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快从空间里拿出一份盒饭,先吃个饱再说,顺便把‘减肥丸’吃了。
顾七七不记得多少年没动用过空间里的饭菜了?
除了逃荒世界,每到一个世界都是把好吃的往里装,这还是第二次往外拿的。
这处房子远离村子,靠近山脚。
陈端的爹是一个猎户,意外过世后,留下满十五岁的陈端,靠山吃山也平安长大了。
村子里村民多数和善,很照顾他,没人欺负,满十八就去当兵了。
今年二十七岁,上过北面战场,能活着回来不容易。
原主今年十九岁,不知道是不是太胖行动不便,有些邋遢。
屋里到处杂乱无章、脏乱酸臭。
她年纪小,又没长辈帮衬,啥都不懂,也不会照顾孩子,孩子瘦得不成样子。
哎!
顾七七给孩子换个尿片收拾一下,就在西屋将就着睡了。
这一夜睡的极不舒服,醒来好几次给孩子冲奶粉,换尿片。
还跑了几趟旱厕。
这些倒还好,就是有蚊子,这房子连块玻璃都没有,还是窗纸,要命。
后半夜实在受不了。
顾七七干脆从空间找出来一个折叠全包围蚊帐才安心睡下。
盖房子刻不容缓。
陈端月月都往家寄津贴,村子里谁也不知道原主到底有多少钱。
这就有了作弊的空间。
顾七七把原主藏的钱全都搜了出来,一共就132.4元。
就这,恐怕也是全村最有钱的人了。
顾七七竟然还找到一张三块钱面值的纸币。
通体淡绿色,背面是井冈山龙源口石桥图景,比后来的一块钱大一点。
顾七七知道这个钱又称‘苏三币’,是独属于第二套人民币的币种。
还找到一张2元纸币,也看着稀奇。
这个‘苏三币’为什么带一个‘苏’字,不用想都猜到了。
因为这款人民币是在苏联印刷的。
其实不止三元币,五元和十元这些大面额纸币都是我国出设计图样,然后委托苏联代印。
为什么如此呢?
想来都心酸。
国内当时的印钞能力不足,又缺少高档印钞纸,不得不委托出去印刷。
直到2025年都如此,还是有很多小国委托我国代为印刷纸币。
后来两国关系持续恶化,苏联还利用印版恶意大量印刷‘苏三币’投入我国境内。
他们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打算用‘真版伪钞’危害我国金融市场。
好像到了64年国家就停止‘苏三币’的流通了。
这钱留到现代一张应该能换几万块,也算有收藏价值。
找机会收集一些留下来,不过得新钱才行,否则也不值当,关键是不能放空间。
想造砖房还得趁早,不然明年想买砖、瓦都得凭票购买,实在买不到就得用石头砌。
最主要的建筑材料:水泥,几乎买不到。
村民都是用黄泥和着稻草将就用。
第二天一大早,顾七七给孩子收拾完,吃了两个包子就准备出去转转。
她得到村民面前转悠转悠露个面才行,不然她以后瘦得大变样儿就说不清了。
抱着孩子站在村长家篱笆院外就开始喊:“李婶?在家吗?”
“在,是七七吗?进来吧。”李婶音量也不小。
真不是北境人通讯靠吼才练就了如此大嗓门。
主要还是地广人稀,
特别是冬天,刮着大烟儿炮,声音都得被风吹跑了,不大点声真啥也听不见。
李婶是村长媳妇,一大家人都去地里干活了,李婶就留在家中做家务,并且照看孩子。
李婶一看就是爽朗大气的性子,直接问:“孩子没喂呢吧?抱你兰花嫂子那屋去吧。”
顾七七看着实诚的李婶很是感激,连忙拒绝。
“不麻烦兰花嫂子了,我昨天捞到一条鱼,今天早上就有了一些奶水,喂这小子将将够,我下午再去河边看看,能不能再捞到一条。”
李婶一听,也替孩子开心,脸上立马扬起笑容:“好,总算有奶水了,不然孩子可得挨饿。”
顾七七没撒谎,昨天晚上吃了一顿有油水的饭,今天早上确实有了一点奶水。
看来她得多喝鱼汤、鸡汤。
顾七七不用让,一屁股坐到了炕沿上,把熟睡的孩子放下。
胖子根本没力气,就走这一道儿,胳膊都酸了。
“孩子的名字定下来没?不能总没个名字吧?陈端有回信吗?”
