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14章
    这句话不说还好,一说在场所有长辈的脸上瞬间写满了不赞同,谴责的目光纷纷的落在宋大勇的身上。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以前我们也是十多岁就结婚,你看看和你差不多的同龄人,现在已经是说亲的说亲,该生孩子的生孩子了,趁你爸妈现在身体好,等你以后生了孩子还能帮你带娃,你也可以安安心心的去厂里面上班。”
    有个提着老烟斗的老人轻轻敲了敲烟杆,燃尽的灰就顺着风飘散。
    宋四爷在村里面很受尊重。
    除了人品好,就是辈分是最大的那一批人。
    平时的时候总是笑眯眯的,嘴里缺了几颗牙,最喜欢的就是抓一点南瓜的籽丢进嘴里,也不剥瓜子壳,就连壳带瓜子仁一口嚼碎咽下去。
    “小勇现在有出息了,我看周围的那些村子里面的女娃都配不上他……”
    陆粥在一旁听着,眼神顺着那耀眼的阳光望向了远方。
    宋家村离县城并不算很远。
    在更偏远的地区,别说是在厂里面上班,就算是有一份前面的工作在乡亲们的眼里,那都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
    整个村的人,都会以这个人为荣。
    “小艳子也到了该说亲的年龄了。”
    宋四爷道:“小勇你看看你周围的那些人,看看有没有适合小艳子的,她出落得漂亮,又读过几年书,要是嫁在这里那真是糟蹋了。”
    人群中有几人想说些什么,但是碍于宋四爷的脸面还是闭上了嘴。
    他们都是想给陆粥说亲的。
    宋大勇摇头:“小艳还小,不着急。”
    看向旁边不知道在想什么的陆粥,宋大勇抬起了自己的大手,朝着陆粥的脑袋就轻轻的薅了一下。
    “既然四爷在,那我也不拐弯了。”
    “我打算让我妹妹多读几年书,以后参加高考,说不定咱们宋家村未来还会出一个大学生,那才是真正的光宗耀祖。”
    宋大勇笑得很开心。
    那双澄亮的目光中,仿佛看到了自己妹妹考上大学的时候。
    空气却静了下来。
    就连盛夏那吵人的蝉鸣声,也悄然远去。
    众人的目光里露出了不可思议,甚至流露出了一丝荒唐的神色。
    女娃?光宗耀祖?
    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是不错,但是有些思想早就根深蒂固了。
    就连村里面的女孩能念过小学,那也是宋四爷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碰到过很多出色的女子,所以重男轻女的思想才没有那么严重。
    她们是地下组织的潜伏者,是战场上奔跑的医务人员,也是瘦弱的双肩扛起相机拍下各种犯罪证据的记者,还是和他们并肩作战的同志。
    宋四爷没有说话。
    他只是下意识的想要来一口烟,结果发现烟杆里的烟已经没了,那双苍老的手从包里面摸出了一点叶子烟,裹成小拇指大小,拿出火柴点燃以后吧唧吧唧咂了两口。
    这火柴盒是连长送给他的,这么多年他一直用着。
    揣兜里,就感觉队友都在。
    “哎,大学哪是那么容易考的。”
    宋四爷心中倒是没什么意见,毕竟这是宋全家里的事。
    只是高考才恢复几年,真正能考上大学的有多少人?
    既耽误时间又浪费钱。
    然后换做从前,宋四爷高低得劝两句。
    现在的日子已经比以前好太多了,能够识得几个大字就够了,用不着给家里面增添那么多的负担。
    但现在情况不同,宋大勇有工作。
    包吃包住的好饭碗,那真的是十里八乡都不容易找到的好工作。
    宋全家里也就只有两个孩子。
    宋大勇和宋艳能读几年书,也正是因为家里面的孩子少。
    胡淑和宋全两人又肯吃苦,听从战场上回来的宋四爷说读书好,甭管条件再怎么艰苦,硬是咬牙让兄妹俩有学上。
    现在讲究的还是多子多福。
    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生很多孩子。
    特别是没什么娱乐设施,天一黑就蒙上被子睡觉。
    比起七八个孩子,五六个孩子人家户,宋全和胡淑夫妻俩可没少被人催,希望他们能多生几个孩子,未来也能够彼此帮扶。
    两人本来也有再生一两个的想法,可惜这么多年一直没怀上。
    “女孩子家家读那么多书干嘛。”
    有人小声说了一句,实在不能理解宋大勇的想法。
    能考上大学的,那是文曲星转世。
    甭说他们这种小地方了,就连县城里面考上大学的也是数一数二的。
    宋艳这孩子是聪明,他们不否认。
    可是考大学,确实比较悬。
    以前浪费那个钱还不如好好存下来,争取以后当个万元户,再娶一个贤惠漂亮的媳妇,那日子不得过得风风火火的。
    “小勇啊,不是婶说你,读书那是多么耗钱的事情,就连离咱们宋家村最近的高中也是在城里面,你住厂里面,那让小艳住在哪里?”
