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4章
    沈知微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大半夜爬起来写育儿心经,就是现代刷到的很多育儿语录,记起什么写什么。
    这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行为很不好,沈知微很快就得到了属于她的报应,那就是记混了。
    上一条写要跟孩子做朋友,不能无故打骂孩子,要做情绪稳定的家长。
    下一条就写了,孩子都很聪明,天生知道谁会更纵容它,如果对孩子太好,就会让孩子蹬鼻子上脸,必须要在孩子面前保持家长的威严,才能更好的管理如同野猴子一样的孩子,不能做太懦弱的家长。
    看着这两条,沈知微直接陷入了沉思。
    黑夜里,烛火闪烁,她心也开始摇摆不定。
    怎么养孩子好像比治理国家还难?不确定,再看两眼。
    不管看几眼,难还是难。
    最后沈知微将手里的毛笔一摔,爬回床上睡觉了,梦里她站在大街上,她那干净可爱的女儿躺在地上嗷嗷喊,要糖吃。
    浑然不顾自己一口小牙上的虫洞。
    仗着以后换牙就这么折腾是吧!
    来来往往的行人用奇怪的眼神看着她,有的还掏出手机来拍摄,沈知微都能想到这些人将视频传到网上后会起什么标题。
    《谁懂啊,原生家庭的痛!》
    《奉劝一些家长,太穷就不要生孩子》
    《童年时吃不到的糖,成了我毕生难以达成的梦》
    硬了,拳头硬了。
    第86章大王爱民如子,如圣人在……
    因为做了一晚上噩梦, 第二天沈知微的精神状况并不是很好。
    好吧,平时也没好到哪儿去。
    下完雪之后,外头格外的冷,沈知微问了烟霞外头情况如何, 烟霞说景昌附近下了大雪, 外头还不知道, 目前没有灾情的消息传来。
    沈知微松了口气,这样看来, 至少景昌附近是安全的, 百姓不会因为这场大雪受难。
    随之就是开始担心北地, 去年和前年, 北地都有不少地方受灾了,只不过那个时候北地还在北王手里,受灾也不归她管, 现在北地大部分已经归属景昌,真要是有个什么事情,她必须得出面管一管。
    “话说, 那些大大小小国家的联军是不是都在北地?去年他们没备全防寒物资, 景昌还送了些药材给他们, 今年他们也不知道做没做准备, 应该是做好准备了吧,总不能就冻着那些兵卒。”
    沈知微去年和那些小国家算是同盟, 所以看见那群人被冻得够呛, 便就松口,给了一些物资援助,今年没有景昌相助,沈知微希望诸侯王们能做个人, 别逼着自己的子民到战场上去拼命的同时,吝啬的连一身保暖的衣裳都不给。
    烟霞还真不清楚战场上这些事情,只不过她在宫里生活多年,之前还伺候过先王,对于一般的贵族是什么德行,她心里清楚的很。
    所以听了大王的话后,烟霞低头时,眼中满是厌恶。
    那群诸侯王就是会冻着兵卒,兵卒在诸侯王眼中就是消耗品,和庶民们一样,是他们口中的“贱民”,他们才不会在意。
    普天之下,只有大王是真的爱民如子,那些诸侯王眼中都只有他们自己的富贵,也只想保证自身能永享荣华富贵。
    烟霞打心底里厌恶那些诸侯王,她恨不得那些诸侯王统统消失,恨不得明日,大周收复失土,重新一统天下。
    沈知微能感受到烟霞对诸侯王的厌恶,又或者说是对无能统治阶级的厌恶,要是她和烟霞一样,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她不光厌恶,她还会想尽办法送那些家伙下地狱,死一个够本,死两个赚了。
    沈知微喜欢这种厌恶,这是敢于反抗的血性,也是沈知微愿意将烟霞放在身边的原因。
    如果身边一直放着一个被驯化到骨子里的奴隶,沈知微会很头疼,她可不想被这个时代同化。
    而被沈知微担心的联军兵卒们,此刻正在寒风之下,凑在一起瑟瑟发抖,他们的嘴唇被冻得泛出青紫色,手上裹着一层层烂布,以防皮肉与手中的兵器粘连,同时也能防止血液溅上去滑手。
    他们身上的衣服很薄,甚至有的是一层又一层的薄衣裹起来的,那些衣服并不合身,还有许多破口与血污,一看就知道来历。
    现在还没到北地最冷的时候,他们都很清楚。
    因为曾经他们都是北国的兵,最是了解北地的气候。
    他们想退,他们不想再打了,尤其是和装备精良,身上穿着皮衣的对手打,去年他们已经被那群人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今年再打,简直是自取其辱。
    可他们没法退后,退后等待他们的是死亡,是对还活着的亲人的连累。
    最底层的兵卒过得苦,鸱尾是知道的,景昌现在富裕了,底层人的生活也没好到哪儿去。
    可是在战场上,兵卒还那么苦,就有点儿过分了吧?鸱尾真想问问安王,人家可是为了你在打仗,你给人点儿东西御寒,让人吃个饱饭,很难吗?
