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穿成小丫鬟后靠美食发家 第73节
    谢娘子疑惑,谢娘子茫然。
    谢娘子惊疑不定地看着馄饨,居然觉得怪好吃的?
    她将疑惑放在心底,又接着去吃最后一碗。谢娘子同刚刚一样,浇头、汤汁与馄饨一起送入口中。
    紧接着,她僵在原地。
    接连三碗馄饨,他们的味道相似又不尽相似,奇异的滋味直教人头皮发麻。
    偏偏就是因为都是如此美味,所以才让他们之间的区别显得分外明显。
    “真是……不可思议!”谢娘子已从吕三口中得知林芝记生意火爆,区区三月时间便已在汴京城扎稳跟脚,可毕竟途中吃到的餐食有限,加之她跟着皇太后身边,不知吃了多少山珍海味,自是不觉得那些餐食有何特别。
    直到这回三道馄饨齐齐入肚,谢娘子方才有了真实的感受,简而言之就是:芝姐儿,牛逼!
    谢娘子一口一口尽数吃完,然后提笔对着纸条冥思苦想。
    接二连三的,吃完的人也越来越多。众人对着单子,也是一般的苦恼:“我觉得三道馄饨,都挺好吃的。”
    “就是啊……”
    “居然还要我们评分。”
    “我头一回知道,评分居然是那般麻烦的事儿。”
    “注意哦,不能互相讨论。”林芝注意到几人的对话,提醒道。
    “是是是——”
    “看来做评委也不简单呐。”
    “我已经想好了。”有人抬手取笔,埋头苦写起来。
    沈砚盯着纸张半响,忽地提出一个想法:“芝姐儿。”
    “嗯?”
    “那个圆球般的馄饨,能配着简单的汤吗?”
    “那个叫泡泡馄饨。”林芝解释了一句,而后点点头:“当然没问题。”
    “砚哥儿的胃口真好。”旁边的人随口夸道,“就是那……那个泡泡馄饨肉也忒少了,配清汤吃太单调了吧?”
    “味道其实挺好,就是肉太少。”
    “喂喂喂,芝姐儿说的不能讨论。”
    “哦哦哦,这不忘了嘛。”
    “赶紧写赶紧写,都不准说话了。”谢娘子敲了敲桌子,登时让一干人不再说话,而她则站起身,去到灶房旁,也问林芝多要了一碗。
    谢娘子有些疑惑,或许能通过另一种搭配得到答案。
    不多时,两碗清汤泡泡馄饨便被送了出来。沈砚和谢娘子一前一后端起碗来,目标直指泡泡馄饨,待他们一口吃下,沈砚眼前一亮:“果然好吃!”
    谢娘子迟了一步:“原来如此。”
    其余人面露迷惑,脑门上都快飘出问号来了。
    不过两者还记得林芝说的话,埋头默默写了分数,然后叠起纸条,交到林芝手里。
    等把纸条上交以后,刚刚便好奇十足,憋得难受的几人赶忙凑上前来,询问道:“沈郎,谢姐,你们刚刚为何又要点一碗清汤版的泡泡馄饨?”
    “我是想比对下不同馄饨在同一种汤汁里的表现。”谢娘子坦然道,“即便在清汤的表现中,两种馄饨的味道略有区别却依然美味,而在带有浇头的浓汤里,馄饨的味道被压制住了。”
    “啊!我刚刚也有这种感觉。”吕三恍然大悟,连连点头:“明明吃清汤时,那馄饨皮细滑,肉馅丰腴又多汁,鲜美得不得了,可在另外两碗里我都没怎么注意馅料,都忙着吃浇头了。”
    “对对,那爆鳝做得真好……”
    “不是这个意思啦,馄饨馄饨,不得馄饨更占重点嘛?”
