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四时赶山记 第15节
    况且白龙山丰饶,人在里头,说不准过得比山下还舒坦。
    第13章 相思豆
    熟人相见,能说的着实太多。
    从成亲的喜酒说到双井屯没了的田哥儿,让人喜忧各半。
    末了颜祺有意不提这些,没得用别人的事坏了自个儿的兴。
    他搬过自己的针线筐子,换了话茬,让肖明明给他出个主意。
    “我那日随手缝了个荷包,素面的不说,走线也不多齐整,愣是让他要了去。”
    “长久用着多不像话,我也没别的能拿得出手,不妨再给他做个新的,只是想不出能绣什么花样。”
    因霍凌实在太英武,寻常的绣花样子怎么想都不合适,绣个花只怕太艳,绣个竹也不相衬。
    肖明明托着腮,同时努力用舌尖蹭掉黏在牙上的地瓜干,皱着眉毛苦思起来。
    结果还真让他想到一个,比划道:“要不……你绣一支带叶的红豆?”
    红豆寄相思,样式不俗,寓意也好,哥儿赠给汉子,怎么瞧都拿得出手。
    颜祺顺着一想,在那布头上比划三二,含笑决定道:“那就这个。”
    淅淅沥沥的水声中,白龙山迎来今春第一场大雨。
    天色阴沉,惹得霍凌睡过了头,他掀被下炕,推门而出,站在屋内,对着院子抻了抻筋骨。
    大个儿也从西屋溜达出来,抬起后爪挠了挠耳朵,坐在霍凌身边陪他看雨。
    时不时动动鼻子,嗅着山风和雨水送来的新鲜气息。
    今年的天较去年的旱,头茬雨来得晚,令霍凌不由庆幸白日里寻到了五对猴头菇,足有十个干黄包,不然被这场雨一打,全都得烂在树上。
    唯一恼人的是明日十四,正是该下山的时候,倒是八成要踩一脚湿泥。
    但一想到这遭下山是为了成亲去的,还能见着夫郎,便是踩泥巴心里也美。
    和大个儿一起分了一锅窝头,挖干净罐子底余下的几口茄子酱,等到雨势小些,他往脑袋上扣顶草帽,换上草鞋出了门。
    一声呼哨,大个儿直奔最近的兽套而去,霍凌紧随其后。
    这条路上的树没什么看头,只要是能采的早就采了个干净,因此霍凌直接掠过。
    到了兽套附近,五个跳套里有两个得了野物,一只野兔和一只榛鸡。
    榛鸡不大,上了秤够不上一斤,勉强炖一锅汤,胜在肉鲜味美,在关外的酒楼里又叫飞龙,意思是吃榛鸡堪比吃龙肉。
    这东西用套子捉得慢,猎户用弹弓的多,但那般只能当日下山卖出,不然死了的隔一夜就不新鲜。
    霍凌靠着兽套这几日捉着五只活的,现下都养在收拾完后空出一半的杂屋里,预备明日和野兔一起搁笼子里带走。
    可惜除了几只兔几只鸡,还有他前日兴起下河逮得两只山沙鸭,这回下的套子也好,挖的陷阱也罢,都没得个大东西。
    不过话说回来,大东西哪那么好得,就像赶山客也不可能成日挖人参。
    拿绳子捆了,撤去几处兽套,霍凌先将活着的野物送回家,兔子进笼榛鸡进窝,左边塞一把菜叶子,右边丢几根发出几个嫩芽的桦树枝子,由着它们吃。
    之后仍是一头扎进山里,他带着大个儿在山间穿行,打算多捡几双鹿角下去。
    过了午,小雨渐停,扎根在树上,蔫巴了一冬的腰子草吸饱了水汽,变得翠绿油亮。
    霍凌将麻绳绕过树干,踩着脚扎子一步步攀上,徒手拔掉一捆新鲜的绿草。
    同样的绿草他腰间的口袋里已有不少,待把附近几棵树上的采空,他随手揭了几条树皮下来将草捆好。
    忙完发现大个儿没了动静,他张望一圈,发现这狗正试图把脑袋拱进一个贴地的树洞。
    听到霍凌走近的脚步声,大个儿看他一眼,转而对着树洞刨了两下。
    “这里头有东西?”
    霍凌蹲下来,把狗往旁边推了推,扶着树洞上方低头去看,本以为是有被大个儿堵在里面的松鼠,不料竟是满当当的黑油子。
    所谓“黑油子”是桦树茸里的上品,多生在朽空的桦树洞里,通体漆黑油亮。
    因这个缘故,赶山客遇见桦树洞都会看一看,只是这处霍凌还没顾上瞧,就这么被大个儿率先发现了。
    “好小子,下山给你买大骨头吃!”
