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第1115节
    “没错,他们就容易信奉专家。”
    “还有一直吃的味精,便宜又健康,可这让我们售价更高的鸡精怎么卖?怎么赚钱?”
    “于是我们又安排了一些专家,造谣说味精有害身体健康,吃多了,掉头发……”
    “结果他们又信了,纷纷放弃便宜的味精,开始购买价格更高的鸡精!”
    “实际上,鸡精的主要成分就是味精,然后再加了一些食品添加剂!”
    “还不如味精健康,却卖的更贵,销量更高!哈哈哈!”
    “从这两个案例来说,他们就是喜欢专家权威,崇信专家言论,我们大可以从此入手,让专家来指责星逸科技垄断,那些网民也就会信了!”
    库克点点头,心情大好:“这主意靠谱,立即联系那些有影响力的夏国专家,钱不是问题,必须让星逸科技完蛋!把星逸科技搞臭!”
    “是!”
    很快,众人纷纷行动。
    苹果品牌在国内能塑造的这么好,自然在这些地方都没少砸钱,养了很多专家。
    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手笔,再度开始。
    对此,王逸并不知晓。
    第二天上午,一大早来到星逸科技b1晶圆厂二期厂房。
    见赵老、周老等人都来了,王逸连忙上前:“欢迎领导视察!”
    “我们是来学习的。”赵老笑说。
    周老也道:“没错,你们是内地第一个突破28纳米工艺,并实现量产的半导体巨头,我们可要好好学习!哈哈。”
    “领导太谦虚了,全靠领导支持和研发人员众志成城,不懈努力,星逸半导体才能突破28纳米工艺!”王逸笑说。
    “王董这话,可是把自己摘的干干净净。依我看,你才是功劳最大的那一个!”秦主任打趣道。
    “我有什么功劳,对于半导体我一窍不通,门外汉,全靠胡老他们!”王逸笑说。
    意思很明显,颁奖之类的,给胡老团队,给星逸科技就行了。
    这些虚名,王逸真不在乎。
    可这落在几位大佬眼里,那就成了虚怀若谷,不慕名利,不由得又高看了几分。
    这年头,不慕名利,踏实肯干的人,太少了。
    随后,众人换上专业装备,进入无尘车间,一一参观。
    胡老带着人一一讲解。
    直到第一批量产的芯片下线,胡老兴奋不已:
    “28纳米量产正式成功!今后每个月都将有3000万颗28纳米鲲鹏902 soc和鲲鹏902c芯片,从星逸b1晶圆厂二期、三期厂房产出!”
    “哗!”雷鸣般的掌声响彻全场。
    几位大佬都兴奋不已。
    没有什么比亲眼见证28纳米工艺突破,见证28纳米芯片正式量产,更具冲击力!
    接着,乔治现场测试了下线的芯片性能。
    看着遥遥领先于高通新旗舰骁龙800的性能,几位大佬都叹为观止,赞不绝口。
    随后和王逸一起来到会议室。
    赵老开门见山:“王董,28纳米工艺突破,实现量产,追赶国际领先,实现战略安全,你们居功至伟,必须好好奖励一番。不管需要什么支持,帝都给你安排!”
    周老也笑说:“不管帝都给多少,我们魔都出两倍!”
    赵老嘴角抽搐:“……”
    不当人啊,当面挖墙脚!
    王逸却是陷入沉思,这一次,又该要什么好?
    王逸也曾合计过,芯片工厂不缺了,明年年中,月产1.8亿颗芯片,完全够了。
    甚至用不了,得给第三方做代工!
    两个新的大型封测厂,年底投用后,也不缺封测了。
    唯一缺的,就是目前空白的——硅片厂!
    第537章 建厂狂魔,激进式发展!
    整个半导体产业链,分为芯片设计,芯片生产,芯片封测三部分。
    其中最难、最重要的就是芯片生产!
    芯片生产又细分为大硅片制造,晶圆制造,芯片制造三部分!
    晶圆制造,就是把大硅片经过一系列工艺,做成晶圆。
    晶圆再经过一系列工艺,最后切割封装成数百枚芯片!