李婶好信儿,一直关心陈端的消息。
“大名现在还定不下来,等陈端的消息吧。我琢磨着给他起一个小名,就叫壮壮,希望这小子健壮些。”
李婶一听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
“别说,这个名字还挺顺口,意思也好。”
农村孩子都有这样的小名儿,并不特殊。
第195章 五十年代军嫂(3)
顾七七看李婶如此实诚、热情,就直接道出了此次目的。
“李婶,你是知道我住的房子什么样子的,没塌都是大伙帮着修过的缘故。
如果只我一个人住还好说,现在有了壮壮,我怕他冬天遭不住。”
李婶也跟着叹气:“你那屋子还是你公公活着的时候盖的,确实有年头了,又空置了好些年,是挺危险。”
顾七七不知道这些陈年老黄历,只想尽快解决问题。
“李婶,您老经验足帮我参谋参谋,咋样修才合算?”
“行,陈端在外保家卫国顾不上,你有啥难处就来找婶子。”
听着李婶子质朴的实诚话,顾七七的心也跟着暖烘烘的。
军民鱼水情这个词在此刻具象化了。
那是家国最美的底色,更是民族奋进的最强动力。
李婶的话朴实却有力,顾七七就不客气了。
“我打算在土房旁边盖一个小点的新房子,等搬进去再把土房扒了。不然真怕一场大雨来了,我和壮壮再给埋里。”
不是虚话,一场大雨过后,地基泡软了就会塌陷。
李婶也赞成:“我看行,你打算建成啥样的?”
顾七七早有腹稿:“我想一步到位建一个小砖房。”
李婶看一眼熟睡的小婴儿,琢磨一番,觉得行。
“那等你李叔中午回来我帮你问问,听说材料不好淘换。”
平日里,村民盖房子都绕不过村长,所以其中门道李婶门儿清。
顾七七当然知道这个时期的物资有多紧缺。
方方面面都紧缺。
“行,麻烦李婶了。有60平就够了,院墙就用石头吧,我已经攒了不老少,其他材料我也想想办法。”
李婶见顾七七一个女人家奶着孩子还得操心盖房子,怕她上火回奶,立马大包大揽。
“别着急,等盖的时候李婶去帮忙。”
李婶心眼儿好使,真心觉得顾七七带着个孩子又住的偏,没人搭把手着实不易。
军嫂难当啊!
顾七七也很喜欢赤诚的李婶,满口答应。
“行,谢谢李婶对我和孩子的照顾。”
李婶听到如直白的感谢,竟然有些不好意思。
笑容不由得又扩大了几分。
抓起顾七七的手就道:“你这孩子太客气,谢啥谢,陈端是我们看着长大的,不用这么外道。”
交待清楚,顾七七就坐不住了。
她得琢磨一些来钱道儿才行。
毕竟原主的存款根本不够盖砖房的。
古董、字画、珠宝首饰,这个时代都不值钱。
黄金倒算得上硬通货,可是不好出手,除非黑市。
可她不想冒险给陈端惹祸或是埋下隐患。
这个时代的特务可不少。
万一被发现或是误会可是天大的事情。
要不上山弄点肉?
她有枪,有空间,杀和运货都是小问题。
可她担心被人发现端倪。
这里离边境不算特别远,不远处还有驻军,真是太不方便。
看来只能摸黑打鱼或是采些山货了。
特别是鱼,她有渔杆和渔网,空间里还有橡皮艇。
弄少了自己吃着还行,量太大被发现也是个麻烦。
哎!
什么年代都要在泥泞里写下各自的史诗。
一代人有一代人要翻越的山梁,各有使命,各有荣光。
都不容易。
顾七七晃悠悠到家,先给孩子喂了一遍奶,然后就开始打扫卫生。
太乱了,脏衣服一堆堆的,没洗的尿褯子也堆了一堆。
尿不湿她可没囤多少,而且囤的也是成人款。
只能洗了。
现在这个时代,村里都没通电和自来水,洗衣机别想用了,家里有口水井都是万幸。
她也不好拿台发电机出来吧!
顾七七从空间里找出长款塑胶手套戴上,开始了洗洗大业,好在囤的肥皂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