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4章
    往往这时贾怀便要嘴贱,“唐大人可是有些羡慕。”
    唐末冷冷看他一眼,侧过身去。
    贾怀便觉得脖子哇凉哇凉,但下次遇见还是要嘴贱。
    下午最后一节是体育课,先是拉伸,然后就是三千米拉练,八岁以下跑八百米即可。
    乡下孩子大多体力好精力旺盛,一个个跑得跟猴似的还呜呜地叫,叫得唐末眉头直蹙,瞎练。
    然后就是五禽戏。
    在黎源看来就是广播体操。
    做完五禽戏就是跳远跳高,然后是接力赛,跳绳拔河或者羽毛球等项目。
    看得唐末第一次走过去找黎源谈话。
    唐末说话很直接,点了几个人的名字,其中就有大牛春狗,说是他想单独训练。
    黎源早看出唐末会些功夫,能让村里的孩子学点防身术自然是好的,即便以后不能去镇上营生,做猎户也不错,李二郎就是年少时跟着一名武师学过身手。
    但是唐末还点了小虫的名字,他多少有些意外。
    在他和小夫郎的刻意引导下,小虫已经不像过去那般羞涩腼腆,但在男孩子里还是属于内向的,加之这些年生活不好,一直都瘦瘦小小,看着像小姑娘似的秀气。
    果不其然,第三天小虫就哭得稀里哗啦。
    黎源留意过唐末的训练,就是扎马蹲,一扎好几个小时,黎源也不清楚他怎么说服几人,反正每次散学,那几人居然心甘情愿留下来。
    小虫一哭黎源就打算过去求情。
    大牛春狗等几人是自愿,小虫是完全被要过去,懵懵懂懂的,因年岁小,性子内向,哭的时候不出声,大眼睛哗哗往下滚珠子。
    小夫郎拦住黎源,“哥哥干什么?”
    黎源搓手,“太小了,哭得让人难受。”
    小夫郎不干了,“不许心疼别人。”
    黎源:……
    小夫郎才说,“他筋骨软,若能坚持下来,会比大牛他们更见卓效。”
    林寡妇家没地,今年开课后找上黎源,很是局促地询问能不能租一亩黎源家的水田,黎源本来就要出租部分水田,自然愿意。
    林寡妇又说,“家里没有余钱,能不能等产粮了再给租金。”租金一般是分两次给,种植前和卖粮后,这些年农户的生活不错,大多要银钱不要粮食。
    原主更是只要钱不要粮。
    黎源想都没想,“秦嫂子收粮后给稻谷即可。”
    林寡妇先是一愣,最后用袖子压了压眼角。
    大约她私下教育过小虫,凡事听先生的话,所以哪怕扎马蹲再辛苦,他也只是掉眼泪,没有叫苦也没有甩手不干。
    黎源觉得小夫郎说的有道理,狠狠心不再看小虫。
    倒是贾怀装慈悲,趁小虫休息时把人拉到怀里,“唐先生真是狠心人啦,哪有让这么小的孩子吃这种苦,小虫子不哭,贾伯伯疼你。”
    等到休息时刻一过,小虫又焉头巴脑地站过去。
    就在大牛春狗坚持不住,想偷奸耍滑时。
    小虫倒是一边擦着眼泪一边坚持下去。
    贾怀哪里管这些孩子苦不苦,他的心尖宝贝儿都在挑粪肥呢,只是一日日下来,倒是对小虫另眼相看,不过这都是后话。
    夫夫二人的作息很稳定,六点过起床洗漱,七点吃早饭,八点时黎源前往田地做些琐碎事情,包括自己试验田的管理,其他人的田间管理,初期课程基本教授完,育肥杀菌到育种都是看各家本领了,遇到问题才来找黎源。
    小夫郎则去上课,老郎中已经开始让他看诊,平日有乡里过来看病,症状轻微的都是小夫郎负责,有时候遇见邻村症状较重,需要老郎中上门的,小夫郎也会跟着出诊,这时候黎源下午就会早早放学去村口外等小夫郎。
    田间活路多与少跟主人勤快不勤快有关系。
    夫夫二人都是勤快的,所以黎源每日要做的事情并不多,有时候十点不到就回来,有时候干脆不去,那么他就拐去菜园子看看,该种的蔬菜按照时节开始种植,但大多数情况小夫郎已经种完,黎源觉得诧异,他不觉得小夫郎的时间比自己充裕,也不知道小夫郎什么时候种的。
    大约时间仓促,有些东西种得便不太好。
    “这些种得太密,长出来影响结果,真是个粗心鬼。”黎源把密集的植株拔起来些许。
    近侍们彼此看一眼,默默点头。
    这是贾大人手下干的活,一会儿去告状。
    回来的路上,黎源便看见贾怀又在骂人。
    那些身强力壮的汉子一个个都缩着脑袋不敢吭声,黎源觉得贾怀过于苛刻,但是他的手下,黎源可不会去碍事,就是……就是烤窑炉面包时会喊工人们过来一起吃。
    黎源得空便帮小夫郎种药田,旱地也有好几亩,因为离家近,黎源分了些给小夫郎,余下的打算种些粗粮和经济作物。
    山脚下那块旱地可以空起来为以后的灵芝培育做准备,好灵芝要种,普通灵芝自然也要种。
    像林下芝产量便很稳定,当野生灵芝容易遭受意外时,林下芝也是项稳定收入。
    十一点左右黎源回到家开始准备午饭。
    因贾怀等人也来吃饭,黎源不收银钱,他们便提供肉食,除去猪肉羊肉,牛肉也时常能吃到。
    黎源自然愿意,他不过劳苦一些,但小夫郎顿顿都能吃到肉他就很开心。
    今日有上好的牛肉,黎源回家时,十几斤的牛肉已经摆在厨房案板上,他曾跟贾怀提过几人吃不了这么多肉,贾怀那脸上就快写着“爷有钱”,不过话说得还是漂亮,“吃不完做成腊肉,我走的时候带回去。”
    做饭前黎源特意去问了问,“几位可是能吃辣?”
