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3章
    天还黑着,奚骄已然走在去八部分馆的路上,火把照路,如同他灼灼雄心。原本他还寻思怎么和尉女郎再比试一回,赢了她以后他便能舒心离开平城。心想事成啊,朝廷又发布了学令,他一定要在季考中压住她名次!
    当然,今天的月考他同样重视。
    西一坊的崔学馆。
    几乎每个学舍里都亮着烛,昨晚不少学童彻夜熬学,只为了省来回奔波的时间。
    训义学舍的郭夫子来得早,询问馆奴:“前两回联考,学生们也这样好学么?”
    “回夫子,前两次没有。”
    “嗯。”明白了,看来有聪明的,猜到泄露的“全都考”是真要全都考。
    东四坊。
    尉窈只让阿母送到街上,赵芷觉得道还黑,本想坚持再送送女儿,放眼间看见带着几名壮仆的尉三。
    “师母。”尉茂下马,规规矩矩行礼,“昨天收到师母缝制的寒鞋,茂不知如何感激,就早早去永宁寺排队买了些早食,正要送去池杨巷。”
    “你这孩子太客气。”赵芷轻拍一下尉茂手臂。
    尉茂原地旋转半圈,天哪!像被砸了一锤!!
    一定是针尖心眼的尉窈给她阿母告状了,哼,早知道不给她也买一份了。
    女儿有同门同行,赵芷就提着食盒放心回去了。
    时间来得及,尉窈、尉茂沉默步行,马蹄嗒嗒,在安静的街面显得格外响,每声恰敲在尉茂的心跳上。
    第46章 二月联考开始
    烛火盈盈,仿佛含苞待放的情苗。
    学舍里,尉窈向后坐,就着尉茂的两盏烛,二人进行考前最后的温习。知识和天地一样厚重,比神佛更加仁慈,只要肯学,知识就会变成鳞鳞铠甲慷慨回赠。
    尉茂渐渐收了杂乱心思,和尉窈一样专心致志。
    外院通往诗经一舍的小道上,曲融跑得气喘吁吁,昨天下半夜他才睡着,想好怎么骂回尉窈了,所以他得第一个来……
    呜——完了!毒嘴子尉窈跟茂公子又和好了。
    天色亮,卯时,路上学童身影渐多,远比平常的这个时候多。
    卯时一刻,尉族小学各课业各学舍的孩子们竟都到齐了。
    诗经一舍,段夫子至。又半刻后,窃窃私语、低声的念诵全都消失,气氛在这一刻骤然紧张。
    卯时二刻,主监考薛夫子来了,比前两次联考到的时间早这么多!而且薛夫子还带了两名大学弟子,其中头戴平巾帻的叫薛匿瑕,束发插簪的叫尉道子,二学子手中各捧三个卷轴。
    是考题吧?
    馆奴随后进来发放纸张,学童们自觉清理书案,只留下笔墨砚。
    薛匿瑕坐在薛夫子左侧后边,尉道子坐在段夫子右侧后边。薛夫子环顾待考学童,说道:“你们当中或许有人听说了泄题事件,偷题顽童看到的考题,确为今天的联考题目……全都考!”
    尉景怎能不激动,学渣就要奋起啦!他左掌捂到鼻子上打掩护,嘴巴笑得合不上。
    薛夫子严厉之声继续:“诸弟子需知,朝廷发布的种种学令,非故意难为你等!考试是检验平时所学的最有利办法,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帮你们找到不足,激励你等上进。还要告诉你们的是,本月考题非但不会因泄题而取消,以后还会作为常考形式!”
    “现在讲考试规则。仍跟往常一样分为三场小试,着重考你们的听题辩题能力,及诗句背诵基础。每场考试时长均为半个时辰,每考核前,先听仔细我讲述的答题规则,以免道道答错。”
    “时间差不多了,现在讲第一轮试题怎么答。”
    “首先,由我说‘出题’二字,是为提醒你等立即凝神听题。”
    “而后,由你们的薛师兄薛匿瑕先念一句诗,你们听清楚后,写出这句诗的下一句。比方说你们才学的《扬之水》,如果题目诗句是‘不流束薪’,你们则写‘彼其之子’。只写一句即可,勿要多写。”
    相同时刻,别处学馆的主监考也在陈述一样的话。
    奚骄内心提前挥舞胜仗战旗,他猜中了!“全都考”不是幌子,是真真正正的联考题目!
    崔学馆的学子们则在庆幸中各自夹杂不安,考前蒙题很正常,可这次的蒙题不一样,是借助了某位帝室子偷题行为后的蒙题,如此算作弊吗?
