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4章
    礼部尚书捋须道:“殿下...啊不,陛下这是心里不痛快,在发泄呢。”
    “可这也太儿戏了...”
    “儿戏?”
    李不言插话,“殿下要是真不想当这个皇帝,早就跑没影了。”
    王瑾也笑道:“诸位大人放心,陛下虽然爱闹,但大事上从不糊涂。”
    这话倒是真的。虽然赵庚旭在登基细节上百般挑剔,但对朝政大事却格外上心。
    这两日他已经接见了多位大臣,详细了解了各项政务
    宫外,百姓们对即将到来的登基大典充满期待。
    “听说明日皇太弟就要登基了!”
    “就是提出科举创办天工院的九殿下?”
    “可不是嘛!听说他还要在京城也开互市呢!”
    茶楼里,说书先生正在讲赵庚旭在北疆的事迹。
    “话说咱们这位新皇上,在北疆时,那可是三箭定固安,一计平草原...”
    有听众好奇:“先生,新皇登基,会不会减税啊?”
    说书先生笑道:“这我就不知道了吧?新皇最是体恤百姓。我们就等着吧!”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百姓们对新皇登基更加期待了。
    就在登基大典筹备得如火如荼之际,一连串外交文书如雪花般飞入京城。
    “陛下!北疆急报!”传令兵捧着厚厚一叠文书快步走入。
    “草原三大部落、西南十八土司,还有高丽、倭国、安南等周边国家,都发来文书请求参加登基大典!”
    赵庚明接过文书,眉头微皱:“这么多?”
    李不言上前道:“陛下,殿下在北疆的威名远播,各国都想借机一睹风采。只是...距离登基大典只剩三日,他们怕是赶不上了。”
    赵庚旭原本在一旁生闷气,闻言眼睛一亮:“赶不上才好!”
    众臣愕然。赵庚明挑眉:“小九,你这是何意?”
    “皇兄您想,”赵庚旭来了精神。
    “这些使团千里迢迢而来,若是扑了个空,岂不是显得我大颂待客不周?但若是为了等他们推迟大典...”
    “绝无可能!”赵庚明斩钉截铁。
    “所以臣弟有个主意。”赵庚旭露出狡黠的笑容。
    “大典如期举行,但一个月后,咱们可以再办个'万国博览会'。”
    “万国博览会?”众臣面面相觑。
    “正是!”赵庚旭越说越兴奋。
    “让各国使团带着他们的特产来参展,咱们也展示天工院的新发明。设展位要收钱,参观要收门票,交易要抽成...”
    李不言恍然大悟:“陛下这是要...借此机会大赚一笔?”
    “怎么能叫赚呢?”
    赵庚旭义正辞严,“这叫促进各国友好往来,互通有无!”
    赵庚明闻言大笑:“好!这个主意好!就这么办!”
    很快,一道道诏书从京城发出:
    “大颂皇帝陛下谕:感念各国厚意,然登基大典已定于三日后举行,不及相候。特准各使团于一月后抵京,参加'万国博览会',共襄盛举...”
    诏书后还附了详细的参会须知,包括展位费、住宿费、交易税等各项费用说明。
    消息传出,各国反应不一。
    草原各部最为积极:“听说京城的好东西比我们这边互市还多,还不限额,当然要去!”
    西南土司们则盘算着:“听说大颂的新皇喜欢新奇玩意儿,咱们多带些特产去,说不定能换到好东西。”
    高丽使臣精明地计算着:“展位费虽然不菲,但若能达成贸易协议,长远来看还是划算的。”
    倭国使团最为苦恼:“一个月...我们能赶到吗?”
    趁着筹备登基大典的间隙,赵庚旭开始详细规划“万国博览会”。
    “张保保!你去统计一下,京城有哪些空地可以用作展区。”
    “奴才遵旨!”张保保眉开眼笑,“陛下这是要给老奴找个新差事?”
    “没错,”赵庚旭笑道,
    “等博览会结束,朕就设立海阁外务司,专管对外贸易,就由你负责。”
    接着,他又找来严大匠:“天工院有什么压箱底的好东西,都拿出来展示。记住,只展不卖,吊足他们的胃口。”
    最后,他特意嘱咐李锐:“博览会期间的安保就交给你了。记住,既要让使团们感受到大颂的军威,又不能显得太过戒备。”
    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万国博览会”,朝臣们议论纷纷。
    礼部尚书忧心忡忡:“陛下,如此大规模接待外宾,是否太过劳民伤财?”
