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96章
    “看到你了!”
    “我断你的后路!”
    “快快快,在那里——”
    各种诈刺客的话术随之而起,一棵树后,果然有黑影出现,他逃跑飞快,逃走路线明显,是想跳进横贯洛阳内城的渠河!
    “拦截他——”
    三名暗卫追逐,统领胡叟则带着二人来尉窈近前等待。
    “是属下失职,甘愿领罚。”
    尉窈:“对方存心算计,往后加倍小心。”
    大宗正寺和皇宫近在咫尺,巡防兵比别的地方多,缉拿刺客的喊声很快传来,就在除尉窈之外的所有人都以为只那一个刺客时,胡叟忽然把尉窈扑倒,一支箭射空,又紧随一支箭射向没反应过来的元绍。
    算元绍命大,他被胡叟的举动吓得下意识往矮一缩,第二箭就这么扎进他官帽,力道之大把他的头皮都扯得生疼。
    胡叟和一名暗卫全张开双臂警觉扫视,以身护着尉窈,另名暗卫朝箭发位置边射箭、边奔跑、边呼啸:“还有刺客,还有刺客……”
    十几巡防兵迅速朝这里集结。
    尉窈半边身躯都摔麻了,她站起,问元绍:“右丞怎样?”
    元绍头顶那支箭太结实了,一时拔不下来,真是又气又狼狈,说道:“死不了!我没有运气享无妄之福,倒因为尉侍中先受无妄之祸。”
    嗒嗒嗒嗒……
    两队打着火把的骑兵过桥,带领骑队的武官是司州府的骑曹参军尔朱买珍。“尉侍中,别驾命我来接你。”
    朝廷官员太多,尉窈知尔朱买珍不认识元绍,说道:“劳烦尔朱参军帮尚书元右丞把箭拔下来,此箭有用,别掰断。”
    取下箭,用火把离近照着,元绍紧拧眉头道:“我见过这种箭,是相州造的,箭头材料应属牵口冶铸造。”
    相州牵口冶铸造的兵器是大魏第一精良,只给朝廷提供,哪怕一支箭也登记造册,刺客从哪到的?
    这时追捕第一个刺客的巡防兵回来了,禀告:“刺客跳河逃窜,河中有商船,我等命船夫用杆子打水,没发现刺客踪迹。”
    胡叟小声告诉尉窈:“那个刺客身形瘦,估计不穿厚重寒衣,就是为了从河道逃脱。”
    暗卫最好少在人前露面,尉窈点下头,示意胡叟可以离开了。
    很快,追捕第二个刺客的巡防兵也回来,情知要挨骂,怯声回禀:“刺客太狡猾了,跑到义井那边乱喊,说有人跳井,他趁义井坊的坊吏往外冲,他跑进坊内,我们和坊吏解释的时间,就再也追不上他了。”
    尉窈嘱咐尔朱买珍:“你速把箭送给阊阖宫门值守的羽林兵,回来时去义井坊要一份坊吏名册。”
    她再和元绍说:“走吧,先去司州署。”
    向南过渠水河就是司州署,广陵王元羽“呦”一声,笑着打量披头散发的元绍:“怎么,这是才从被窝里出来?”
    元绍嫌弃不已:“你以为人人和你一样?”
    别驾元志得知尉窈遇刺,增派兵丁连夜沿河道搜寻,并征用附近商船协助。
    元羽和李恃显的矛盾如尉窈预想,又是前者犯贱挑事,跑到李府门前喊话:“夫人,咱们缘分就此断了吧,你夫君都知道啦。”
    李恃显能不恼火打他么?
    尉窈在一旁静观元绍调解,元绍先埋怨元羽:“元将军,你和李郎将有矛盾,你二人打就是,为何迁怒他夫人?”
    元羽一副委屈样子解释:“他都不在意他夫人名声,我要是在意,不恰好说明我和他夫人有染么?我名声臭,世人皆知,这么一闹,谁还信他李恃显昨晚放的屁?”
    元绍:“倒也有理。”
    有理个屁!李恃显咬牙切齿:“昨晚的事根本没人乱传,你这么一闹,全知道了!以后我夫人怎么出门?”
    元羽恢复不要脸的嬉笑:“当然是打你一顿再出门,打我也行,就怕你不愿意。”
    李恃显怒指他告向元绍:“大宗正,他身为宗王,以权势欺我,公然捏造不利我夫人的流言,按规矩我需向你恳请可以处治他,才能上书请陛下治他的罪。你都看见了,他根本不讲道理,我是朝臣都只能忍受他欺负,要是无权无势的百姓呢?恐怕冤死都找不到地方告状。”
    元羽:“这话不能乱说啊,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只跟看不顺眼的大臣妻子鬼混,从不翻民户墙头。”
    “我这条老命不要了!”李恃显扑过去扇对方脸。
    元羽就嘴硬,打架本事没有,抱头喊叫:“尉窈救我——”
    李恃显恶向胆边生,想把尉窈和元羽这厮搅到一起,便阴着脸抬头,问尉窈:“莫非侍中和元……”
    尉窈扬高声音打断对方:“我和元右丞遇刺,李郎将怎么知道?莫非你和刺客……”
    “没有!”李恃显不知道她说的“遇刺”是什么情况,但知道绝不能被她赖上一点儿。
    尉窈:“说来真巧,刺客怎么知道我会跟大宗正一起来司州署?所以我不得不问清楚,你和羽王是谁提议今晚非找大宗正评理不可的?”
