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水位太浅, 导致水温随着环境变得滚烫起来, 熬不下去的鱼连眼球都开始变成浑浊的白色。
一时间,原本平静的河流中传来了阵阵无法忽视的腐臭味。偶尔有几只苍蝇在上空徘徊,生机也在旱季的折磨下迅速流逝。
恶劣的环境,缺失的水分,以及高温,促使这些鱼走向末路。
机灵的鱼早已来到了大的河流紧急避难,愚蠢的只能落到沦为他人美餐的下场。
在末日来临之时, 鱼群掀起了最后的狂欢。它们拼尽全力游向自己的伴侣, 然后向水位最深的地方洒下鱼卵。等到来年雨季的时候, 播下的种子将会再度发芽。
至于树木,它们的树梢顶端开始出现了枯黄的部分。
即便它们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但是供多于求, 只会适得其反。
在这时,树木唯一能够指望的,便是它们那些扎得极深的根系。
水分的蒸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地表的水分被优先带走,而深藏在地下的水还能够勉强保留。
很难想象,一棵看似不起眼的树木竟会拥有上百米之长的发达根系。
相对较为阴凉的林地都变成了这副样子,平原地带更是惨不忍睹。
那些覆盖在地表上的草本植物在缺水的状态中渐渐枯黄,一扫春季的绿意盎然, 整片陆地都死气沉沉的。
但这只是个开始。
在旱季最为严重的时候,地表都将开始皲裂。无数生物都将会在对水源的追逐中四处奔波,亦或是在这段过程中丧命。
这时,未雨绸缪的重要性便体现出来了,尤莱亚的族群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虫群预先建立的水窖中储存了大量的淡水,根据粗略估算,足以维持六个月的日常运转。
在水窖的四周,做了防渗处理,并由相关负责的虫族轮流看守,以免发生疏漏。
在水窖的大门上,悬挂了一把特殊的锁。能打开这把锁的钥匙从中间被拆分成两半,当它们被拼合起来的时候,才能够发挥作用。
其目的大概是预防某些智慧生物私开水窖,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盗的作用。
虫族巢穴上方厚厚的土层阻挡了强烈的阳光,使得巢穴内部的温度趋于恒定,使得水分蒸发的速度再度减缓。
这么一看,似乎是万无一失了。
但其实不然。
尤莱亚并不知道这颗星球上的旱季将会持续多久。
已知一个季节将会持续九个月,那就暂定旱季的时间和一个季节的时间相近。这么一看,虫族至少还需要从某处找到能够维持族群三个月运转的水源。
干旱,始终是一把悬在头顶的铡刀。在没有足够的把握之前,没必要用自己的命去挑战自然规律。
在每天休息的时候,尤莱亚不由得开始思考其他获取水源的途径。
其中,林地的河流、地下暗河以及平原上的淡水湖中的水都是相对而言较为容易的获取的资源。而水域中的水都是无法直接饮用的咸水,且路程较远,一来一去之间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暂且排除。
然而,现实却给了尤莱亚上了一课。
在淡水减少后,除了只有虫族知道的地下暗河以外,其他地方都出现了远比之前多了好几倍的生物。
根据斥候传来的情报,尤莱亚根据实际情况再度规划未来的行动方针。
其中,林地中的河道格外受欢迎。在这里有树木作为天然的遮挡,有利于小型动物隐匿身形。虽说小型动物会沦为猎食者的食物,但是它们可以选择的目标太多了,总会有几只漏网之鱼逃出生天。
然后,除了水源,还有一项资源格外诱人。
那便是河道中没能来得及逃走的鱼。
水越少,鱼逃窜的空间也越少,大幅降低了捕鱼的时间。在河道摸鱼的效率远比在沼泽区叉鱼和钓鱼来得更高。
资源总是永远也不嫌多的。
在夏季虽然食物变质的速度变快了,但相应的制作肉干的速度也提升了不少,多多囤积食物来应对不时之需是必要的。