    崔致心里尤其不得劲,他自拟的几十诗句在训义学舍里传阅来回,不可能和联考的诗题完全不重复,事后若追究他行为,会不会比某位帝室子的错还严重?
    训义学舍隔壁的善义学舍里。
    元珩看着主监考的嘴巴张张合合,他开始走神,回想他偷考题当时的情景,他打开那个木盒,里面有个卷轴,写着“本月考题”四个字,他打开,里面的字化成巴掌“啪啪”打他满脸。
    他一哆嗦,回神,夫子刚好讲完第一轮的答题规则。
    尉族学馆。
    薛夫子继续在说:“你们的尉师兄尉道子,会紧随其后念另一句诗题,诸弟子需写出这句诗的上一句!注意,是上一句!仍以《扬之水》举例,题目诗句是‘不流束薪’,你们则写‘扬之水’。”
    “薛匿瑕和尉道子念题的隔隙并非固定,将逐渐缩短。每组题之间也将如此!这就需要你们视自身能力,选择把一组听完后一起答,或者分别答。”
    “不管选哪种答题方法,你们都得注意听我的‘出题’提醒。因为阅卷时将以‘组’批改,答对半组题不算成绩。比方我提醒‘出题’二字时,你们前组题没有答完,就得立即决定放弃前组题,或放弃新的一组题。”
    “以上是第一轮小试的全部规则。还有半刻到卯时半,谁有疑问现在举手问,过后再出声的,按扰乱考场纪律驱逐。”
    学童们眼中原本就不多的智慧,在一句句规则中减龄,减龄,减龄……听到现在,像一只只惊悚的小鹌鹑。
    武继颤颤巍巍举手:“夫子,我一句都没懂,能再讲一遍吗?”
    段夫子咳一声,总结说:“薛学子念的诗,你们要答的是下一句。尉学子念的诗,你们要答的,是上一句。一下、一上,记住,一下,一上。听清题最重要,一道答不出来不要紧,莫纠结,认真听之后的题,说不定有能答出来的。还要注意听薛夫子喊的‘出题’提醒,他一喊‘出题’,不管你在写什么,都暂时放下,认真听。”
    薛夫子点头:“还有不明白的么?”
    要说谁最明白,肯定是尉窈。她预感“全都考”不会因泄题而撤消,但是没料到考法略过了让学童适应的阶段,直接跨到半易半难阶段,想来是偷题行为惹怒了脾气刚毅的柳夫子。
    关键这是今天的第一轮考法。还有两轮呢!
    “嗒——”
    是刻漏滴下的水珠。
    薛匿瑕,尉道子各开启第一卷 试题。
    “嗒——”又一滴计时水珠。
    卯时半到。
    段夫子把攒起来的中气一语呵出:“都愣着干什么,准备书写!”
    薛夫子:“出题——”
    薛匿瑕口齿清晰,一字一顿念:“不流束薪。”
    这是刚才举的例题!
    太好了,这道题诗经一舍十五名学童全部答对:“彼其之子。”
    十息相隔,坐在最右边的尉道子大声念:“不流束薪。”
    学童们又松口气,还是例题,纷纷写下正确答案:“扬之水。”
    全平城只有元珩因为没听全规则,纳闷地重写了一遍“彼其之子”。
    寂静,十息。
    薛夫子:“出题——”
    薛匿瑕干脆利落三个字吐出:“左执簧。”
    哎哟太好了,学童里开始有一边写一边喜笑颜开的。
    第47章 一题更难一题
    因为此题是前两天才学的《君子阳阳》里的,答案为“右招我由房”,字虽然多点,可笔划少呀。
    十息足够足够的。
    都写完了,学童们目光殷切盼向最右边的尉道子:师兄师兄,快读下个题吧,你看,我们都写完喽。
    尉道子面含笑:“右招我由敖。”
    嘻嘻,连尉景、武继等学渣都乐得龇起大牙,因为这句诗还是出自《君子阳阳》!
    嗯……武继旋即撅嘴。答案“我为翿”的“翿”字,他只会写右半边,左半边那一堆具体是啥笔划咧?
    不等他犹豫蒙笔划还是画圈替字,就听见薛夫子又一次“出题”提醒。
    “题”字音落,薛匿瑕立即跟上:“美孟弋矣。”
    此题出现了跳跃,让思路还在《国风》篇里沾沾自喜的学童们纷纷慌乱。
    武继最惨!仓促间他听见的是“没么意义”,他是不好学,非蠢傻,他笃定诗经里绝对没有“没么意义”这句。呜……怎么办?阅卷是一组题一组题的算成绩啊。
    罢了!他继续寻思“翿”字是咋写的。别说,这样一来时间重新觉得宽松了。
    薛夫子、段夫子都格外注意尉窈,见她在“弋”音一出就落笔,皆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