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窈:“猜对了。令史把这几箱交给我整理,你看这两册上面记载的,原文出自《周易》里的一段,这册一直收藏在宫中典籍库,你手上拿的这册是裴氏的献书,你只看郑玄做的注解部分,是不是有不一样的内容?”
元茂神色慎重了:“真是如此!哪个对、哪个有误?”
尉窈:“不好说。令史交待了,发现这种情况,我除了把书册挑出来,做标记,还得把内容记录下来,按类整理分箱存放。所以啊茂同门,今晚我不回家了,你别等我下值。”
元茂:“你不回,我也不回。”
夜里宫廷禁卫严,宫门重重落锁,他留在宫里也见不着尉窈,可是知道心悦之人只隔着几重墙,同样满足幸福。
秘书省有公膳,元茂吃完后,尉窈送他,二人看见若干官员簇拥着一位二品重臣过来,此官体格高大,威武逸气。
元茂认识对方,先悄声告诉尉窈:“是尚书令。”
然后二人避道揖礼。
尚书令王肃都走过去了,停步看一眼元茂,问的却是尉窈:“校书郎尉窈?”
尉窈回“是”,心里瞬间转了百个念头!阿母听从任城王命令把王尚书抓进廷尉狱,虽说阿母紧接着告知太尉放出了对方,可王尚书未必领情。
她得小心对方将问她什么!
“我路过劝学里时,听到儒生的议论,你在文雅精舍传授《方言》?”王肃问。
“是。”
“我存有百卷《方言》笔记,改日叫人送至文雅精舍。”
尉窈大喜!
“下官替我师、替同门谢尚书令赠书!”
王肃点下头,带着众官去典籍库。
群官走远后,元茂说道:“去年王尚书几次向陛下奏请恢复李彪的官职,陛下厌恶李彪,就跟我们这些近侍说起王尚书的为人,说王尚书是有功劳,然而颇自负,不稳重,常常被人吹捧后自夸,还喜好施恩。陛下又说,王尚书很少真诚地推许、提携别人,几次破例为李彪求情,一定是李彪说了不知多少攀附王尚书的夸赞之言,就和李彪当初攀附李冲一样。”
最后,李冲被李彪背叛,憋屈气死。
尉窈:“你放心,我会提防,也会告诉我父母。世上没有白得的利,他人的提携,未必是我想要的,他想要的回报,也未必是我愿意给的。”
元茂的本意,是提醒尉窈别太欣喜王肃赠给精舍的百卷笔记,得有防人之心,他没想到她思考得更深。
他可真喜欢她谨慎又勇敢的样子啊!
尉窈没有白提防,两天后,皇帝下令,命尚书令王肃尚陈留长公主元贞君,赐钱二十万,丝帛三千匹。
元贞君进宫谢恩,说完谢恩的话以后,把话题改到殿门口值守的赵芷身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洛阳城里都在传,说《木兰诗》里的木兰其实是赵常侍。”
皇帝声音不高:“赵芷,进殿。”
“是。”赵芷大步过来。
元贞君暗暗惊奇,好一对聪耳!不愧是猛士!
皇帝:“姑母有何事交待赵芷,尽管直说。”
元贞君:“既是圣意准许,那我直说,我府中缺一名懂诗书的侍女,想借赵常侍之女去我府里解读诗经,待过个一年半载,我再让尉书史回宫里当差。如何?”
皇帝没说话,看不出在想什么。
元贞君瞧向赵芷,以为赵芷听不懂,再直接些说:“明年陛下就亲政了,宫里女官必有大的变动,由我举荐尉窈之才,总强过她自己在宫里打拼。”
赵芷揖礼:“长公主恕罪,臣女尉窈只喜欢读书教书,她在秘书省任校书郎,官品虽低,却正是臣女的理想。”
真是不识抬举!元贞君可不是善脾气,不然前年夏季,她也不会大雨夜里步行至悬瓠军营,向先帝揭发幽后的秽乱。她话里含了不耐烦:“我说的是内事官!”
赵芷:“臣女已担任外朝官职,可以不任内事官。”顶完嘴,她向皇帝深深揖礼。
元贞君气极,拂袖而起,将要骂出口的话硬生生憋回。毕竟元恪是皇帝了,不是原先老老实实,连太子位都坐不稳的少年。
“陛下,既然赵常侍母女瞧不上内事官,我就不强求了。”她揖礼告退,一个眼风都不看赵芷。
第293章 赵芷打人,长公主发威
元贞君走出宫殿后,听到殿内隐隐约约的训斥声:“朕的姑母何等尊贵……太纵着你们……”
尊贵?元贞君对“尊贵”二字无比厌恶,每次听到都心头攒泪。当年先帝为笼络归降的刘宋宗室刘昶,把她嫁给刘昶的儿子刘承绪,刘承绪丑陋又天生驼背,如果她真的尊贵,为何抗拒的声音无人应和、无人怜悯?