    “读书有啥用,最后还不是要嫁人。”
    “就是啊,最后还不是也得该挖土的时候挖土,该干嘛干嘛,瞎花那个钱干嘛,有那个钱,还不如好好的孝顺你爸妈。”
    “他们带你这么大,多辛苦啊。”
    或许他们是真的好心提醒,也或许是他们的认知局限于此,若换做曾经的陆粥,或许会生气,然后理直气壮的告诉他们读书的好处。
    可是现在,她只觉得悲哀。
    只觉得自己要为祖国出一份力,尽力改变这种糟糕的现状。
    她不能站在时代的风口上,去嘲笑和高高在上的批判这些人。
    会好的。
    陆粥想,会好的。
    他们问陆粥怎么想,陆粥也只是对他们笑了笑,声音温柔而坚定的开口道:“我想读书,我不仅想要在书上观世界,我还想要走出去看世界,如果大家想要让我主动放弃,或者让我以懂事来劝我哥哥,那么很抱歉,我现在做不到。”
    “我只能靠贫瘠的语言保证,我会好好学,会努力学习,不是为了说服任何一个人,而是战争不过才离我们几十年而已。”
    每个世界的文化都不同,她又怎么能够停下脚步。
    国情怎么样,站得高才看得清楚。
    这个世界,还需要无数个站起来的人,才能将这个贫穷落后的国家撑起来,她又怎么可以落后同志的脚步。
    尊严在炮火中诞生,但是想要真正的安稳立足,下来,还得需要自己足够强。
    宋四爷倒是在想,这就是读书的好处。
    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不像有些人那样蛮不讲理。
    他伸了一个懒腰,对宋大勇说:“四爷爷老了,管不了你们这些年轻人的事了,要是想读就读呗,读不了再说,总不能试都不去试一下,谁又知道最后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就像当年,谁又敢保证会赢。
    四爷爷也是理想主义者,忠于理想,忠于国家,忠于党和祖国。
    但凡现在要上战场,他只会叹息一声,然后把小辈们护在身后,像当年一样用一把老骨头冲上去。
    四爷爷慢悠悠的走了。
    天很热,他要去山上喝冰凉的山泉水。
    村民们思来想去,觉得女孩子是要嫁人的。
    就算读书出来过得再好,最后也是要嫁到别人家去。
    宋大勇摇头:“我不清楚读书和嫁人有什么冲突,可是我觉得读书是好事,我就是因为会认字,所以才有机会进入厂里,我们厂里面的那些女同志可厉害了,手速一点也不比我的差,甚至有好几个都是领导。”
    “我希望小艳以后也能够做领导,坐办公室,人家党现在还鼓励大家读书,还说现在国家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
    宋大勇绞尽脑汁,将自己听到的一个话说了出来。
    “这都是,跟着党走,报效国家。”
    众人也就默默的闭上了嘴。
    别的不说,大家心中都有的信仰。
    宋大勇的认知也不知道读书有什么用。
    就像他不清楚同样是读大学学农的,和从小就在地里面挖土有什么区别,不都是种苞谷种稻谷的。
    可是他觉得,自己妹妹就是要读书。
    他希望妹妹像厂里面读过书的女孩一样,瞧着就意气风发。
    那股精神劲,好看得很。
    怕陆粥多想,他事后还对陆粥说:“别管其他人怎么说,哥不缺你读书的这几年钱,你好好读书,要是能考上大学报效国家,那才是真正的报答哥呢。”
    “宋小艳,不许,瞎想听见没有?”
    陆粥点头:“没有瞎想,其实我可以理解大家的想法的,他们抬眸看到的风景就是地里面一年四季的风景,可是他们靠这一年四季,养活了一家人,所以我也没有生气,哥,我们眼里的风景会有变化。”
    “十年后,二十年后的人,眼里的风景又会不同我们,当我们看不懂他们的世界的时候,看不懂那些日新月异的新鲜玩意时,他们也会觉得我们的想法不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