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告诉苏轸的,就是这?一条路:“若你能立下什么?功业,我可?以?为你请功、再请阿爹为你寻一门好婚事。”
两姓婚约当然大不过官家旨意,程家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当然,明面上是官家做主,实际上是苏轸自己说的算。她想?什么?时候结,就什么?时候结,更加可?以?不结!
苏轸面露难色。
创立功业,这?世间能做到?的能有?几人?更何况她还是个?处处掣肘的云英女子之身,更是难上加难。
妙悟却?一把抓住苏轸的胳膊:“你一定可?以?的,我相信你能。”
“别忘了呀,你还三言两语说服了苏大人,给你阿弟谋了条生路呢。”
苏轸小声:“哪有?那么?夸张?”
扶苏却?侧目了一下:诶,能单枪匹马说服苏洵吗?看来这?苏家阿姊也不是简单人物。
“肃儿你别卖关子了,你快说吧。”妙悟催促道。
她当然知道自家弟弟给自己留有?后手,就连所谓的“功业”也留下了线索。只?是她实在记不住那些,才让他来复述一遍。
“这?方面,正好我有?些想?法,还未能实行,你先听听看?试试说不定能成呢?”
“其一乃是火药,哦,就是你们见过的烟花里,使?之燃烧的内容物。它燃着时能爆发出声光,我便想?着,若是能将之改良,做成武器,在战场上或有?大用。”
火药、烟花、武器,都是苏轸既不熟悉也不感兴趣的领域。她的心沉了一半:“第、第二个?呢?”
“其二呢,就是关于棉花纺线。我一直想?要一种能一次纺数根线的织机。这?个?,你能不能试试看?”
-----------------------
作者有话说:[撒花][撒花][撒花]
第133章
“当然?, 还有第三种。”扶苏说?:“便是另觅得良种,效仿棉花、土豆之故事。”
妙悟闻言,立刻高高地举起手来:“我选的就是这个。”
苏轸恍然?大悟:难怪, 她第一次和公主殿下?见面的时候, 她就在自己的寝居读《齐民要术》,那时候, 苏轸只被她所说?的“不?嫁人”吓了一跳, 而没有深究其行为。
原来这背后,还和太子殿下?有关。
扶苏看了妙悟一眼:“阿姊那是按图索骥, 但也无异于大海捞针。至于火药, 外行人容易伤着自己,若我建议的话, 你就选第二?个为宜。”
苏轸轻轻地点头, 又?问:“太子殿下?想要的,是怎样一种机器呢?”
珍妮机。
扶苏在心中说?道。
历史上, 从棉花发现到投入使用以后,称得上技术性革命的只有元朝的黄道婆改良织机。再然?后, 就是飞梭和珍妮机了。后者?直接缔造了半个英国的工业革命, 使之国运辉煌了百年不?止。
扶苏不?打算演了, 他?直说?,他?也想要。而且是棉花从出现开始,就一直在思考这件事。
现在, 棉服上市, 为了让底层的百姓能够买到, 仍需要官府出手,颁布官方指导价。珍妮机发现以后,怕是连指导价都不?用了, 大宋人人都能穿吧?
但珍妮机,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呢?
扶苏苦恼地点着脑袋:“……其实?,我也只是在梦中见过一次。”
妙悟和苏轸却同?时恍然?大悟。
苏轸曾听?说?土豆的发现乃是“得天所授”,是太子殿下?受天地所钟之证明?。但她一直对?这传言半信半疑。直到来了汴京后,因为好奇,问了亲历的当事人苏轼和关系者?妙悟。
二?人都信誓旦旦告诉他?:“是真的!”
苏轼甚至拍着胸脯:“是我亲眼见到的,绝不?可能有假。”
苏轸便信了。
这时她听?见“梦中见到”四字,更确认了传言的真实?性,于是立刻屏息凝神、细细听?来,不?肯错过一个字。
“在那梦里,纺棉线用的纺车不?知为何,非是直立着,而是侧翻的。”扶苏用小手虚空比划着:“但那纺车不?知为何,仍能继续转动,而且上面装着方向不?甚相同?的数个纺锤。于是,一个纺车就能纺出八根线来。”
“……啊?”妙悟瞪直了双眼:“纺车是道者?的,怎么还能继续转动呢?”
扶苏无奈:“这我就不?知道了。”
得问一脚踹翻妻子纺车的那个男人。他?是什么力道什么角度。不?过,这大概确实?是个万中无一的巧合。不?然?,明?明?有千万台纺车,珍妮机为什么只在珍妮家发生?
