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8章
    卫青早已做好预案,一看到这“不伦恋”之说,就立即出言吸引陛下的注意力。
    以免陛下在此时于天幕出言。
    “何事?”
    刘彻亦是心惊。
    倘若没有大将军出言,他的“采”字就要脱口而出。
    届时秦念极有可能又提及邪说。
    故而卫青只是说出一件小事,刘彻也状似认真考虑。
    涉及这种内容的野史,他绝对不能参与其中!
    【秦念:而这不伦恋又衍生出另一知名野史——沟子文学。】
    第134章
    沟子文学其实算不上野史, 只能说是个梗。
    出处在于2024年1月19日某乎用户对问题“朱元璋为什么保留他做过乞丐的历史”的回答。
    秦念初见沟子文学时,甚至都不是这个回答。
    因为这个梗在极短的时间里,就从那一个回答发展成了“知名文学”。
    历史圈无数皇帝以及不是皇帝的名人惨遭毒手。
    不过所有人都知道沟子文学纯属恶搞, 秦念的目的也只是强化改史的后果。
    只需要委屈群里的明太祖就行,不用牵连他人。
    【朱元璋:……】
    朱元璋终究是老了,没能追上这个逆子。
    看着天幕上的“沟子”之说,朱元璋脸色骤变。
    因为他“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居然是……
    【秦念:就是说你在那个老百姓都吃不饱的年代,却能乞讨三年养活自己,是因为……卖沟子。】
    【刘邦:嘶……】
    【刘彻:哈哈哈哈哈!】
    【赵匡胤:咳咳……】
    【武曌:……知名野史?】
    武曌这声意味深长的“知名野史”,当然是故意为之。
    她没忘记朱元璋故意说出她曾是太宗皇帝的妃嫔,以及豢养面首之事。
    虽然秦念也没帮她瞒着,但武曌知道秦念只是促狭, 而朱元璋则是满怀恶意。
    如今朱元璋因朱棣改史被编造这般伪史, 武曌当然要回报一二。
    ………
    李世民突然觉得后世针对自己的虎狼之词算不得什么。
    自家不会再发生的伦理问题, 相比朱元璋的野史,那也不算事。
    但李世民还是三缄其口。
    在这种话题,他不希望任何人注意到自己。
    【朱元璋:朱!棣!!!!】
    朱元璋已经要被气疯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朱棣的改史, 受害最深者竟然是自己!
    太子朱棣又窜出数丈开外, 确保父皇不能在暴怒之中拿鞭子抽到他。
    此刻父皇动手, 必是没轻没重!
    【朱棣:这野史是假的!皆是朕改史之过,后世之人,不应谣传伪史!!!】
    朱棣是真真切切知道错了。
    早知如此,他必然不会再更改史书哪怕一个字!
    正史不够正时,野史竟会发展至此!
    【秦念:你朝改史改得朕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故而朕也无法阻止野史疯传。得你本人亲自认证, 才能修正后世的史书。】
    【朱棣:……】
    朱棣沉痛地闭了闭眼。
    他甚至不能让秦念别说了。
    本朝的史书, 他还能直接让史官改回来。
    但后世的史书,真就只能通过天幕进行修正。
    从秦念谈及明帝早逝的猜测来看,她确实难辨明史真假。
    连她这般博学之人都难辨真伪,后世的百姓就更容易相信野史与伪史。
    朱棣清楚现在的窘迫,都是他改史之下的自作自受。
    ………
    朱元璋看到窜出老远的朱棣,知道自己确实老了,追不上这个逆子。
    于是停下脚步,在太子难掩喜色时冷声道:
    “来人,拿下太子!”
    朱棣:“……”
    终究是在劫难逃。
    但这些事真不是他干的!他也不会做!
    他都已经被立为太子,又何必改史?
    朱棣暗自抱怨之时,又想到若非“明成祖朱棣”位列声誉榜前九,自己也不会被立为太子。
    这难道是承其利,就必承其害吗?
    【秦念:比如你那集伪史之大成的《奉天靖难记》——朱允炆,作为当事人,你也可以积极出言辟谣。】
    《明实录》中许多内容与《奉天靖难记》相仿,秦念也不知道朱棣是先篡改前者再让人写出后者,还是后者书成后再要求史官照着改前者。
    相比起来,前者的改史力度比后者略逊一筹。
    所以秦念拿后者说事。
    【朱棣:……】
    从未有一刻像现在这样,朱棣希望《奉天靖难记》这本书就此消失于世上。
    史上有那么多史书遗失,为何就不能多这一本?
