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8章
    景云:“……”
    景云面无表情,语气却比竹青还要温和几分:“怎么会呢,竹青大人莫要看不起小人啊。”
    说着,他直接单手接过竹青手中的档案,将其稳稳的放到了桌上。
    莫名觉得气氛不太对的时鹤书:“……”
    他沉吟片刻,看了看依旧笑着的竹青,和疑似笑着的景云。
    嗯,似乎是错觉。
    那半米高的档案并不是全部,但落在桌上,几乎与时鹤书齐眉。
    时鹤书抬手取下一本翻看,不去看一旁两人怪声怪气的针锋相对。
    不多时,另一堆半米高的档案落下,竹青下了梯子,继续维持着温文尔雅的模样站在时鹤书身侧。
    “督主,刘尚书近年格外猖狂,因此记录也比较多。”
    他俯身欲凑到时鹤书耳边,却被景云用剑鞘挡开。
    竹青:“……”
    竹青默默记下这笔,继续道:“不若属下将大罪整理成册,交给督主?”
    时鹤书看着那两大座档案山也有些无言以对,他轻轻颔首:“如此也好。”
    第20章 善人
    订装成册的大罪很快交到了时鹤书手上。那厚厚一本册子,时鹤书越看脸色越阴沉。
    刘献忠……
    时鹤书将册子丢到一旁,闭目平复呼吸。
    刘献忠是同岳年间的榜眼,早早便在京中做了官,且官途坦荡。
    在遇到时鹤书前,他的人生几乎可以说是顺风顺水,没有任何灾难。
    正因如此,才让他成为了别人的灾难。
    为良田逼杀农户,为美妾害人父母,为富贵考生大开后门,纵容父亲在老家强占土地,肆意虐杀侍女小厮,私吞宫宴大典与祭天祭祖的经费……
    桩桩件件,都够他下狱一万次了。
    前世,时鹤书并未详细了解刘献忠的罪证,便借着他纵容科举舞弊将他下狱。今生看了这些腌臜东西,时鹤书只觉得自己先前与他发生的争执都不值当。
    这种人就该直接被抄家送入东厂狱,以正刑名。
    而颇为荒唐的是,也是这样的人,却每年都会为京郊寺庙捐钱,是京中贵族圈内著名的善人香客。
    善人?
    呵。
    既然他要做善人,那他就成全他。
    时鹤书睁开眼:“传竹青来。”
    ……
    刘献忠近日很倒霉。
    先是他家祖宅出了问题,接着不知是谁说他私吞公款中饱私囊,后市中又多了许多关于他真真假假的传言,皆是滔天大罪,连他的好友周巩都上门质问他传言真假。
    “周兄,那些自然是假的。”
    刘献忠拉着周巩坐下,为他倾了杯茶:“周兄,你是知道我的,我刘献忠怎么会做那种丧尽天良的事呢?”
    说罢,他又传来侍从,来为周巩上喜爱的糕点。
    一盘云片糕摆在了桌上,周巩拿起一块,送入口中。
    再配上暖呼呼的茶,周巩只觉得心中薄怒都散了几分。
    “你当真没有做过?”
    周巩再次问道,刘献忠忙举手发誓:“若我做过,必被时鹤书那厮抓入东厂狱,不得好死!”
    听到此话,周巩忙按下刘献忠的手:“行了行了,忽的发此毒誓作甚,我信你便是了。”
    周巩的性情较为古板,却格外重情义。他与刘献忠是多年好友,也是因为这份友情,他才投靠了太后。
    因此,在听到刘献忠说出那话后,他几乎是在瞬间信了自己的好友。
    偌大的会客厅内,气氛再次变得融洽起来,似乎先前的猜忌从未存在过一般。
    京城,督主府。
    “消息放出去了?”
    玉印碾上红泥,时鹤书为批阅好的奏章盖上红印。
    景云立在他身侧,看着苍白的手指因用力而泛上微微的红,如晶莹剔透的石榴籽一般,格外秀色可餐。
    恰好,玉印还是青玉,色彩的极致碰撞让景云的手蜷了蜷。
    “督主,已放出去了。”
    竹青的声音响起,景云忙止住了脑中的联想。
    一个鲜红的痕迹落在了赤字下,时鹤书取下印章,提笔又补了几个字。
    “刘献忠那边什么反应。”
    这个问题也不需要景云回答,于是他继续安安静静地欣赏写字的时鹤书。
    时鹤书的字是大学士亲口夸过极好的,劲如松,挺如竹,别有一番风骨与意境。但景云没受过传统的书法教育,他只能给出两个字:好看。
    字好看,人也好看。
    唯有旁人说话的声音有些碍事。
    “刘府内的人说,刘尚书并无什么反应,似不欲出面。但周尚书去寻了刘尚书,二人依旧……相谈甚欢。”
    朱笔落到笔架上,时鹤书合上奏章。
    “是吗?”
    他语气淡淡:“既然他不想出面,那就让他也不能再出面好了。”
    “竹青。”时鹤书抬眼,凌厉的桃花眸里尽是杀意:“继续放消息,最好搅得满城风雨,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的刘尚书是如何的……”
    “大善人。”
    ……
    “哎,你们听说了吗?那给灵仪寺捐款千万两的大官人刘老爷啊,其实……”
    “不止不止,我还听说呢,他还……”
    大宁民风开放,民议官并不少见,除非是像时鹤书这样过于臭名昭著恶名远扬的官员,一般都是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