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第494节
    再加上后续的不可抗因素,不得不在2020年,将服务器业务打包出售给姑苏市国资委,作价600亿人民币。
    但在将近签合同时,发生了意外,不得不作罢。
    华为只能再度寻找新买家,最后被南河省买下,但价格打了折扣,只有四百亿左右,分多年支付。
    有了这笔资金,华为勉强多了一些熬过寒冬的棉衣,也算是不易。
    当下,整个服务器市场都在惠普、ibm、戴尔等国外巨头的制霸中。
    再加上外国巨头的价格战打压,国产服务器厂商只能在夹缝中生存。
    同样的产品,ibm就比浪潮等国产服务器贵五十块,谁还买浪潮等国产品牌的?
    至于继续降价?成本不允许。
    服务器这个东西,面向企业,客户就那么多,利润微薄。
    不管是华为,还是浪潮,服务器的毛利润在10%左右,净利润只有2%!
    再加上外国巨头的打压和价格战,好不容易研发出一代产品,结果没足够的订单,回本都难,根本竞争不过!
    然而就在这种局面之下,国产服务器品牌并没有放弃,依旧顽强地活了下来。
    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品牌因为帝国封杀打压等种种原因,折戟沉沙。
    也有很多品牌曲线超车,干翻国际巨头。
    比如浪潮,经过多年发展,后续成了全国第一,全球第二。
    至于说很多国产服务器,都是用的英特尔、amd、英伟达的芯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最初国产服务器芯片性能达不到,不外购都不行。
    就像2011年的国产手机处理器,都是用的高通,英伟达,三星,连华为p1,都用的德州仪器处理器。
    后续国产服务器芯片有了突破,浪潮等国产服务器厂商,也采用了鲲鹏、飞腾、海光等国产服务器芯片。
    正是国产服务器的崛起,导致ibm等国际巨头不断掉量。
    2013年,ibm营收下滑30%,开始对外出售服务器业务,售价60亿美金。
    ibm有个习惯,只要利润低于40%的业务,ibm就会直接砍掉,出售!
    最终在2014年,联想花了25亿美金收购了ibm的服务器业务,轰动全球。
    当年,联想又收购了摩托罗拉的手机业务。
    联想pc业务+ibm服务器业务+摩托罗拉手机业务,至此,联想的商业版图彻底搞定。
    本以为在服务器和手机领域,联想也能复制pc上的成功,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却不料,服务器是一个技术活,联想有ibm的产业,基础设施,可自身没有足够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储备,依旧难有成就。
    至于ibm的研发团队和技术……大都掌握在帝国人手中,可不是那么容易用的。
    更主要地,欧美的研发能力强在起步早,比我们早起步几十年,自然更领先。
    可一旦被我们追上,再拼后续的发展,那欧美就废了,真拼不过国产!
    像是5g基带,华为2018年就搞定了,全球第一,遥遥领先。
    可苹果呢?
    又是收购英特尔的基带业务,又是集结全球精英,又是投入巨资研发,结果苹果的5g基带年年失败,遥遥无期……
    等华为的6g基带都研发出来,苹果的5g基带估计就差不多了!
    联想自己的服务器不给力,ibm服务器的研发能力也追不上浪潮,结果年年亏损……
    不过曾经的国际服务器巨头ibm,都被收购,也标志了服务器行业的大变局:欧美服务器巨头制霸的时代彻底落幕,国产服务器崛起的时代,强势来临!
    而这一次,王逸打算让这个时间节点,来得更快一些,更早一些!
    比起手机芯片,服务器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手机芯片更多是民用,差一代两代的,问题不大。
    而服务器可是干系到ai,干系到云计算,干系到大数据!
    这都是重中之重。
    未来是ai的竞争,是算力的竞争!
    强大的服务器和服务器芯片,就是基础!
    王逸打算提前布局,让国产服务器,云计算,ai,都提前崛起!
    突破点,就在浪潮!
    面对欧美巨头的价格战和疯狂打压,当下其他国产服务器巨头,要么没找到出路,要么前途未卜。
    而浪潮在要钱没钱,要人没人的局面下,依旧大力研发,走出了一条特殊的道路!
    浪潮清楚,拼品牌,拼成本,打价格战,国产服务器都干不过欧美巨头。
    那就是拼研发的同时,再拼服务!
    浪潮发现,不同的大客户有着不同的服务器需求。
    而标准的服务器,千篇一律,越来越无法满足大客户需求,定制才是出路。
    但欧美服务器巨头高高在上,服务一般,更别说大客户要定制,这根本不现实。
    于是浪潮就把握住机会,直接和阿里、百度等大客户深度合作,推出订制服务器业务!
