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7章
    那些战败的王室看见在这一幕时都气得心肝疼,他们在位的时候,如何要求那些官员,那些官员都不听,现在那些官员失去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成为周天子手底下不起眼的小官,结果他们比被驯服的羊还听话。
    前后对比简直气煞人也。
    有的硬生生跟前臣子吵起来,两边像是积怨已久,互相看不顺眼的夫妻在打离婚一样,你掀我老底,我给你挖坑,吵得那叫个热火朝天,甚至有的臣子靠着自己三寸不烂之舌,将自己曾经的君主气吐血了!
    文臣的嘴皮子是真厉害,跟大臣吵起来的君主也是脑子有坑,自己臣子有几分本事,自己不知道吗?吵半天没吵赢,还被气吐血,成了流言里最佳主角,真是丢人丢到全天下面前了。
    沈知微觉得那位诸侯王最后被气吐血,可能也有丢人的原因,发现自己和臣子吵架被一堆人围观,最后在所有人的目光中一败涂地,光是羞耻心爆炸也够他吃一壶,更不要说流言蜚语的满格真伤。
    之前安公寿和北王都饱受流言蜚语的困扰,这两人可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沈知微视那些小矛盾为争霸路上的风景线,没事儿就停下来看两眼,调节一下心情。
    她过得舒服,其他诸侯王过得可都是水深火热,或许这些诸侯王和历史上被秦朝一统时的大王们很有共同语言,他们都能感觉到灭亡正一步步朝自己走来,而无论他们如何挣扎,都没法阻止那一天的到来。
    转眼又是一度春秋,年底了,沈知微心血来潮在宫中大摆宴席,将她在景昌的心腹大臣们全都叫来了。
    这一年变化很大,虽然席上还是熟悉的面孔,但更多的是陌生的面孔。
    之前周王室留下来的老臣,已经寥寥无几,除了一些是查出来通敌叛国的两头吃外,还有不少是自己请辞回乡了。
    和闻劭一样,这些老臣的离开并不是真的身体不好,而是为了给族中年轻的孩子腾地方。
    他们不走,自己的孩子就永远无法获得大王的青睐,在自己和孩子的前途之间,他们不约而同选择了孩子。
    除非是孩子真不争气的,不过好在这个年代的贵族什么都不多,就是孩子和钱多,一堆孩子里总能挑出来几个能扛事的,只要有一个能扶摇直上,对于家族来说,就是一个更光辉灿烂的未来。
    除了贵族外,席上还多了不少寒门的身影,甚至还有庶民出身的官员。
    还有一点,原本在朝堂上很少得见的女子,如今也占据三分之一了。
    文臣这边比武将那边的女子要多,而且文臣这边的女官,多是贵族出身,武将那边则多为庶民甚至奴隶出身。
    沈知微对此现象的出现早有准备,人的本质是人,女子有野心,当然也会有上下尊卑的阶级。
    第89章攀登科技树,一统天下倒……
    宫中设宴, 共度佳节,这种习俗其实早就有了,只不过没有定下来规矩。
    以往过节的时候,会提前几日设宴, 反正除夕当天设宴的事情比较少, 今天算是开天辟地头一回了。
    第一回在王宫之中与大王一同守岁, 众臣及家眷们都很兴奋,他们有的还将家里的孩子带入宫中, 一同凑个热闹。
    这是沈知微特意叮嘱的, 到了年底, 孩子一岁多, 已经看不出大小了,所以宴席刚开始,沈知微就抱着朝阳一起入席, 有王姬在,其余大臣带着孩子也就不显突兀。
    一群人说说笑笑,彼此之间似乎感情都不错, 连昔日在朝堂上会吵得脸红脖子粗的朝臣, 今日见面, 脸上也多了几分笑意, 可谓是君臣和乐的佳景。
    因为现在也没有高高在上统一天下的皇帝,所以君臣之间的关系远没有后世那么明显的上下尊卑。
    沈知微有种预感, 这种情况, 也就还剩下三五年了,等她称帝之后,改换天地,君臣便会有很明显的区别。
    中央集权的统治固然能保江山稳固, 却也失了几分人情的温度,可这是必要的路,就像是富贵贫贱之间的差距,永远不可能消除。
    过了除夕就是年,守岁到深夜,第二天还要早起祭祖,无论是沈知微还是宿在了宫中的大臣,第二天一早精神都不是很好,勉强祭完祖,就各自回家躺着去了。
    沈知微在这儿已经过了好几个年了,依旧没法习惯大年初一大早上祭祖的规矩,还不如现代早上串门拜年呢,祭祖的时候烟熏火燎,一群人围着鼎,还有人跳大神,吵吵闹闹,睡眠不足导致头嗡嗡的疼,吵闹一早上,就更疼了。
    不过除夕的晚宴还是挺让人高兴的,沈知微也不是个离群索居的人,她有时候挺喜欢热闹。
    等以后她登基为帝,就顺便将这些破规矩全都改一改。
    沈知微初一补完觉醒来后,脑子里只剩下这一个想法了。
    天下诸侯王估计都想不到,一统天下之后,皇帝只想初一能睡会儿懒觉。
    过年休息了几天,之后又开始繁忙的工作,因为目前景昌手底下的地盘又扩大了一圈,导致好不容易富裕起来的人手,再次宣告不足,沈知微都开始忙活起来了,她有时候闲下来一向,发现假怀孕那一年竟然是她来到这个世界后,过得最轻松愉快的一年。
    皇帝也不是那么好当的,真不知道历史上那位几十年不上朝的皇帝,究竟是怎么做到的,沈知微也好想这么干!
