼里放一点点, 燃个三五夜也就行了,主要是灯会能带动消费, 经济价值很高, 这点儿蜡的消耗能被完全覆盖。
    沈知微穿上贵族家女娘的服装,带着十几个奴仆侍卫在街上玩,这个阵仗一点儿都不突出,一条街上不知道有多少人和她一样。
    要是穿庶民的衣服, 她皮白肉嫩,一看就不是干惯了活儿的模样,容易穿帮,所以只能穿贵族服饰,而贵族出行没十几个人围着,是很危险的。
    仇富的人不是只有现代才有,活不下去反社会了的人更不是只有现代才有,眼下更多,不然游侠等群体的名声怎么会那么差,只因他们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真的做全了违法之事。
    玩够了,沈知微找了一家酒楼歇一歇,进去一楼已经人满为患,好在上头两层还有单独的包厢,沈知微要了一间,带着随身的宫女侍卫上了楼,其余人则带着东西,暂且往回送,等一会儿再来接她回王宫。
    坐了没一会儿,就有人来敲门了。
    烟霞打开门,门外站着闻桃和她师妹琼玉。
    琼玉年后就要赶往永明,师姐妹俩正好有空,就出来一起逛一逛,身后也跟了不少人。
    在街上的时候,两人就看见沈知微了,既然已经遇到,总得来打个招呼。
    沈知微没撵两人走,而是让她们进屋来歇一歇。
    “今夜商业街格外热闹,酒楼的包厢也不剩几间,正好一会儿我就走了,这间留给你们姐妹歇脚便是。”
    大王有言,推脱就不好了,两人应了一声,乖乖进屋来坐。
    三人私底下其实没什么私交,沈知微一直在宫里,陪她时间最多的其实是宫人们,她和烟霞关系更好一点儿,有时候也会说一些八卦闲话,而闻桃琼玉,她们就是沈知微的下属,每次见面都是在聊朝堂上的正事。
    私底下的交流基本为零。
    不过大家也共事多年了,尤其闻桃,算是沈知微来到这个世界后最先接触的那一批人,对沈知微来说,意义不太一样。
    所以现在坐在这儿,沈知微也愿意跟闻桃聊聊家常。
    先说了说闻劭的事情,自打闻劭辞官归乡,沈知微就没听过这老头的消息了,只听说闻劭是回闻家族地教书,沈知微感叹老头教书水平挺高,以后闻家又能有一批她可以割的小韭菜来了。
    闻桃说闻劭一切都好,身体康健,力壮如牛,还在闻家族地推广沈知微之前养猪的法子,今年还杀了年猪,他亲自主持杀猪仪式,将猪头供奉给祖先,希望祖先能庇佑大周风调雨顺,万民无恙。
    沈知微听到这儿,表情变得有些奇怪。
    闻劭亲自主持杀猪仪式吗?那真的很接地气了,那老头不会被猪拱飞吧?
    听说闻劭还能祭祀先祖,沈知微心道这是没什么大事。
    “养豚之法理应推广至各地,只是予的方法并不适合粮食不足的地方,可千万不要强迫庶民养豚啊。”
    沈知微像是随口一说,闻桃立马严肃神情,表示闻家绝不会做强迫庶民的事情。
    有些贵族觉得养牛羊猪等动物太脏了,就会强迫租赁贵族地的庶民代养,会给一定的粮食,但总体来说,还是庶民自己掏得多,庶民又得费时又得出力,最后养得好没什么奖励,养得差,全是庶民的问题。
    贵族想要找庶民的麻烦,只需一个不讲理的借口即可,沈知微不想看看见自己的养豚之法,成为压迫底层的借口之一。
    聊着聊着,话题又从家长里短,转到了天下大势上。
    没办法,跟工作上的同事真没什么家长里短好聊的,无论是沈知微还是闻桃,成天都将大部分心力扑在工作上,家里那些事情,她们平日里听都嫌烦,非工作状态下只想休息。
    而且她们年纪都不是特别大,没那么多家长里短的事情要聊,与其尬聊,还不如探讨大家都熟悉的领域,这样一来,在旁边当背景板的琼玉也能说上两句话。
    “现在北国的战事暂时停下了,等年后肯定还会接着打,大王觉得,我们的人什么时候入场比较好?”
    这个话题之前闻桃和沈知微提过,沈知微说等后期看看,现在就算是后期了。
    就算再怎么上头打架,诸侯王们也不会错过春耕的日子,所以这场大战注定会在春耕之前结束。
    “永明距离奉宝近一些,琼玉觉得,何时动手合适?”
    胡幼安还在永明附近驻扎,要动手也是她领人出征。
    北国的奉宝城比较偏南一些,算直线距离,还真是永明比较近,景昌反倒是远一些了。
    琼玉没想到自己还有资格开口说话,她愣了楞,随后很快反应过来,组织好了语言,做出了时机上的判断。
    “依下臣之见,中郎将理应在十五之后立刻动兵,前往北国,以此前攻占的十城为根基,向外侵蚀北地,若是顺利,或可在春耕之前攻下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