苏轸轻拍了拍妙悟的手臂,当作安抚。她听?得眼中神采熠熠,向往不?已:“太子殿下?,我记住了,我会去试试的。”
她低声?想象道:“倘若一座纺车能同?时纺八根线……”
那就是效率提高了八倍不?止。对?纺织业会带来什么样的变革,苏轸都有点儿不?敢想象。也难怪太子殿下?会说?,任意办成一件功劳,就能换她婚事自由了。
“好,你尽管去试试。缺什么东西就拜托妙悟帮忙,或者?直接告诉我。”扶苏忽然?正色地看着她:“还有,我再说?一遍,倘若此物真有现世的一天,功劳是功劳,到底要折算成什么兑现,需要靠你自己想清楚。”
是想换一门更显赫的婚事?还是干脆不?结亲一个人单过?扶苏出于未来,是一定要阻拦苏轸和程家的婚事。没办法帮她做之后的决定。
不?结婚,或许能自由自在一辈子,但也要承受起相当多的非议。这非议有的人受得了,有的人受不?了。但那都是她自己的选择。
苏轸沉默了一下?,忽然?抿嘴一笑。
“太子殿下?,您还真是奇怪。能让我这样的人有选择,明?明?是仁慈的恩赐,为何您反而三令五申地强调,仿佛自己是个坏人呢?”
妙悟微微张口。
似乎没想到友人这样胆大。
扶苏却被她问住,一时语塞了。
对?呀,为什么呢。
“那就好。”过了一会儿,他?说?:“你觉得自己是有选择就好。”
苏轸从宫中回到府上,看着“苏府”的匾额心中竟生出恍如隔世之感。这个家里,她的另外两个亲人都不?知道她刚才和太子殿下?说?什么。
好古怪,好蹊跷。太子殿下?竟没问她一句父亲和弟弟的看法。只让她自己决定。
他?当时张口又?止,明?明?是想问来着。
难道连太子殿下?也觉得,“未嫁从父”几个字不?对?吗?明?明?是四岁就通读了圣贤书,一举连中了三元来着。
那……自己,又要不要说呢?
苏轸吸了一口气,恰巧碰到从家中书房钻出门透气的弟弟苏轼。后者?在檐下?伸了个懒腰,一抻直就看到眼前大变活人,竟是自家阿姊:“阿姊,你这身衣装,是进?宫去了吗?”
苏轸点头:“你何时出发,去云州县呢?”
“看王大人的意思吧。”苏轼说?:“他?是上官我总不?能比他?先走,显得我多勤劳似的。”
“不?过,以后他?就是知州,我作为通判负责找他的茬。可不能像以前那样言听?计从了,得拿出态度来。”苏轼得意地哼哼了两声。
苏轸:“……”
以她对?自家阿弟个性的了解,从前在《求知报》编辑部的时候,他?也绝对不是个对上官言听计从的角色。
对?素未谋面的王安石,苏轸忽然?多了几分同情之心:从前往后都辛苦你了,王大人。
她突然?好奇:“话说?,你这样胡闹,阿爹他?莫非从不?教训你么?”
苏轼昂起头:“教训了也没用呀。阿爹和我谁不?是第一次当官呐。”
苏轸:“你说?得对?。”
苏轼看自己姐姐仿佛得了金玉良言,恍然?大悟的模样。摸不?着头脑地摇了摇头。他?刚才说?什么了么?好像也没有吧。
“上任那天,我去送送你吧。”苏轸说?。
“好哦。等我安顿好了,就来接你玩,阿姊你可一定要来,答应我的。”
“嗯,答应你的,绝不?反悔。”
第二?天,一架崭新的织机被运到了苏府的门前。据搬东西的内侍们说?,这是他?们公主殿下?送给苏家小姐的礼物。苏家的仆婢们都不?知如何是好,最后,还是苏轸出面,让内侍把织机搬到了自己房间里。
然?后,她闭门不?出一整天,纺出纱线,织成了一片布匹。又?将这布匹送回眉山。
“是女儿的一点心意。”
面对?父亲苏洵,她是这样解释的。
苏洵也没多问,点头同?意了。其实?他?也不?想让女儿早些嫁人,那程家没到时间就早早来问嫁娶之事,岂不?是疑心他?们苏家人品不?行?
还是让女儿再汴京好好待着吧,这一匹布,足够堵住他?们的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