    可惜都只能想一想,现实是依旧要低头干活,今年沈知微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灭掉剩余最强大的四个国家里的俩。
    这样五年之内肯定能实现最终目标,沈知微在心里暗戳戳给自己定了个五年计划。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刚开年,安国就又出了件事,进一步消耗了安国的国力,同时也点燃了景昌和安国之间的战火。
    那就是安王被人刺杀,刺客都混进宫里去了。
    在宴席之上,一群贵族和安王一起吃吃喝喝的时候,突然冒出来个刺客,若不是安王有点儿本事,估计会血溅当场。
    就算安王奋力躲闪,安王的护卫们纷纷抵抗,也没能避免安王受伤,安王直接躺在床上养伤去了,而他的手下们则开始疯狂查刺客的踪迹。
    原本沈知微听到这个消息,就权当是在看八卦,她又没派刺客去刺杀安王,她甚至都没养过刺客,最多是让妫央养了个“营销号”团队,没事儿玩玩舆论战。
    虽说刺客这个职业很古老,刺杀也是一件十分方便的事情解决方式,但是沈知微不屑于使用这种手段,她能正面解决那群家伙,没必要多费心在其他事情上。
    结果安国查来查去,最后竟然查到了沈知微头上,说那刺客是景昌派来的,而且还有人证物证。
    沈知微知道之后简直给气乐了。
    “这安王若是没那个本事查案子,就干脆重金将刑部尚书请过去,让刑部尚书帮忙查,查不清案子还污蔑别人,安王被刺客踢了脑袋了吧?”
    沈知微直接开喷,烟霞在一旁听着,忍俊不禁。
    “大王说得极是,安王手底下真是一帮废物,守卫大王的事情做不好,查案子也查不好。”
    烟霞对于这件事的结果也颇为无语,谁知道这口黑锅会甩到她们头上。
    “安王这次丢了这么大的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估计会派人来问。”沈知微和安王也算是打过好几回交道了,其人那暴戾的性子,沈知微领教过好几次,毕竟没几次但凡安王性子平和一点儿,都不至于吃那么大亏,“予懒得和安国的人虚与委蛇,干脆一步到位吧,通知胡幼安,准备攻安!”
    烟霞没想到是这个一步到位,不过想想也是,这事儿到最后多半也是打起来,刺客这事儿不好说,景昌又不可能给安国什么交代,两边说不到一块去,最后一样要打,不如一开始就打,省得白费口舌。
    于是在其他国家都没反应过来,甚至安国自己内部还在吵到底要不要派使臣去景昌问罪的时候,景昌已经陈兵边境,随时要开战了。
    安国见此,立马有大臣发檄文,将派遣刺客的罪名给沈知微坐实,同时质问沈知微怎么能恶人先动手?
    沈知微对此就是啊对对对,你说得都对,还有什么要说的吗?没有的话,开战吧。
    自证清白是很没必要的事情,最后的历史由赢家书写,在这个史家还没冒头的年代,她想怎么记史怎么记。
    沈知微没有颠倒黑白,都算她个人素质高。
    敌方的檄文送来,不好真来一句啊对对对,闻桃再次上阵,发挥了她那惊天绝地的超绝文采,书写了一篇旷世奇文,仔细一看,内容还是骂安王的。
    安王获得了和他爹一样的待遇,这怎么不算是一种父子传承呢?
    希望他能和他爹一样,被活活气死。
    无奈安王年轻,身体还不错,刺客都没能要了他的命,闻桃的骂人赋显然也不可能要了他的命,这真的是太可惜了。
    沈知微在心里暗暗惋惜了一下,随后便开始又进入每天工作等军报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