    客户需要什么产品,我就研发什么产品,精准订制。
    服务一个大客户需要21-22个职位,每个职位可能需要好几个人。
    为此,浪潮直接组建了一个上百人的cmt(大客户服务)部门。
    从生产链,到客户服务,全面发力,采用平台+模块的方式,疯狂迭代。
    大客户需要什么服务器,9个月搞定!
    正是独特的浪潮模式+强大的研发能力,浪潮拿下了全球众多大客户,不但超越了联想+ibm的组合,还成了全国第一,全球第二!
    对于这种懂得变通,又有恐怖研发实力,并且不瞎搞的企业,王逸还是非常看好的。
    后续战略合作,甚至投资入股,成为浪潮大股东,都不是问题。
    和比亚迪一样,这种愿意投入资金搞研发又有能力有前途的企业,值得王逸长期投资!
    一旦成了浪潮大股东,王逸就可以推动整合双方资源。
    前几年,星逸科技大量购买浪潮的服务器,甚至一起研发服务器。
    几年后,星逸半导体做成,推出服务器芯片,浪潮也可以采购星逸半导体的服务器芯片。
    服务器芯片的制程要求,比手机落后一些。
    哪怕2020年,服务器芯片的最先进制程,都是14nm!
    而2011,服务器芯片的制程更是以55nm和40nm为主。
    几年后,星逸半导体未必没有希望做出来!
    星逸半导体的服务器芯片+浪潮服务器架构、系统,也算是强强联合!
    一番思索,王逸想好了规划:“思凝,根据产业布局分配,不出意外,星逸数据中心也会落在济州。”
    “是啊,毕竟有浪潮在,济州在这方面很有优势。”宋思凝很是赞同:“那岛城那边只有一个智能电视工厂,是不是有点太厚此薄彼了?”
    王逸笑了:“大概率智能家具工厂和智能电视工厂,都落在岛城。而智能平板工厂和大数据中心,以及之前就谈妥的手机工厂,都落在济州。这样双方也就差不多均衡了,不会再出问题。”
    宋思凝眼睛一亮:“对,这样更好。岛城有海尔海信等白电产业带,我们去那里做智能家居,也更方便一些。”
    王逸话锋一转:“数据中心的事是大事,你重点提一提,看看能不能多要点政策支持。”
    数据中心建设成本就不小,后续使用成本,更是问题。
    有没有政策支持,差距很大。
    哪怕2011年的大数据,远不如十年后那么恐怖,但依旧规模不俗。
    像是当下facebook全球用户超过9亿,有近15万台服务器。
    英特尔也有7.5万台服务器。
    而当下bat一哥百度,则有10万服务器。
    十万台服务器对于当下的百度还够用,但几年后移动互联网大爆发,网民激增,各种云服务上线,十万台服务器就完全不够了,不得不继续建设新的数据中心。
    王逸记得,前世腾讯在2019年服务器就突破100万台。
    百度在2020年服务器数量,也突破百万台。
    而百度在2030年的目标,则是突破三百万台!
    腾讯的话,只会更多,怕是得四、五百万台!
    同样,星逸科技的数据中心,比起百度更是只多不少。
    哪怕第一个数据中心,都得冲着十万台服务器的体量去建,后续还得投建第二个,第三个数据中心!
    一个10万台服务器规模的数据中心,若按pue(数据中心能效率)2.5计算,年耗电约6.57亿度电。
    哪怕将pue降低到1.36这种优秀水平,年耗电也要3.57亿度!
    若是地方没有优惠政策,阶梯电价计费,一度电就要一块左右,每年光电费就要3.57亿元!
    但若是地方给优惠政策,比如数据中心用电优惠到五毛钱,就能节省1.7亿多。
    若是优惠到三毛钱一度电,那就能省下两亿多!
    一年节省两亿电费,十年就是20亿。
    真不是个小钱。
    宋思凝听懂了王逸的意思:“放心,董事长,我15号就提出这事。不过数据中心的事,要不要先给洪主任通个气?这样让管委会早点收到消息,早做准备,也好让他们早点准备优惠政策!”
    王逸眼睛一亮:“思凝,你这想法很不错。若是当天才提,政策都来不及准备。提前通个气,那就方便了。两三天的时间,只要市里真有心,政策也就到了。”
    官方效率说快,非常快,说慢,非常慢。
    全看项目好不好,官方上不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