    偏偏就流传到了秦念时期!
    【朱允炆:?】
    骤然被提及,朱允炆第一反应自然是茫然。
    但仔细看——
    《奉天靖难记》。
    朱允炆嘴角抽了抽。
    他已经决定依照皇祖父的诏令禅让于朱棣。
    有皇祖父的诏令,此番禅让之后,朱棣也应会善待于他。
    ——既然朱棣才是皇祖父亲口定论的太子,那么自己对他就已无威胁。
    这辟谣之事,他还是保持沉默为佳。
    【秦念:因为太子朱标多次行为失道忤逆朱元璋,朱元璋就责备他。朱标对他有怨言,就在宫中行诅咒之事,还招募了三千私兵。朱元璋想要改立你为太子,朱标得知后派人日夜监视朱元璋?】
    【朱元璋:并无此事。】
    看着被擒下的朱棣,朱元璋竟是被气笑了。
    “儿臣绝无此意!这、这就是那个朱棣欲定自己为正统,才会编造此言!”
    朱棣连声认错!
    然后挨了一顿抽。
    从挨抽的力道,朱棣感觉得到父皇留了手。
    ——朱元璋不可能真对太子下重手。
    但朱棣还是哭天喊地不断求饶。
    有着丰富的挨抽经验,朱棣清楚自己要是一声不吭,父皇必然怒火难消。
    【朱棣:天幕出现之前,父皇并没有改立朕为太子之意,相关内容皆系朕所伪造!】
    朱棣不仅承认秦念所说的是伪史,连带着相关的所有内容也一起否定。
    他可太清楚自己都编了些什么伪史。
    一并否定的目的,就是希望秦念不要再提及相关内容。
    然而秦念并没有顾及他的想法。
    ………
    秦念不仅不会顾及朱棣的想法,甚至认为朱棣的扮演者在配合她讨论这部分内容。
    迫害朱棣的同时还能迫害朱允炆和朱元璋。
    这叫一举三得。
    【秦念:都是伪造?所以朱元璋重病时要召你回京改立你为太子,你都已经到了淮安,朱允炆却矫诏让你返回藩地,也是假的?】
    【朱允炆:……】
    朱允炆早就猜到朱棣会编造此事。
    果不其然。
    但世事无常,因天幕之故,燕王朱棣竟然真被皇祖父改立为太子。
    【朱棣:是!】
    朱棣眼一闭心一横,迅速承认。
    早认早结束。
    他现在只求这个话题尽快说完。
    秦念总不能拿他改过的史书说上两个时辰!
    【秦念:“矫诏令上归国,太祖不之知。至是病革问左右曰:‘第四子来未?’无敢应者,凡三问,言不及他,逾时遂崩”——写得这么情真意切,居然是假的啊。】
    【朱元璋:……】
    【朱棣:……】
    朱棣愈发绝望。
    他知道现在还只是开始——他在《奉天靖难记》里编造的内容远不止于此。
    【秦念:既然朱重八就没想换太子,那你大哥朱标岂不是很冤?书中记载他因朱重八偏爱你,对你产生猜忌,还经常拉着晋王朱棡一起诬告你。】
    《奉天靖难记》这本伪史并不是一无是处。
    秦念常在网上看到朱标有多么友爱弟弟,说朱标要是活着,朱棣肯定不会想要造反。
    可只要看这本书里朱棣是怎么造朱标的谣,就知道朱棣对朱标并没有多少敬重。
    关于朱标友爱的对象,正史中明确记载的是“秦、周诸王”,有晋王朱棡,还有朱文正、李文忠及沐英这些人。
    不包括朱棣。
    当然,也有可能是朱棣没犯过错,不需要朱标替他求情,又或是朱棣把自己犯的错都给删了。
    不过朱棣造朱标的谣,已足以作为“朱棣不服朱标”这种猜想的旁证。
    ………
    朱棡:“……”
    就很绝望。
    不是绝望于自己被造谣,而是绝望于造谣他的老四是现在的太子,未来的“明成祖”。
    他甚至知道老四为什么造他的谣——
    朱棡确实和大哥关系更好,当初他被人告发有异谋时,是大哥“为涕泣请”,父皇才赦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