    京城临海,不太能吃辣。
    贾怀是个人精,“黎先生喜辣?”
    黎源摇头,“我还好,珍珠喜欢。”
    贾怀连忙说,“能吃能吃。”
    黎源捞了一整碗朝天椒泡成的酸辣椒,红红黄黄,十分漂亮,他准备给小夫郎整个泡椒牛肉,春天来了,冬天的寒气要发一发。
    贾怀他们总提供肉食,黎源自然也不小气,杀了只母鸡煨成香浓的松茸炖鸡,加黄芪党参当归等药材,补气补血,老少皆宜。
    最近小夫郎天天往外跑,黎源觉得他寒气有些重,便又做了个红糖醪糟蛋,等小夫郎回来时刚好垫垫肚子。
    贾怀趴在梯子上往里张望,他眼神尖,“今日没有甜香肠,哎……”
    “这鸡汤为何比宫里的御厨吊得还香!”
    陈寅抱臂站在梯子下面,他是知道原因的,宫里的娘娘主子们哪个不是矜贵人物,谁有个头疼脑热不都要整的太医院不安宁,除去太医院,便是御膳房不安宁,哪里敢做重口食物,都以清淡平稳为主,药膳更是不敢随意吃,就怕里面下了要人命的东西。
    没有香肠有其他的腊味,黎源切了半个腊猪头肉,烧开洗净,一半切成片,装得满满一碟,看着肥腻油亮,其实还好,搭配黎源特制的微辣海鲜蘸水,小夫郎能干三碗饭。
    另一半下到煮猪头的汤里,几乎不用调味,下白菜放葱花即可。
    然后就是麻婆豆腐,酸辣土豆片,蒜蓉白菜,外加好几样养眼的小菜,例如稀豆豉,泡豇豆或者豆腐乳之类的。
    一桌子菜看着都不是什么名贵菜,但颜色就是搭配漂亮,味道也是极好的。
    贾怀的口水都快留下来,他看了眼陈寅,“一天到晚就给世子吃这些粗茶淡饭,真是岂有此理!”
    小夫郎回家的脚程最快,进家前这段路几乎是用跑的,也不跟贾怀几人打招呼了,背着药箱一溜烟冲进家门。
    洗手时便问,“哥哥,今日有腌鱼吗?”
    黎源将醪糟蛋装碗里,撒上桂花,笑着隔着窗户对他说,“不许点菜。”
    小夫郎撇撇嘴,“做那么多年货就是拿来吃的,又不是挂在房梁上做展览的。”
    黎源又说,“做了泡椒牛肉,去叫几位先生吃饭。”
    小夫郎嗷呜一声滚进厨房,直接拿手夹了块牛肉,在黎源宠溺的眼神下迅速跑出去。
    院墙外,小夫郎一本正经,“我记得贾公公吃不得辣?”
    贾怀一脸感动,“多谢世子记挂。”
    小夫郎又望向陈寅,“陈大人似乎也不能吃辣?”
    陈寅忍着笑颔首。
    他又望向唐末,急忙道,“我知道你们都不能吃辣,今日有道泡椒牛肉特别辣,记住,特别辣!”
    吃饭时,黎源发现小夫郎居然不急着夹牛肉,这孩子遇见这么喜欢的菜居然不抢,好生奇怪,微微一想便知另三人应该吃不得辣。
    可他刚刚明明问过,还有小夫郎哪里知道三人喜好……
    就见陈寅率先夹起一块牛肉。
    餐桌瞬间静止了。
    反正黎源觉得时间静止了,世界安静了。
    然后本来悠哉悠哉的小夫郎开始加快夹菜的速度,陈寅之后就是唐末,两人本来就是本着逗逗世子的心思,后面到不是,那菜是真的好吃,泡椒牛肉香菜,夹在一起送入嘴里,辛辣刺激,香气扑鼻,再混着米饭大大吃上一口,没有什么比这个更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