    实际上确实很难,因为连年征战,不管是哪个国家,国库都很空,如果赢了,能从另一个国家捞补偿还好说,就怕打下来的新地盘同样穷得叮当响。
    以前这种情况还比较少见,这两天多了起来,大家都穷了不少。
    鸱尾有些不忍心地侧了侧头,不想再盯着敌方军营里的惨状看了。
    此刻她身披雪白的皮衣,和亲卫们一起站在落了雪的树林之中。
    她的亲卫们也都穿着雪白的衣裳,尽量和雪地的颜色融为一体,不至于暴露行踪。
    现在她们都在外面,属于侦查行为,之所以鸱尾会亲自跑出来,是因为她收到了来自景昌的消息,不日胡幼安便会带着学生们赶到边关作战。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鸱尾一想到会有一大堆从未上过战场的学生过来,就心生不安,干脆跑出来看看未来的敌人们。
    然后就看到了堪称惨烈的景象,她未来的敌人们现在过的真惨,想想去年,北国即将灭亡的时候,这些曾经北国的兵卒都没有过的现在这般惨淡。
    安王等诸侯王,真是罪孽深重。
    “回吧,也没什么好看的,怪不得将军说这是练兵。”鸱尾最后看了一眼那些被冻的动不了的士兵,带着亲卫们转身离开了。
    鸱尾回去后心情一直很沉重,她不明白,为国作战的兵卒,即便不能如贵族一般享受人上人的生活,那也不应该被这般作践,难道就是因为这些人曾经是北国的兵卒,所以安国等诸侯国的君王,就完全不顾这些人的死活吗?
    鸱尾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大王,对待俘虏,战败国的子民与兵卒,大王的手段也并不温柔,可是大王从来没有不把这些人当人过。
    战败国的子民也是大王的子民,战败国的兵卒,一旦重新加入军队,所享受的待遇与其他兵卒并无两样,面对恶劣的天气,大王选择尽可能的为将士们提供御寒物资,还会提供许多粮草,不计成本的投入。
    与之相对应的是大王对待贵族的手段,尤其是对待王室,几乎都秉持着赶尽杀绝的心。
    战败国的王室成员没有一个活下来的,那些贵族如果心向旧主,也逃不过一个家破人亡的结局。
    鸱尾从大王的举动中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但因为从来没有接触过类似的事情,所以十分迟钝,即便现在有了一丝感触,依旧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是现实。
    或许只是她的一厢情愿。
    怎么可能会有一个真正爱民如子,将子民视作最重要存在的大王?
    这样的王从来都只存在于圣人的典籍中,存在于民众的幻想里。
    在冬天最冷的日子里,胡幼安带着她的学生到了边疆,说是边疆,其实原本是北国的城池,对面也是北国原本的城池,两城之间并无天险可守。
    而且两国之间的交通十分便利,大路修得宽阔,还都地处平原地区,举目望去,一望无际的田野,铁蹄踏在田野之上,可以放肆纵马。
    这场战争被胡幼安定义为练兵,开始的时候,确实没几个人在乎,哪怕是那些命令士兵进攻的诸侯王,他们也没当回事,只想着能消耗一些是一些。
    北国苦寒,他们也不富裕,因此就想着能借助战争消耗景昌的兵的同时,还能让那些早就该死去的北国的士兵也跟着一起消耗光。
    这样他们明年就不用养着这些兵了,毕竟原本都是北国的兵卒,他们用着不放心,杀了又觉得可惜,就让这些兵在死前为诸侯王贡献出最后一点儿力量,也算是他们死得其所。
    而鸱尾则是真的很不忍,虽说慈不掌兵,但是看到那些兵卒的惨状,难免会念及自身,产生一种兔死狐悲之感,叫人心里酸涩难忍。
    因此每次打完后,鸱尾都会尽量收一些俘虏回来,反正景昌到处都缺人,战场上同样缺人,哪怕这些俘虏不能直接上战场,也能在后头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去修城墙,这些曾经在战场上历练过的老兵,也能比普通庶民的力气更大,经验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