    霍凌用力搓两把狗头,试了两下姿势,最后改成匍匐在地的模样,才把树洞里的黑油子彻底掏空。
    若是一棵桦树上桦树茸生的太多,桦树就会这般慢慢腐坏死掉,赶山客采桦树茸素来是不手软的,毕竟留得下树方得长久。
    黑油子不仅色深,还沉得有些压手,当是有个三斤多,哪怕有几块掰碎的,里面也不见发黄的内里。
    粗略算一算,这一下子的收获就能卖到一两银。
    在山里待足了三个多时辰,霍凌肩扛手提着满当当的东西回小院。
    入了夜,他盘腿坐在炕上数钱匣里的银子。
    霍凌自十八岁起常居山中,到如今已过去了差不多五年,一年最少也能赚个二十几两。
    如若挖到了野山参,还能多出来一笔至少十两起步的进账。
    不过赚归赚,也还总有花销的地方。
    先是早几年和大哥一起还的家中外债,以及抵徭役的折银,再是他一年里会给哥嫂交一笔银子作公中用度,不单是他下山的吃喝,还有四季衣裳鞋袜。
    再加上用在人情来往、吃食日用,或是添置、更换赶山的用具等事上的花销,更是一时半会儿数不过来。
    像那脚扎子是铁打的,价贵,因太常用反而容易坏,少不得一季里换上一副,铁匠铺子一副卖八钱银子,明码标价,多年里没涨过,却也没便宜过。
    腰间的短匕锋利,早前还有一把使惯的,有次意外掉进山沟里,不得不花二两锻了把新的,可让他心疼坏了。
    再有就是大个儿,这狗太能吃,一年到头算笔账,补贴到它嘴里的伙食花销也得有个几两了。
    于是年尾里少则余下六七两,多则余下□□两,现下匣子里有铜板有碎银,合在一处共是五十两左右。
    要说少,不算少,五十两能在村里买上几亩的良田,或是两头壮牲口,起一处村中宅院的话,便是屋顶全盖青瓦也够。
    要说多,却也不算多,因上面说的几样霍凌都没有,往后若要按照当初村长的叮嘱,一样样挨个做过去,且给手里留一份压箱底的银钱,可想而知还得赚多少。
    他从前没娶亲时,何时为这些事犯过愁,要说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是清闲,但他从未打算做一辈子孤家寡人,如今肩上多了担子,不觉得沉甸,只觉得有奔头。
    本着宁多勿少的想法,霍凌自匣子里取出十五两,点明白后将几块碎银搁进颜祺缝的竹青色荷包里,抽绳系了口,睡前放在床头,省的明天忘了拿。
    ——
    家中好事将近,霍峰和叶素萍近来走到哪里都是一脸笑模样。
    来往走动的也都少不得打听一二,为此颜祺多日来跟着叶素萍一起,识得了村里不少人。
    无论什么人,当面时都是一团和气,等人走了,叶素萍便会跟他讲哪个好相与,哪个是真实在,哪个交不得心。
    颜祺一一记下,别的都还是其次,关键是下回见了不能叫错了人。
    他也不图和谁交心,能有个明哥儿一道说说心里话,家中又有大嫂在便已知足。
    将来和霍凌进了山,在山下的时间本就少,人情一事上能省去不少烦恼。
    又送走东边邻家来的一个媳妇,对方是拿了十个鸡蛋来,说要换五个鸭蛋回去给孩子吃。
    村里养鸭的人家不多,霍家的鸭子在叶素萍的操持下算是养得好的,常有人这般上门换。
    “这一篮子鸭蛋又满了,十五那日正好拿去集上卖了,鸡蛋我都留着,过几日做席面好用,暂先不卖。”
    叶素萍叫上颜祺一起数蛋,一篮子鸭蛋是四十个,家里共五只母鸭子,入夏前天寒,窝里并不是天天都有蛋,半个月才凑出这么多。
    颜祺知道往常家里卖蛋,都是让霍凌连带山货一起捎带着去,这回他应当也能跟着去,遂跟叶素萍道:“到时候我帮嫂子卖蛋。”
    “那敢情好。”
    叶素萍欣慰笑道:“镇上大集热闹着呢,你正好趁进山前去一趟。”
    她自己去不得,是因霍峰农忙时都在地里,农闲时也多是去镇上做工,她一个做嫂子的,总不好牵着闺女跟着小叔去叫卖。
    实际霍凌要是带的山货多了,常有顾不上鸡蛋的时候,这东西容易碎,碎一个损失的可都是实打实的铜子。
    现在多了个颜祺能添把手,卖蛋就方便得多。
    颜祺摸着篮子里圆润的蛋,问叶素萍山上能不能养鸡鸭。
    在乡下除了田地能打口粮挣银子外,家里最值钱的就数鸡鸭,养大了能下蛋,老了后还能宰来吃肉,产的粪能肥田,平日给些麦麸、苞米、菜叶就能活,这些东西是家家都有的。
    媳妇和夫郎没法和汉子一样进城做工,大多只能靠卖蛋存些体己。
    可惜叶素萍给他泼了个冷水。
    “这是真不成,山上不比山下,那些个老鹰和夜猫子鸟满天飞,一抓一个准儿!我过门早,以前听咱婆母讲,她年轻时也曾在山上养过,后来都没养住,实在想吃了,就去摸几个野鸭蛋和山鸡蛋打个牙祭。”
    说到这里她一笑。
    “大峰和老二小时候在山里长大,没少干这事。”
    颜祺一听养不得鸡鸭,家里少了个进项,难免失望,可转而听叶素萍讲起霍凌,又觉那点不愉淡了。
    再一想到今天霍凌就要回来,心里更是热乎乎的。
    第14章 小重逢
    天冷的地方,人人都盼出大太阳。
    颜祺仰头见天色好,从与霍凌两人睡的炕上搬出枕头来晒。
    霍家的枕头填的是荞麦皮,常晒着才不易招虫,晚上躺下时还能闻到暖融融的味道。
    叶素萍见状也抱出一床霍英的小被,悬在绳上前后用力拍打了几下。
    因怕有鸟雀路过在上面拉屎,颜祺没走开,坐在下面守着,针线筐放在膝上,里面是还没纳完的鞋底子。
    都说一场春雨一场暖,关外的春暖来得迟,却不是没有,就如现下坐在屋外,晒着太阳不会再觉得手冷脚冷,又或者和他一直吃着,没断过的补药也有关。
    上回在马胡子处开的补药还剩个五六副,够喝到下旬的,药吃久了,颜祺都快习惯那苦味,霍凌不在家,他也不舍得去吃饴糖。
    霍英见婶伯在这里坐,也搬了个小杌子到一旁,摆弄一个布缝的娃娃,时不时看一眼敞开的院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