    “没错。”谢娘子笑道,“我吃带浇头和浓汤的馄饨时,觉得还是泡泡馄饨那碗更好吃。”
    “然后我就点了一碗,发现与其说是里面裹着空气,不如说是这个馄饨更像是面片汤。”
    “外面的汤汁也能渗入其中。”
    “吃的时候内里
    和外面是同样的滋味,故而没有另外一碗那种强烈的对比感,融合得也更好。”谢娘子侃侃而述,还不忘看向沈砚:“沈郎也是这般想的吧?”
    沈砚沉默一瞬:“……对。”
    周遭诸人若有所思,接二连三开口说道:“这么一说,好像是这样子?”
    “对,我也最喜欢那碗。”
    “可这样的话……”谢娘子话锋一转,说道:“那直接做成面片汤或者汤饼得了,放馄饨有什么用?”
    刹那间,屋里安静下来。
    谢娘子缓缓看向林芝:“我想,芝姐儿说不定也有这样的疑惑吧?”
    数道视线落在林芝身上,翻看纸条的她闻声抬眸,嘴角抿了一抿:“的确,没想到谢姐姐与沈郎都想到了。”
    谢娘子嘴角上扬:“那是。”
    沈砚目光漂移,慢吞吞地回答道:“是啊……”才怪!
    他心虚极了,思考能说自己只是单纯没吃饱,想再来一碗吗?觉得浇头比较多的有点腻,方才选了泡泡馄饨……这些话说出来,会不会被打啊?
    第76章
    让沈砚庆幸的是,周遭没有人怀疑这事,还围着他和谢娘子不住夸赞。
    让沈砚烦恼的是,他刚松了一口气,就见林芝听完谢娘子的那番感想,转头便朝他望来,眼里带着期待,分明是让他也说说想法。
    紧接着,众人的目光也全部聚集在沈砚身上,教他后背倏地冒出冷汗来。
    沈砚顶着视线疯狂思考,绞尽脑汁,总算有了头绪,一边整理一边缓缓道来:“我是觉得浇头太足的馄饨,吃起来略微油腻,而且也吃不出馄饨的滋味,倒是那泡泡馄饨颇为清爽,吃下去甚是慰贴。”
    越说,沈砚的思路也越顺。
    他夸了几句以后,话锋突然一转:“芝姐儿,你这样做事想改变大家吃馄饨的习惯?”
    林芝一怔,微微蹙眉。
    沈砚接着往下道:“与其让大家选择哪一种更好吃,不如把选择权给食客们。”
    林芝杏眼圆睁,整个人定在原地。
    沈砚见她这模样,以为是自己说重了,登时额头便沁出细汗,干巴巴解释:“我的意思是……大多衙内不像我和陶郎,不太愿意接受新生事物,怕是难已接受清汤馄饨。”
    官宦人家的餐食讲究排场、手法和食材,方才有了百味馄饨的出现,又因上行下效的习惯,渐渐传到下层官吏、富户乃至百姓人家。
    像沈砚与陶应策这般乐于尝试新事物的,在官宦子弟里本就少见。况且他们两人尝试清汤馄饨,与其说是尝试新事物,不如说单纯是出于朋友的态度,换旁人送来清汤馄饨,他们也未必会接下品尝。
    沈砚的意思很明白:重馅馄饨更合自己的口味,可要改时下人的习惯太难了,除非恰好出现了什么契机。
    谢娘子品出那一丝异样,指尖轻轻敲了敲桌案,点头道:“沈郎说的有理。”
    众人目光齐刷刷地望向林芝,林森和宋娇娘更是悄悄交换个眼神,紧张得手都攥紧了,生怕女儿不能接受建议,下不了台。
    正当夫妇俩想着要如何解围时,林芝突然抬手拍了下自己的额头,将手里攥着的纸条揉成团,直接丢进垃圾桶里:“是我糊涂了!”
    上一个敢对着顾客指手画脚的人是谁?那便是见到刀断了,还要求用户改变用刀习惯的商家张某泉!
