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投降派则不这么认为,大家当时都说好要投降,你们跑了岂不是牵连我们?
你们这么多人要跑?
日后秦人发现怪罪下来怎么办?
不行,你们肯定是不能跑的。
所以那些打定了主意,要投秦的坚定投降派。
认为应该将这些想要逃跑的匈奴全给绑起来,交给秦人处置。
而那些想逃跑的,就更气了。
你们不逃就不逃呗,怎么还不让我们逃啊!
就这么的,这两波人乱哄哄的打了起来。
不过,他们打着打着。
就发现......远处似乎又出现了一批黑压压的骑兵。
“还有秦军?”
“怎么看起来比刚才还多......”
这群刚刚还在打打闹闹的匈奴,当即乖得跟个鹌鹑一样。
——
没多久,这支声势更加浩大的秦军便抵达了这支匈奴部落。
只见其中走出一名秦军将领,皱着眉头看向此地的众多匈奴。
“你们这里不是留有我大秦的旗帜了吗?”
“为何我看见你们刚才......似乎是在互殴?”
李信征讨成功的地方都会插上大秦的旗帜以作标识。
这名秦军将领,便是以此来辨认匈奴部落是否被征服。
他方才在临近这一匈奴部落的时候,特意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下。
结果发现这群匈奴......竟然在互殴?
更奇葩的是......还有一大群匈奴在旁边看戏。
把他都给整得一愣。
——
在李信征战草原之时。
处在后方的驻军,也没有闲着。
蒙恬派出了上郡的驻守兵力,前去草原安置那些投降的匈奴。
李信负责在前面打。
蒙恬的军队负责在后面处置投降的匈奴。
至于会不会跟不上李信的速度?
那自然是不存在的。
毕竟如今上郡这里最不缺的......就是战马了。
前些日子周边草原大小势力,不约而同的卖了一大批牛马过来。
所以这两万士兵......都是骑着马去的。
只不过李信统率的军队,一人三骑换乘。
就是每人配备三匹马,换着骑。
而这支军队由于不负责主要作战,属于临时操练出来的骑兵。
因此配备的是一人双骑。
虽然这些人不是专业的骑兵。
但是由于人数更多的缘故......看起来压迫感反而更足了。
而且再加上配备了相应马具的缘故,战斗力也不算弱。
射箭这种需要长久训练的能力,可能不怎么样。
但是拿着武器在马背上冲锋还是很厉害的。
故而他们还打算顺道解决一下李信将军沿途的漏网之鱼。
只可惜这一路走来,似乎没有一条漏网之鱼......
前面的那些匈奴都十分自觉,压根不需要他们如何安排。
全都高高兴兴的投降,然后自己组队到上郡报到去了。
导致这一路走来,他们不仅没能扫除漏网之鱼。
甚至连处置“降奴”的任务,都没怎么做。
所以,也就没和李信的军队拉开什么太大的距离。
当然......若是前面的军队知道了他们的想法,只会说:
“我们先头部队都没能交战。”
“你们在后面能碰到漏网之鱼才有鬼了。”
——
而那群坚定投降派在见到秦军似乎没打算杀他们后。
当即松了一口气。
同时更加坚定了投秦之心。
故而直接开口道:
“将军!”
“这些人明明已经投降了,方才竟然想逃跑!”
“我们是在捉拿他们!”
......
一群投降派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痛斥这些匈奴的罪行。
秦军将领听完这群匈奴的讲话后,总算是理清了事情的经过。
随后神色有些冷然:
这才对嘛!
匈奴总不可能都这么自觉的投降吧!
果然还是有贼心不死的。
他们来这里就是为了处置这样的后续事宜。
故而当即便留下了一部分秦军在此地处置这些想要逃跑的匈奴。
同时大加赞扬了一番那群坚定投降派。
让他们协助留守的一众秦军,来管理这里的匈奴。
然后便继续带着大军深入草原了。
“总算是开始发挥作用了,不然这一路上走来都不知道是在干什么呢。”
“不过......从这里开始也算是踏入匈奴腹地了。”
“会遇到不愿投降的匈奴,也实属正常。”
越是靠近南方临近中原的匈奴,其实越愿意投秦。
这有很多缘由。
比如这些匈奴中,本就有一部分是从中原迁徙出去的原本也是中原人。
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才变成了匈奴。
比如这些地区的匈奴,也更清楚中原的强大。
更为畏惧秦人一些。
哪怕没有草原牛马贷,都可能出现一些“匈奸”。
只不过随着越发深入草原,“匈奸”也会越少。
当然由于草原牛马贷的缘故......现在每一个部落,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匈奸”。
对他们而言,首领是谁并不重要。
谁能让他们饿不死,他们便信服谁。
谁能威胁到他们的性命,他们便臣服于谁。
就在李信等人逐步蚕食匈奴之时。
置身于匈奴王庭的冒顿,对此还一无所知。
——
另一边的扶苏从上郡离去后。
则是率领着西征队伍,开始向西继续前行。
只不过行走在河南地的时候。
扶苏总是发现一批又一批的匈奴在组团儿往上郡方向行进。
这一幕让扶苏不由得有些感慨:
这些蛮夷......竟然还在主动来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