    “伤财?”
    赵庚旭挑眉,“周大人放心,朕保证这次博览会不仅能回本,还能大赚一笔。”
    李不言笑道:“陛下在北疆时,就能把军械拍卖会办得风生水起。这次想必更有妙计。”
    “那是自然。”
    赵庚旭得意地说,“朕已经想好了,除了常规的展位费,还要设置特别展示区,收费加倍;开设贵宾通道,另外收费;就连如厕都要收'清洁费'...”
    众臣听得目瞪口呆,唯有赵庚明拍案叫绝:“妙!实在是太妙了!”
    赵庚旭故作谦虚,“我这只是...为国库着想。”
    在登基前夜的最后准备中,赵庚旭特意加了一项——命人在太和殿外竖起一块巨大的告示牌,上面用各国文字写着:
    “万国博览会,一月后举行,期待各位使节光临!”
    告示下方还贴心地标注了各项收费标准。
    “陛下,”
    礼部尚书哭笑不得,“这...这是不是太直白了?”
    “直白才好。”
    赵庚旭不以为然,“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多带些金银珠宝来。”
    是夜,赵庚旭站在宫墙上,望着远方,嘴角带着笑意。
    王瑾悄声问:“陛下似乎很期待这个博览会?”
    “当然!”
    赵庚旭眼中闪着光,“这不仅是个赚钱的机会,更是让大颂扬威四海的好时机。”
    第71章
    元启三年, 冬月十八,寅时刚过,京城的老百姓就都涌到了朱雀大街上。
    卖炊饼的老王刚把小车停稳在禁军划定的白线外, 就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
    “这么早就占好位置了?”
    卖糖人的老李提着家伙什挤过来,两人相视一笑。
    “老王, 至从九殿下入朝以来,我们的日子是越来越好了。这辈子能等到九殿下登基, 值了!”
    老王搓着手, 呵出一口白气。“老天爷预言九殿下能开创盛世呢!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说话间, 街面上的百姓越聚越多。
    有挑着担子的货郎, 有抱着孩子的妇人,还有拄着拐杖的老人。几个孩童在人群中钻来钻去, 被自家大人轻声喝止。
    辰时正的钟声穿透晨雾, 厚重的宫门缓缓开启。
    “吱呀——”宫门开启的声音让整条街霎时安静下来。
    众人齐刷刷跪倒在地,却仍忍不住伸长脖颈。
    “皇上出来了!”
    赵庚旭身着十二章纹衮服,朝阳恰好跃上飞檐, 将他周身镀上一层金边。在晨光中流转生辉, 十二旒白玉珠在他额前轻晃。
    赵庚旭虽才十五, 眉宇间却已有了君临天下的气度。
    赵庚旭望着眼前绵延至宫门外的百姓, 心中暗叹。从今往后,怕是再也不能像从前一样溜出去游玩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中, 如今已是禁军统领的李锐,望着九殿下如今威仪天成的模样,心里别提多自豪了。
    他想起小时候一起爬树掏鸟窝的往事, 对比现在,忍不住朗声笑道:“陛下今日这般气度,让臣等都不敢直视了!”
    这个李锐, 还是这么没大没小。
    赵庚旭转头看向李锐,透过晃动的玉珠递去一个无奈的眼神:“待会儿赏你两个炊饼,堵堵你的嘴。”
    这话引得近处的几个官员忍俊不禁。李锐嘿嘿一笑,还不忘朝王瑾的方向眨了眨眼。
    就在他们话音落下的瞬间,天边骤然漫开万丈霞光。
    流云披着七彩,如织锦般在天幕层层铺展,将整座皇城温柔笼罩。朱红宫墙与琉璃黄瓦浸染在这片瑰丽光华之中,恍若天上宫阙,人间仙境。
    百姓们纷纷望天叩首,发出阵阵惊叹:“天降祥瑞!”
    文武百官此刻也不由得仰首凝望,心中暗叹:新帝登基,天现异象,实乃天命所归,得上天眷顾之人。
    这霞光来得倒是时候,赵庚旭心中暗忖。那些老学究又要说什么“天命所归”的套话了,不过...确实挺好看的。
    九门礼炮在霞光中鸣响,紫宸殿前的钟鼓齐鸣,赵庚旭在庄重礼乐中坐上龙椅。
    司礼太监躬身向前,徐徐展开明黄织锦圣旨,首道圣旨颁布对太上皇的尊封。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之皇兄赵庚明,德配天地,功在社稷。为固国本,顺天应人,特禅位于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