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3章
    “小泽,你做到了,全市第一,省排名二十三。等会招生办的人会给你打电话,你明天早上来学校一趟。”
    鱼泽沐淡定的揉了揉时随的头发,像是早就在意料之中。
    “知道了老师,我有自己的打算。”
    鱼泽沐打算报考江大,也算是国内顶级的大学了。
    其实他也有别的选择,主要还是离不开时随。
    鱼泽沐和班主任简单聊了几句后就挂了电话,低头看时随打游戏,静静地等他结束这把后才出声。
    “哥哥,我们有钱了。”
    学校和教育局的奖励加起来大概有二十万。
    足够让两人安稳的上完大学,改善生活质量了。
    “挺好的,我就知道小鱼你可以的。”
    时随也不惊讶。
    高考前的几次大型模拟,鱼泽沐都是稳居市前三。
    高考稳定发挥,考了个市状元也算是正常。
    “到时候把这些钱打到哥哥的卡上。”
    鱼泽沐一分都没打算留给自己。
    时随翻个身仰头看他,这个角度刚好能到看到鱼泽沐流畅漂亮的下颌线条,眨眨眼疑惑,
    “你自己留着不就好了,给我干什么?我又不缺吃喝。”
    鱼泽沐打定了主意要把这笔钱给时随,伸手挠了挠他的下巴。
    “哥哥你收下就行了,我还要靠你养着呢。”
    时随有翻了个身侧躺,毫不客气地开鱼泽沐的手。
    “没大没小。既然这样那我就先帮你收着了,需要的时候找我要就行了。”
    其实时随就算收了也没打算动那笔钱,准备另开一张新卡存钱。
    存起来给鱼泽沐当老婆本,到时候自己再给他添点应该够他讨个媳妇了。
    时随默默盘算着鱼泽沐的未来,想的长远,确实称得上煞费苦心了。
    【ps:小鱼是很聪明,但人家学习也是很用功的,不存在那些什么高一高二不学高三飞升的不切实际情况。】
    第118章 谁比谁更穷23
    “叮咚宿主,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剧情了,怎么样?是不是很激动?”
    时隔几年,熟悉的提示音再次响起。
    时随看着面前的高中校门,无奈地叹了口气。
    大学勤勤恳恳学了三年半,终于等到了来给鱼齐当老师的机会了。
    虽然他在这里只是为了实习,但要做的好的话很快就能转正。
    “挺激动了,感觉这么多年学白上了。”
    时随在校园里逛了一圈,找到了自己的班级卡在上课铃敲响之前踏了进去。
    上课铃敲响,学生陆陆续续的回到了座位,但还有几个位置是空的。
    “太棒了,宿主。鱼齐今天上午逃课了,你可以少见到他一天。”
    饭桶在系统空间里嚷嚷着并不算好的好消息。
    “但下午还有我的课,谁知道他会不会回来?”
    时随只在心里抱怨了句。
    虽然他现在是以老师的身份站上讲台,但在低头看见自己的小学生卫衣后,时随打定主意回去要再买套成熟点的衣服。
    那种中年条格衬衫就不错,说不定还能显得他成熟些。
    只不过在台下的学生眼里,时随这张脸都已经放在这里了,怎么穿都不可能会丑的。
    刚开始实习的大学生嫩的能掐出水来,神色飞扬,长得又隽秀精致。
    别说穿条格衬衫了,就算披个麻袋出来都是好看的。
    和学生站在一起,还得艰难分辨一下谁是老师谁是同学。
    走在操场上都会被体育老师当学生赶走的那种。
    “大家好,我姓时,这个学期将由我来带大家的数学课”
    时随只是单纯地讨厌鱼齐还有那群以他为首的小团体。
    对于好好学习的学生还是观感不错的。
    毕竟原剧情中就算到了最后时候,也有不少学生是相信他的为人,愿意站出来替他说话的。
    他更不会因为有鱼齐的存在而怠慢了教学。
    这所高中算不上好,在市里的排名也挺靠后。
    但无论在哪里都有真正想学习的学生。
    迎着讲台下学生灼灼的眼神,时随捏着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说不定自己真能培养出来几个高材生呢?
    时随苦中作乐地想着。
    上午的课很快就上完了,时随不仅收获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喜欢,还收获了个毛遂自荐的课代表。
    是个很文静的男生,带着眼镜,说话细声细气的,瘦瘦小小,头发挺长,有点像当初还是小可怜时的鱼泽沐。
    时随上课问谁愿意当数学课代表的时候,他第一个举起了手。
    时随也没纠结太多,直接就把他给定下了。
    只不过下午时随就看到了那几个空着的位置坐上了人。
    “宿主,倒数第二排的那个就是鱼齐。”
    时随顺着饭桶说的方向看去。
    视线刚扫过去就皱了皱眉。
    鱼泽没有像别的学生那样穿校服。
    一身叮铃哐当的链条垂在一起,胸口印着个大大的骷髅头,裤子宽松到都快垂在地上了。
    头发乱蓬蓬的,还戴了两个大耳环,整个一不良少年的形象。
    像是注意到了时随的视线,鱼齐故意哼了两声挑衅,当着他的面趴在桌子上睡觉。
    “再穿个鼻环就跟牛长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