    要是林芝蹦出来,说你们这样吃馄饨的方法不对,就该跟我一样,好好好,林芝已经可以想象自家铺子被顾客抛弃的景象。
    林芝想到这里,愈发后怕,暗暗要自己要冷静稳定,不要被好生意蒙蔽了双眼,飘飘然忘了东西南北。
    她沉声说道:“哪用得着选择味道?就照今日这般,由食客们自行搭配,喜欢清汤便清汤,喜欢加浇头便加浇头。”
    至于食客们喜欢哪种,随之时间变化自然会慢慢显现出来。
    众人闻言,皆是松了口气。
    陶郎眼看气氛有些尴尬,笑眯眯地转移话题:“说起来芝姐儿,你家铺子着实有些小了!”
    “就是说。”鲁大头一拍大腿,很有共鸣:“我好几回下值想来吃,结果连门都挤不进!”
    “我家郎君也是。”一直没说话的吕三娘子齐氏也开了口,伸手戳了戳吕三的胳膊:“前几日让他带份蟹粉盖饭,结果空着手回来。”
    “去的时候早就卖完了嘛。”吕三无奈叹气,指着自己娘子道:“为了这个,她念叨我一晚上,直到第二天补上才罢休。”
    “还不是你先勾引我的。”余氏瞪他一眼,转向众人述说委屈:“他前一日吃了蟹粉盖饭,不带回来跟我分享也就罢了,还拉着我念叨了一晚上这蟹粉盖饭如何好吃,闹得我心痒痒。”
    “等我发了恼,他又说明日便会带回来。”余氏翻了一个白眼,“说句实话我也晓得林芝记的东西好些都需要预定,他这么一说我还以为他是个有良心的,已给我订了一份。”
    “吕三哥,这是你活该啊!”众人听到这里,顿时哄笑起来,一看就知吕三是吃忘了,等次日想起来已是来不及了。
    正当诸人说说笑笑时,外面突然传来阵阵喧闹。
    “姓谢的,开门!”
    “大家快来评评理啊!这姓谢的拿了咱们家的货不结账啊!”
    哭喊声混着叫骂声传进来,屋里瞬间静了。林芝与铺里众人相视一眼,随即凑到门口探头,努力听起对面的八卦。
    “姓谢的?好像就是与芝姐儿你打擂台的那家?”谢娘子想了想吕三与自己说的那些事儿,扯了扯林芝的衣袖,悄声问道。
    “对,就是他们家。”
    “我记得官府已经给他们家调解两回了?”吕三瞧着外面景象,忍不住蹙眉道:“怎么这么快又有人上门了?”
    吕三说的调解之一便是赵家鸭铺、肥甘禽肆以及鸣皋坊三家的案子,许是因为赵家鸭铺掌柜的过激行为,让谢掌柜心生惶恐,最后在官府的调解下,他赔偿了一笔费用,随即与三家铺子解除了合同。
    顿了顿,吕三侧身看向林森:“我听说肥甘禽肆还来寻过林芝记?”
    林森站在门槛上,闻言往外啐了一口唾沫:“是啊!那帮人脸皮真真是厚得很!还说愿意再降一成的价。”
    他撸起袖子,想起这事就恨得牙痒痒:“先前我上门问货,他们拿扫把赶我,现在倒来求和?晚了!”
    赵家鸭铺不用说,因掌柜涉及谋杀而被捕,即便事出有因也被判徒两年,铺子也关门歇业,据说妻儿拿到银钱还了债,如今回老家种田去了。
    肥甘禽肆和鸣皋坊底蕴要厚点,没垮,但他们口碑大跌,不但被行会处罚,而且还被其他铺子抢走一批老客,损失不小,日子颇为难过,以至于又重新把主意打到自家身上。
    外面的争执声越来越大,引来的吃瓜群众也越来越多,直把谢大羊肉馆堵得水泄不通。
    眼见众人伸长脖子都听不清里头的动静,鲁大头索性跑了出去,没多久便兴冲冲跑回来,手舞足蹈道:“听说谢大羊肉馆欠着不少货钱没给,商户上门来讨要了。”
    “怎么又是货款没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