在几个月前重建巢穴的那段时间内,所有虫族几乎都参与了进来。为了尽快提高速度,它们根本没有时间去捕猎,只能依靠库存、农场和牧场来维持日常生活。
于是乎,仓库里的存货再度减少。若是再遇到一次灾害,残余的资源根本无法支撑这个族群活下去。
所以,对于河道中残留的鱼,尤莱亚势在必得。
林地深处的河流碰不得,那边缘和中部的却可以。
根据所能得到的情报,能够看出目前最大的阻碍是林地中的石甲棕熊。它们最喜欢的食物便是鱼,每当旱季的时候,都会抓紧机会饱餐一顿。
这种熊的躯干和四肢是均覆有坚硬的灰白色骨甲,完美保护住了相对脆弱的部位,防御力较高。
就连石甲棕熊的额头上也有类似于头盔的骨甲,这么一看,用巨石猛击头部的策略落了空。
但是过于厚重的骨甲也在一定程度上让石甲棕熊的活动没有那么灵活,只能靠力量来取胜。
同理,石甲棕熊能够失败无数次,但是虫族只能失败一次。一旦被抓住,只会在顷刻间被碾成肉泥。这么一看,如果运气好能够在关节和眼睛的位置造成伤口,说不定还有胜算。
然而,石甲棕熊的关节连接处特别窄,眼睛也生得极小,令战斗难度骤然上升。虫族们必须格外小心,才能以弱胜强。
所幸石甲棕熊没有群居的习惯。
在秋季的末尾,雄性石甲棕熊会与雌性石甲棕熊短暂生活一个月,并于冬季初期分别。
生活在林地中的石甲棕熊与它们的变种冰甲白熊不同,无需在冬季进行冬眠。相应的,石甲棕熊的生命周期比冰甲白熊来得更短。
等到来年开春的时候,雌性将会产下一到三只幼崽,然后陪伴幼崽共同生活到夏季末尾。
护崽的雌性往往会变得格外凶残,所以虫族必须优先避免与它发生冲突。
只可惜虫族并不清楚石甲棕熊害怕什么东西,不然还能在关键时刻起到出其不意的作用。
关于林地的情报基本结束了,尤莱亚打算让虫族在应对石甲棕熊的时候不要正面硬碰硬,惹不起就躲,躲不了就跑。除非避无可避,否则没必要搭上性命去猎熊。
然后虫族按照自己的种族特性自行分工,尽可能在合适的位置发挥特性。当然,捞鱼的同时顺便收集一些淡水,这部分淡水优先用于农场中农作物的灌溉。
因为夏季正是鱼类大批量死亡的时间段,腐败的尸体会让河水中携带多种病菌,除非额外处理,否则最好不要直接饮用。
但是用于灌溉就没有这类隐患了。
农作物的生长本就需要肥料,这些水恰好能够满足它们的需求,反而比直接使用淡水更有效。
然后便是平原上的淡水湖。
这里视野开阔,无处藏身,多为群居食草动物和诸多大型动物饮水的场所。除非在武力方面特别有自信,否则很少有物种选择在平原淡水湖附近单独行动。
其中不乏比虫族更加强大的猛兽,即便利用人海战术可以险胜,但是周围还有其他动物虎视眈眈,并不值得。
它们都在等待一方落败或者双方两败俱伤,然后坐收渔翁之利。
这一来二去也不划算,风险较高,短时间内不在考虑。
在淡水湖的浅滩中,还有鳄鱼出没。这些神出鬼没的爬行动物会伪装成浮木潜伏到猎物身后,再把它们拖入水中。
斥候根据鳄鱼溅起的水花和附近的动物作为参照,勉强推算出它们的体长达到了十米之上。
由于在淡水湖获取情报的难度较大,因此斥候带回的情报较为片面。关于鳄鱼的种类尚未得出结论,只能证明它们的存在。
虽然二阶虫族的体长普遍在二到三米之间,少数特殊的种族只会更大,工虫会比兵虫略微小上一圈。
进化会让虫族的体型在蜕皮后快速增长,并在达到这个阶段的上限后才会停止。只是在进化程度达到五阶之后,大部分虫族的体型将维持原状,只有少部分特殊的种族除外。
这也是为什么尤莱亚急着扩建巢穴的原因,他只怕在某一天旧的巢穴将装不下原本的居民。
但是,这颗偏远的星球格外特殊,在上面生活的所有物种都格外庞大。这样一来,虫族的体型放在里面也不够看了。
体型的增长同样意味着食物需求的增长。
好在游牧者和采集者们所生产出的营养液起到了作用。
在当前的情况下,普通的绒毡小球菌伞面直径约为二十厘米,柄长五十厘米。
最大的雾灰短尾兔个头直奔九十厘米,比原先差不多翻了个倍。
田鼠也有五十厘米左右的体长,算上尾巴大概达到了一米二。
斑纹野猪因为圈养的时间周期较短,还来不及产下幼崽,暂时不做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