    值得一提的事,晶圆制造和芯片制造,一般统称为晶圆代工,fab,都是一家企业完成。
    像是台积电、中芯国际,都是这一类企业。
    原本晶圆厂生产完之后,会交给日月光等专业的第三方封测厂,进行切割封装测试。
    但这几年,晶圆代工进入2.0时代,把封测也纳入其中。
    像是台积电,一家企业,直接实现了晶圆制造,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全部环节,气的日月光都想骂娘!
    而星逸半导体更是直接实现了芯片设计,晶圆制造,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全产业链!
    实现了从大硅片到芯片的整个产业链。
    但可惜,大硅片还是从第三方企业采购。
    尤其是12英寸的大硅片,都是购买的欧米日韩企业。
    没办法,内地企业目前只能生产8英寸的大硅片,造不了12英寸的大硅片,王逸也只能进口。
    同样,台积电、中芯国际等半导体巨头,也不生产大硅片,也是采购第三方企业的大硅片。
    或者自己投资入股的硅片厂。
    虽然欧米日韩等多方都有大硅片供应,即便一方出现断供,其他几方也会趁机抢订单,一般不会集体断供。
    但王逸也不得不防。
    万一对方联合起来,切断12英寸的大硅片供应,星逸半导体研发出芯片,有晶圆厂,有先进的芯片生产工艺,没有12英寸大硅片这个基材,也造不出芯片!
    至于等着内地其他企业突破,还要2017年左右,太慢了。
    未来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因此王逸打算布局自己的硅片厂,实现12英寸大硅片的自研自产。
    如此一来,便可以保证全产业链战略安全。
    早在去年,王逸就和胡老商量了这事。
    胡老还推荐了几个相关人才,如今已经加入星逸半导体。
    王逸更是提供了一系列资金支持,进行12英寸的大硅片研发。
    只是可惜,12英寸的大硅片没那么容易搞定,过去半年多了,也没什么成果。
    对此,王逸也不着急,继续砸钱,继续挖人,继续研发就是。
    这事急不来。
    哪怕用一年半,甚至两年时间,研发出12英寸大硅片都值得!
    但即便有了大硅片生产技术,还需要硅片工厂!
    原本王逸就打算投建硅片工厂,如今魔都和帝都开口要送大礼,那这不巧了?
    王逸笑说:“实不相瞒,还真需要支持。”
    “王董,但说无妨!”赵老笑说。
    “没错,尽管说,我们绝对支持!”周老也笑道。
    “是这样的,星逸半导体实现了芯片研发设计,芯片生产,芯片封装测试全产业链。但是最初的基材大硅片,我们还造不了。”
    王逸语重心长道:“尤其是28纳米芯片需要的12英寸大硅片,全国都造不了,还是技术空白,只能依靠进口。”
    闻言,几人都皱起眉头。
    秦主任更是忍不住道:“王董,您的意思是,一旦外国企业对我们封锁限制大硅片出口,我们就造不了高端芯片了?”
    王逸点点头:“是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大硅片就是半导体行业的米!”
    赵老面色大变:“那这大硅片,必须尽快研发,全面突破了!”
    “是的,实不相瞒,从去年,我们就招募了一些人才,研发12英寸大硅片,但难度很大,只能说前路多艰。不过再难,我们都会全力以赴。”
    王逸语重心长道:“我们没有退路,科技战爆发之前,必须突破,必须实现12英寸大硅片自产,保证基材安全,否则麻烦大了!”
    “王董言之有理,你们的研发需要资金和技术支持,尽管开口!”周老爽快道。
    王逸摆了摆手:“研发的钱,我有。但还缺工厂,即便咱们技术突破,能够造的出12英寸的大硅片,还需要工厂来生产!”
    闻言,二老都明白了王逸的意思。
    赵老率先道:“我这就安排人,给你在帝都建一个500亩的硅片厂!”
    “我在魔都给你建一个800亩的!”周老笑说。
    “……”赵老嘴角抽搐:“姓周的,你是一点亏不吃啊!”
    周老摆了摆手:“晶圆厂产能你们帝都领先不少,硅片产能我们魔都必须领先!”
    “行,让你一次!”赵老也懒得多说。
    明年年中,帝都b2晶圆厂全部投产后,帝都星逸晶圆厂总月产能高达17.5万片晶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