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19章
    简直……太酷了!
    ——现在的部长在发光诶!
    站在原地的小狗抱紧怀里被自己仔细叠好的运动外套, 狗狗眼里泛出亮晶晶的光芒。
    和当初全国大赛上看到的不同, 现在的部长似乎要更游刃有余。
    为什么呢?
    好奇小狗脑海里下意识冒出了疑问,但下一秒, 答案就浮现在他面前。
    [我已经打败过自己了。]
    柊吾听见了刚刚场上的对话。
    幸村部长已经亲手斩断了束缚他的枷锁。
    就在那一天。
    柊吾亲眼看到的。
    幸村部长好厉害。
    幸村部长真的好厉害。
    闪闪发亮、耀眼夺目。
    而柳像是注意到了什么,他看着呼吸有些急促、身后无形的尾巴摇出残影的小后辈, 嘴角微微上扬。
    当初全国大赛上, 柊吾也是这样目不转睛地盯着球场上的幸村。
    这次比赛上场前,幸村并没有像往常那样与队友击掌交谈。
    而此刻,在最后抢七决战开始前,站在底线处的他将手里握着的球拍径直指向了日本队的选手区。
    “小吾,赤也。”
    被叫到名字的两人一怔。
    幸村额前的发丝被汗水浸湿, 身上的运动服也湿了一片,但他那双紫蓝色的眼眸却有着异样的神采。
    “作为立海网球部部长……”
    他顿了顿,神情格外认真。
    “最后的提议。”
    “无论如何, 都要相信自己手里握着的球拍。”
    网球场无人的清晨、每个训练结束的夜晚、无数次踏上球场、全力挥出的球拍……
    这些细微而又普通的时刻组成了现在的‘你’。
    幸村部长……
    柊吾低声喊了一句, 眼也不眨地盯着场上的人,从那双温柔的眼眸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
    [相信自己手里的球拍吧。]
    [你还可以更随心所欲一点。]
    柊吾喜欢刀剑,喜欢利刃碰撞时出现的火星, 喜欢汗水滴落在手合场地板上的声音, 喜欢结束时双方鞠躬的那一瞬间。
    而网球也一样。
    比赛时观众呼喊出的名字、回头时队友的加油声、比赛结束后握上对面发烫的手。
    他的双手会握着自己的刀,也会攥紧自己的球拍。
    ‘放轻松, 小吾。’
    ‘你现在只是在打网球。’
    某个夜晚抱膝坐在地上的柊吾听到了部长说的话。
    那时候的他在为无法区分剑道和网球而苦恼, 把这句话当作了敬爱部长的宽慰,却想过它真正代表的含义。
    柊吾看着场上挥动球拍的部长。
    好像, 是他自己错了。
    幸村部长没有让他把剑道和网球剥离开,而是在很早以前就告诉了他……
    [你只是在打网球。]
    柊吾放慢了呼吸,漆黑明亮的狗狗眼里倒映出幸村的身影,在心里默默说出了那一晚自己迟到的回答——
    我知道了,部长。
    而在柊吾身旁的切原攥紧了双手,同样在心里说出了自己的回答。
    我知道了,部长。
    幸村的声音不大不小,对两人说的话其他人同样也听见了。
    大曲看着仿佛下一秒就要哭出来的柊吾和切原,嘴上有些麻烦地啧了一声,但思绪却飘到了那天球场上的的初中生来找他的夜晚。
    不光是他,平等院他们也一样。
    毕竟,为了自家两个小孩,幸村找过的人不止一个。
    平等院环抱着双手,对场上这位立海大网球部部长所考虑到的程度挑了挑眉。
    他回想起当初因为自己突然的特训而惊讶的柊吾,不轻不重地哼了一声。
    看得出来,那个小鬼对自家部长所做的事丝毫没有察觉。甚至,还以为是他们这些人‘突发善心’,愿意教他。
    愚蠢的小……狗。
    平等院扫了一眼旁边眼睛里转蛋花的柊吾,忽然改了口。
    *
    当黄色的小球撞在球网上,落地后慢慢滚向边线的那一刻,会馆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场上保持着最后挥拍姿势的少年身上。
    尘埃落定。
    汗水顺着幸村的下巴滴落在地,像是拨动了时针。
    “比赛结束——”
    “幸村精市获胜!”
    裁判的声音在会馆里回响,彻底点燃了现场观众。
    热烈的欢呼此起彼伏,仿佛要掀翻整个会场,而观众席上的旗帜被风吹动,在空中啪啪作响。
    幸村放下握着球拍的手,还没来得及转身看向队友,就听到了熟悉的声音。
    “幸村部长!!!”
    “幸村!!”
    “噢噢噢噢!我们赢了!!”
    ……
    紧接着,他的身上就挂上了一只激动到流泪的小狗。
    幸村无奈地托住身上呜咽着说他‘好厉害’‘好帅’‘简直酷呆了’的小后辈,看着眼前忍住眼泪的切原,忍不住弯了弯眼眸。
    而当他看到同样情绪有些外露的好友们时,眼底浮现出一丝诧异。
    注意到幸村的目光,真田偏头躲开,柳也忍不住握拳咳了咳。
    然而围聚在幸村身边的人有很多。他们纷纷涌上球场,在会馆的最中心,享受属于他们的欢呼和掌声。
    咚、咚、咚。
    观众席上响起了熟悉的应援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