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章
    想起昔时和古娘子一起做针线说的玩笑话,花婶子就忍不住眼热,如今说得这门亲事,也不算愧对于她。
    花婶子想着大喜的日子自己做出这副模样着实不吉利,便借口渴出去找茶喝出去了。
    古小斛虽看到了花婶子眼底的湿润,但也没说什么。
    他知道花婶子重情,从前与古婶子又是好友常在一起说话,见此情景,怕是想起了自己已故的娘。
    “哥哥没什么给你的,这些你拿好,知道你是个闲不住的,就是以后想开铺子,也不必向人家伸手。”
    古小斛将自己做的荷包给古小渔,不待古小渔说话便按住他的手。
    “不必多说,哥哥出去看看去。”
    古小斛转身走了,该说的这半月已尽数说了,今日只要古小渔风风光光的顺利出嫁就好。
    古小渔知道荷包里装的是什么,他没打开,只是安静的坐着,心中复杂。
    直到成亲这日,他才真真感受到了离家的不舍,花婶子红眼,哥哥叮嘱,这一件件都在提醒他,往后是真的要离开这个他待了十八年的家。
    古小渔打小便不爱哭,就是古老爹拿着棍子他也咬牙受着,今日他看着镜子里的人儿同样没有落泪。
    天将欲明,远方传来锣鼓声,古小渔起身出门。
    古老爹昨夜在古小渔他娘牌位前絮絮叨叨的说了一晚的话,如今看着哥儿一身红衣出门来,又忍不住酸了鼻子。
    汉子好面,又是哥儿的大喜日子,古老爹就是再怎么不舍,也只能将面上的情绪尽数压下。
    院子里已来了许多看热闹的村民,见古小渔出来,立即夸赞起来,无非是哥儿模样好,嫁衣好之类的话。
    古小渔没管他人的目光,径直走到古老爹面前喊了声阿爹。
    古老爹不住的点头,哑着声音连声应好。
    看着老爹脸上的深壑,古小渔颤了颤眼,曾几何时,那个意气风发的汉子也被岁月催老,为着一家糊口,挺直的背脊也微微佝偻。
    不待古老爹说什么,古小渔缓缓跪下。
    “渔儿,”古老爹愣住,想要去扶,古小斛却拦住老爹。
    当年他出嫁时,也有这一跪。
    跪天跪地跪父母,古小渔这一跪顺从本心。
    “好,好,好,”古老爹缓缓点头颤着声音,他没白养这几个哥儿。
    迎亲的花轿近了,古老爹将古小渔扶起,轻拍他的肩,温声道:“去吧。”
    日月交替,四季轮转,雏鸟羽丰,终会离家。
    人生便是在不断的相遇和送别之中慢慢圆满,不舍与欢喜常常并存,但细细想来,当是宽慰最多。
    鞭炮声混着笑闹声传遍整个村子,古老爹看着花轿渐渐远去,用袖子擦了擦眼睛,古小斛挽上老爹的胳膊,古小河也在一旁红眼。
    “风大,风大,”古老爹哑着声音。
    长长的迎亲队伍像长龙一般,簇拥着花轿来到了赵家。
    不知谁喊了一声“新夫郎”来喽,霹雳啪啦的鞭炮声又响起。
    赵家门口,拿着花斗的老人将谷,豆,铜钱,彩果等物撒了一地,大人孩子一拥而上争相拾取。
    古小渔被人扶着下了花轿,赵锦将他背着,进了门。
    拜过高堂之后,古小渔被送进了新房。
    喜宴开始,汉子抬着装菜的木板,流水儿一般的上菜,村民们十人一桌的挨着坐好,满脸笑容的拿着碗筷。
    赵家的宴席可是不一般,为了赵锦的婚事,赵家夫妇和大房老早便开始准备了。
    赵臻为着弟弟,可是直接买下了一头猪。
    就是他当年成亲时,也没这样,一来当年清哥儿不愿铺张,二来他常在外走商,娶了夫郎之后又去了镇上,伺候父母都是小弟,也有弥补的意思。
    这古家也是村里的大户,若是喜宴太轻了,也怕村子里的人说闲话。
    猪肘,熏青鱼,菌菇土鸡盅,蜜汁东坡肉......直让村子里的人吃的满嘴流油,伴随着阵阵桂花香,桌上还有一道桂花羹。
    “这一桌菜,怕是要花费不少,”
    “许久不曾吃过这样的席面了。”
    “就是水芹里面都有腊肉片,”
    “......”
    便是嘴里都包不住了,也有人忍不住开口感慨。
    “这古赵两家倒是门当户对,渔哥儿好福气啊,”
    “欸,依我看来,这赵家才是高攀了,”
    “......”
    几人正说着,苏子清忽然过来,浅笑着:“大伙慢慢吃,招待不周之处还望海涵。”
    这话一出,几人连忙摆手,也不再说什么,连忙低头扒饭。
    赵书云正在找爹爹,看着苏子清正在招呼客人,忙跑着过去:“爹爹,已将吃食送去给小叔么了。”
    “乖。”苏子清摸摸儿子的头:“月哥儿呢?”
    “正跟小叔么在屋里说话呢。”
    “这孩子。”
    苏子清失笑,不过有人陪着渔哥儿说说话也好,免得等的无聊。
    待到日落黄昏,热热闹闹的喜宴才散去。
    外面的事情有赵家夫妇和苏子清赵臻操持,赵锦该进洞房了。
    赵锦被人灌的很了,脑子有些昏沉,又怕待会儿冲撞了古小渔,惹夫郎不高兴。
    在院子外舀了一瓢凉水洗了脸,在外面待了会儿,等散了散酒气才进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