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到六年前。
清晨的云江,天色微亮。
寒襄星站在公交车的车窗前,怀里抱着一摞厚厚的教材。
车窗外的城市还在醒来,雾气裹着远处的江水,像一张被反复揉开的旧照片。
她手指紧紧攥着那只浅蓝色的笔袋——
那是她从大学带来的小幸运符。
她对自己说:
“这是新的开始。”
今天,是她以代课老师的身份第一次走进真正的课堂。
?
云江七中坐落在老城区,校门的油漆已经剥落。
门卫看到她拖着行李箱,问:“新来的老师?”
“是,英语代课。”
“噢,高三十班。”
老门卫点了点头,补了一句,“那班不太好带。”
她笑笑,没接话。
那笑既是礼貌,也是自我打气。
校园里种着几棵高大的梧桐,叶子落了一地。
她拉着箱子走过那条石板路,鞋跟敲在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像是某种仪式的开端。
?
教研组的办公室在三楼。
她推开门,迎面是一股粉笔和咖啡混合的气味。
“你就是代课的寒老师?”一个中年女教师抬起头,笑着打招呼。
“是的。”
“好年轻呀,看起来跟我们的学生差不多。”那女人笑了笑,“不过你要有心理准备——十班可是‘重点关注对象’。”
“我听说了。”
“学生成绩差、纪律乱,班主任都换过仨。你要是能撑一个月,算本事。”
她依旧微笑,语气平稳:“我会尽力的。”
她的声音温柔,却带着一种难以察觉的倔强。
?
上课铃响。
她站在讲台上,手心微微出汗。
三十多个学生陆续走进教室,有的戴耳机、有的趴着睡觉,有的用脚踢着前排椅子。
空气里是青春期特有的混乱与躁动。
“大家好,我是新来的英语老师,寒襄星。”
没人回应。
有学生打了个哈欠,有人低头在桌下玩手机。
她深吸一口气,抬手在黑板上写下日期。
粉笔的声音在寂静里格外清晰。
那一刻,她忽然明白,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比她想象的要远得多。
?
第一节课很漫长。
她努力讲解、提问、鼓励,可大多数学生都无动于衷。
下课铃响时,她的嗓子有些哑,心里却仍在回味每个细节——
有人笑,有人冷漠,也有人在最后一排,安静地看着她。
那个目光与其他人不同。
清亮、专注,像是在认真听。
她下意识多看了一眼。
那是个瘦高的男生,坐姿笔直,眼神专注得让人意外。
他的笔记本上字迹工整,
在最后一页空白处,还写了一行英文:
“To believe is to begin.”
那行字让她心头微微一动。
她没去问名字,只在心里记下:
“十班里,还有一个在听的学生。”
?
下午,她独自坐在办公室,窗外是操场的喧嚣。
同事走过来拍了拍她肩:“第一天还好吧?”
她笑着点头:“挺好。”
等同事走后,她才轻轻吐出一口气。
她把课件收好,盯着桌上的红茶杯发呆。
心里有一种模糊的失落——
原来“做老师”不是想象中那样光亮。
但那道专注的目光,又像一束小小的光,让她不至于完全陷入黑暗。
她在笔记本上写下一行字:
“如果教育的本质是相信人会变好——那我就从相信开始。”
?
傍晚放学时,天色微暗。
她走出校门,街对面的小摊飘来炒面的香味。
她买了一份,坐在路边吃。
手上还沾着粉笔灰,混着夜风的凉意。
她看着远处被灯照亮的校门,
心里轻轻说了一句:
“寒襄星,你已经在路上了。”
那一刻,她没注意到——
一扇教室的窗还亮着。
那个高高的男生正趴在桌上写作业,
灯光打在他脸上,神情宁静。
那一刻的他们,都不知道,
这只是故事的开头。
?
【第十一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