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离开了虫族们往常的生活区域,顺着平原地带一路向西行进。
考虑到路途遥远,这些虫族大约会离开三个昼夜。它们在离开的时候携带了最低限度的物资,必要的时候或许可以在关键时刻延续它们的生命。
这是虫族第一次离开巢穴超过一天。
随着天边的晚霞沉入云层,黑暗在大地上蔓延。在白昼常见的动物正急着回到安全的庇护所,部分在夜晚活动的生物也从睡梦中苏醒,做好了捕猎的准备。
负责领头的虫族意识到继续赶路很有可能会和某些猎食者迎面撞上,便带着大部队来到了一片灌木丛安营扎寨。
平原地带上很少会长有遮天蔽日的大树。就算有,也势必会成为显眼的目标。
贸然与原住民去争抢只是下下策。于是它们自然被移除了目标的范围。
在多方面综合考虑下,眼前的灌木丛竟是最佳选择。
同时,这片灌木丛的斜后方有着一片乱石堆,几蓬枯草从中斜出,稍稍阻挡了窥探的视线。
在方圆十里的范围内,暂时无法找到更好的扎营地带。
光线消失的速度比虫族们想象的更快,当它们到达这里的时候,周围彻底一片漆黑。若不是虫族基本都有夜视的能力,现在只会举步维艰。
原本居住在乱石堆中的蜥蜴早早察觉到了它们的意图,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急忙弃巢离开。聪明的原住民会给自己准备好几个据点,因此完全不需要为它的去向担心。
以当前的条件来看,向下挖掘庇护所远比席地而睡更加安全。
松软的土质令挖掘工作所耗费的力气略微减少,习惯于在地下巢穴生活的虫族没有花费多少时间,便修建好了今晚的庇护所。
在工作的时候,难免无法分出精神顾及其他事物。于是庇护所的入口之前,始终有两只虫族在放哨。
它们填补着彼此的视野盲区,默默守护自己的同伴。
当庇护所建造好后,其余的虫族们轮流进入庇护所安睡,它们不会在没有意义的地方消耗宝贵的热量。
其实,以虫族以往的行动速度完全可以在白昼的时间到达沼泽区域的边缘。
然而,悄然升高的温度在无形中加快了水分的蒸发,导致平原地带的范围较之过去扩大了不少,也让外出的时间进一步被拉长。
观察周边环境中的变化并及时做出调整本就是虫族的本职工作,它们发现的这一关键情报被迅速传输回族群之中,间接证明了尤莱亚的观点是正确的。
旱季确实开始了。
如果没能察觉到蛛丝马迹,很有可能错失良机。
所幸,在近几个月还能找到充足的水源,尚且为虫族留下了准备的时间。
夜晚的时间还很漫长。
虫族们抓紧时间休息,为后面的工作养精蓄锐。
*
与此同时,在另一边。
原本用于取水的小道中近期迎来了不少访客。
虫族们在接收到尤莱亚的命令后,接二连三的来到取水口捕捉辉光鱼。
以往的虫族保持较低频率来到地下暗河造访,它们尚未引起任何存在的注意。
然而,随着来往虫族的数量增加,原有的平衡被打破。
在行动的过程中,这部分虫族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些许动静,也让潜伏在水中的某种怪物察觉到了它们的踪迹。
这条地下暗河的水很深,至少在现阶段,虫族还无法下潜到河床的位置。
水中庞大的空间为大型动物的生长留有余地,所以这里的生物往往比陆地上的更为巨大。
在极度黑暗的环境中,生物的外形总是比较自由,什么乱七八糟的样子都有可能出现。
水下,某种肉食性无脊椎动物察觉到了虫族巢穴的存在,正向取水口的位置缓缓靠近。
这是一只体长数米的星斑水蛭。
凭借着有力的肌肉,它在水中行动自如。没过多久,便接近了取水口。
原本聚集在附近的鱼群四散而逃,显然不敢和它硬碰硬。
大概是身体结构特殊的缘故,星斑水蛭的体表没有明显的足,整体呈流线型。这种生物的眼睛也几乎彻底退化,如今只靠热感应系统来观察周围的情况。
它的顶端存在一个负责进食的口,里面弥补着带有倒钩的微小锯齿。有几缕肉丝还挂在上面,令它的外观看起来更加恐怖。
包裹着内脏的,便是那粘腻的,如同史莱姆一般的柔软肢体。