好在她命硬,把刘承绪熬死了,然而没安生几年,她被幽后的弟弟冯夙盯上。既然她是尊贵的公主,为什么先帝不细细打听冯夙的为人,不问她合不合意对方,仅听幽后那贱人造谣她和冯夙两情相悦,就又逼她嫁冯夙?
今天她又“尊贵”了。倘若陛下真敬她是姑母,平时在侍卫跟前常说些敬重长辈的话语,区区一常侍敢当面顶撞么?
她都走了,故意让她听见些不疼不痒的训斥,不思量就罢了,一思量,真是寒心。
侍卫陈扫静捧着个漆盒快步追赶。
“长公主留步——长公主留步。我是斋宫侍卫陈扫静,陛下命我给公主送一把玉篦子,言姑侄永亲,来往该如篦齿之密。陛下还说,长公主往昔受委屈了,王尚书是良配,长公主可放心准备亲事。”
“昔日在东宫时,我见陛下鬓角的发有些散了,就给陛下重新梳头,还跟陛下说,姑侄永亲,犹如篦齿之密,原来陛下也还记得。”元贞君接过漆盒,向斋宫方向揖礼谢恩,刚才受气,她只在心里哭,面容硬气,现在不气了,眼眶泛红。
陈扫静一副犹豫再言的样子说道:“长公主不必和赵常侍一般见识。不过赵常侍确实是有本事的人,自从她来当值,我和其余侍卫动辄瞧她冷脸,陛下赐她的显贵,已经超越从前的赵侍卫了,往后啊……唉。”
元贞君:“你刚才说你叫陈扫什么?”
陈扫静惊惶垂头,不敢不答:“静。”
元贞君脸上重现厌恶,离去时一个眼风不给这厮。
哼,区区一梳头的侍卫,也敢在她眼皮子底下煽风点火!居然想利用她除掉赵芷,这比赵芷的不识抬举还让她生气……气就气吧,气这么多年都习惯了。
元贞君的眼神忽然间变得柔和又有光彩,因为尚书令王肃正朝着她这边走来。她笑着等对方过来,心想,用多年的不如意,换个如意夫君,还算值。
王肃揖礼道:“见过长公主。”
元贞君不说话,上前三步,这距离太近了,近到王肃耳朵泛赤,不得不收起揖礼姿势。
他迅速看一眼她。
恰瞧见元贞君无酒自醉般瞅他腰带下方。
“长公主,我有要事去……”王肃的话戛然而止。
元贞君轻抬手,小手指钩住他腰带正中的带钩:“你忙你的,明日我去你府上,送你个新带钩。”
她是满心开怀地走了,留下王肃好半天缓不回神,等心里的浮躁压下去,他赶紧去斋宫。
任城王被免官后,朝廷暂时没补右仆射之职,左仆射元嘉整日饮酒不做事,各省各署的综理政务、还有监察百官之责全落在他一人的肩上。
王肃来到宫殿前,只见赵芷站在一边挨鞭刑,打鞭子的是殿外侍卫寇猛。
十几名阉侍在冲洗地砖,冲洗的水里一定加了很多香料,但是仍难掩住令人作呕的粪臭气。
宦官王遇出来了,给王肃引路。
王肃问:“出什么事了?”
王遇低声回:“就在刚才,赵常侍打了陈扫静,还把侍卫房里的粪桶扣到陈扫静头上,陈扫静犯糊涂,不知道换身干净衣裳再告状,瞧把殿前弄得。”
他见王肃往赵芷那边看一眼,便又解释:“陛下罚赵常侍二十鞭。”
王肃想,寇猛虽说也是猛士,可从去年的芒山比武结果看,寇猛的力气比赵芷差得还远,这二十鞭,明罚实放过。看来传言是真的,陛下偏宠赵常侍的程度,已跟从前偏宠赵修一样。
佞臣再现,对朝廷对民间都是祸!
他二人进殿后,二十鞭子打完了。寇猛挽起鞭子,提醒赵芷:“蠢又坏的小人容易防,不公不母的老狐狸才险恶。”
近身侍奉陛下的诸多阉侍,只有王遇年纪大。
赵芷:“知道了,闲时和你较量武艺。”
寇猛欣喜!猛士想精进武艺非常难,最好的方法是和比自己强壮的猛士切磋,在挨打中增强盾力。
不多时,王遇送尚书令王肃出来,他揖礼目送王尚书离开,见赵芷堵住他路,问:“赵常侍何事?”
赵芷:“你要再跟任何朝官说我坏话,我把你打成第二个陈扫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