    元羽指证:“当然是他,我本来吵嚷几句,昨晚他栽赃我的仇就此算了,谁知他不依不饶,半点亏都不想吃。”
    李恃显这时才想起来尉窈廷尉少卿的身份,他重新端坐,严肃回道:“尉少卿,我根本不知你和元右丞在一起处理公务,也就不知你们在来的路上遇刺。”
    他们对质的话语里,元绍沉思,是啊,哪些人才会知晓他与尉窈同在大宗正寺?思索这个问题时,他的手不由抓紧锦囊里的纸册,纸册里内容是元鸷在尚书省的当值履历。
    话分两头。
    今晚帝、后歇在宣光殿,皇后于宝映身上寄托着于氏一族的期望,期望她比别的嫔妃先孕育皇子。
    皇帝睡着后,于宝映轻轻侧身看着元恪的侧颜,其实直到现在她都觉得天子是她夫君这件事,跟做梦似的不真实,只有他靠近她温柔关怀,询问一些生活上的寻常小事时,她才觉得他们是夫妻。
    可是他对别的嫔妃也关怀询问么?
    他是为了子嗣着想,还是有几分真情心悦她?
    宦官在外轻唤:“陛下,门下省侍中尉窈遇刺……”
    皇帝惊坐起,不见困意!
    第414章 两路刺客
    于宝映心口“突突”跳得厉害,迅速拿上皇帝的裘袍,贴内殿门口站立聆听,外殿宽阔,她只能听见宦侍禀报:“幸而……右丞也……”
    等外面安静了好几息,她出来,给皇帝披上寒袍,只关心一句“天冷”,不打探发生了什么。
    射中元绍官帽的木箭横于书案,另有一支羽林箭兵配备的木箭摆在一起比对,宦侍掌灯靠近,元恪仔细观察,无论箭头规格,还是箭杆所用的料、长度、粗细,两支箭均一样。
    辨识完木箭,元恪命宦官把灯把在书案上,他这才告诉于宝映发生了什么:“刚才尉窈和元绍遇刺,刺客有二人,尉窈躲过第一个刺客的箭,那支箭是寻常自制的。这支与朝廷箭械规制一样的箭,为另个刺客射出,射中了元绍的发髻。”
    于宝映:“陛下怀疑刺客是朝廷兵勇?”
    元恪竖手示意她别出声,他盯着箭思索,朝廷的每名箭兵,配备的箭矢都有数,每次领多少、用掉多少、有无丢失,全有记录可查,若是从武器库偷,那清点起来就会很麻烦。
    倘若尉窈怀疑刺客是朝廷兵勇,以她的稳重行事,被刺杀有惊无险,不至于让人深夜把箭送进宫,所以尉窈在怀疑什么?她由这支箭推测到什么,不敢言语禀告他?
    元恪在殿内踱步,继续思索。
    难道尉窈认为……刺客不会因为失手而结束,反而是一场大阴谋的开端?应是如此!她因为不确定这种推测,怕夸大了利害,到时万一不实,他会治她的罪,所以把箭送进宫,若他能猜她所猜,思她所思,或可成为破局的一步棋。
    元恪步伐一停,目视长箭,如果刺客是蓄意盗箭,不是朝廷兵勇呢?如果受指使暗杀尉窈的非魏兵,为什么故意暴露破绽选用兵械规制的箭?
    “故意,故意……”
    元恪忽然想到最重要的,对方刺杀尉窈的目的是什么?
    明白了!
    他大步离开宣光殿,下令:“备马。”
    “陛下……”于宝映追出几步,外面天寒地冻,让她无比清醒,因清醒而难堪、委屈、怨。夜深了,他备马去哪?去探望尉窈吗?尉窈不是有惊无险吗?明天早朝君臣见面不行吗?
    与此同时,从渠水河逃窜的刺客爬上一条停泊的渔船,守船之人叫刘顺,接应刺客上来,着急问:“怎样?”
    刺客的脸全是病疮导致的疤瘌,月光照耀下比鬼还吓人,他累坏了,使劲喘息好一会儿才说:“她有暗卫保护,没杀成。”
    刘顺:“那怎么办?你有人发现你么?你跑的时候……”话音戛然而止,他被对方掐住喉咙要害。
    刺客声狠道:“你不过是刘阉人养的一条狗,也敢这么和我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