随着腹部肌肉的蠕动,那个东西上岸了,它无视了狭窄的空间,竟硬生生将庞大的身体从狭窄的入口中挤了出来。
阻挡星斑水蛭的岩石纷纷碎裂,发出了令人牙酸的声响。
第29章
陆地上的环境与水中相比有着较大差异, 因此星斑水蛭在上岸后并未立刻行动,而是伏在岸边适应环境。
干燥的地面使星斑水蛭的活动略微受限,在地面上远不如在水中那般灵活。
于是,它开始有意识地将环境调整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水珠裹挟着它体表的粘液滑落在地, 令当前的环境更加潮湿阴冷, 空气中上升的湿度让它原本艰难的呼吸频率趋于稳定。
当然, 在这段时间内, 星斑水蛭也没有闲着。正相反,它正在为将来的行动路线作出规划。
常年在暗无天日的地下暗河中生活,使星斑水蛭的眼睛早已退化,如今的它依靠嗅觉和热感应系统来辨别环境。
于暗无天日的地下环境中,嗅觉和热感应系统反而能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在没有任何生物存在的空间内很难找到任何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最有价值的便是残留在空气中的气味因子。
很快, 星斑水蛭找到了它想要的东西——情报。
由于近期虫族在取水处出入频繁, 它们不可避免的遗留了许多气味信息, 这些未曾消散的痕迹很快便被星斑水蛭所捕获。
星斑水蛭的大脑告诉它,前方的区域内有较多高能量的食物出没,且食物的体型比自己更小, 若是单打独斗,必然占据上风。
在急需能量来修复伤口的星斑水蛭看来,虫族的出现无疑于是及时雨。
起因是这样的。
两个月前, 这条星斑水蛭才结束了捕猎。它与一条五米长的剑尾鳗鱼缠斗许久,终于使其因为失血过多而死。
考虑到失去生命体征的剑尾鳗鱼很快就会变质,于是,星斑水蛭选择把它就地处理掉。
星斑水蛭的进食方式比较特殊,它往往会将猎物整个吞入腹中, 等将猎物体内的血液吸食一空后,再将遗骸吐出。
然而,问题恰恰就出在这条剑尾鳗鱼身上。
在剑尾鳗鱼被星斑水蛭捕食之前,它正饱餐一顿没多久。与往常不同的是,它并未吞吃小鱼,而是在地下暗河底部与其他鱼类共同分食了一具腐烂的尸体。
等剑尾鳗鱼赶到的时候,尸体的原貌早已模糊不清,它体表的血肉几乎被啃食殆尽,唯有一条脊骨保存的较为完整。
饥不择食的剑尾鳗鱼对自己的消化能力非常自信。在准备片刻后,便叼走了一小截脊骨,然后吞入腹中。
大概是时间还不够,残留在剑尾鳗鱼胃中的脊骨尚未被彻底消化完,携带它的剑尾鳗鱼便惨遭毒手。
随着剑尾鳗鱼的死亡,这截脊骨转移到了星斑水蛭的体内。
然后,转折出现了。
在星斑水蛭试图排出杂物的时候,脊骨上的骨刺恰巧卡在了星斑水蛭的胃壁上。无论星斑水蛭用出什么手段,这截脊骨始终纹丝不动。
也不知脊骨的主人究竟是何种生物,时间过去了这么久,竟然都没有被成功消化。
无奈之下,星斑水蛭只得将其暂留在体内。
随着时间的推移,脊骨上的组织物被彻底消化,脊骨也沦为钉子户死死扒着这条星斑水蛭不放。
它造成的伤口许久都不见好转,原本只是一个小口子,在反复溃烂后,逐渐演变成了致命伤。
在体内受伤的情况下,星斑水蛭难以完成捕猎活动。进退两难中,它选择来到陆地上孤注一掷。
星斑水蛭在脱离水环境后,最多可以存活三小时。
这点时间或许已经足够了。
找到目标的星斑水蛭转头开启了热感应系统。
根据前方反馈过来的信息,它发现取水口附近残留着微弱的热信号,大概是没啥营养价值的辉光鱼,星斑水蛭不感兴趣。
但若是顺着石壁上的某条小道往前走上一段距离,生活了大量的生命体。它们体内的能量极高,完全可以补充星斑水蛭损失的能量。
于是,星斑水蛭想都不想,径直往虫巢的方向爬去。
正好,在通道的入口处存在两道热信号,就拿它们来开胃吧。如果在陆地上获取食物消耗的热量比在水蛭更少,星斑水蛭觉得自己或许可以换一种全新的狩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