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3章
    前排的同学有些无语地转过头看着颜真:“如果秦厌要成立后援会的话,你肯定那种粉头,还是毒唯。”
    颜真点头:“你说的没错。”
    台上的秦厌已经读到了最后一句。
    “时间不等人,我们不要结束后遗憾的泪水,只要胜利时纵情的欢呼,让我们一起努力,创造辉煌!”
    秦厌抬起头,还挥了一下拳头。
    全场掌声,几个老师鼓掌鼓得格外用力。
    她捏着演讲稿下了讲台,吐出了一口气。
    “下次也要这样。”老师看着秦厌,眼神兴奋,之前听秦厌说话,感觉像是嗓子里堵了一口气。
    “那不一定。”秦厌说道,“看情况吧。”
    总结大会的第二天,就是知识竞赛。
    没有参赛的同学,为了给参赛同学加油,还在脸上画了班徽。
    比赛当天大礼堂坐得满满当当,这些都是被抽中的幸运同学,没有到达现场的同学,会在班级观看实况转播。
    每个队伍都有三次场外求助的机会。
    国际一班和火箭班在大礼堂外的走廊相遇,互相对视了一眼。
    站在旁边的校报记者疯狂拍照。
    “哇哦,火药味十足啊。”
    “这叫什么?宿命的对决!”
    秦厌看向拿着照相机的人,脚趾抠地,移开视线,就看到沈行之正看着自己。
    虽然对方的眼神和表情都很到位,但秦厌总感觉对方的状态不太好。
    整个高一一共八个班。
    秦厌他们队伍的名字叫做“排名第一队”,火箭班的队伍叫做“全都对队”。
    舞台两边各安排了四个座位,国际一班和火箭班的位置刚好面对面,但凡视线触碰,空气中都仿佛有火星子。
    “现在是放狠话环节!”主持人看热闹不嫌事大,大声宣布道,兴致很高,如果不是情况不允许,他看上去会直接大喊“打起来”。
    火箭班的矛头直指国际一班,班长站起身竖起了食指,晃了晃:“国际一班,不过尔尔。”
    “秦小姐,要是输了,你会哭吗?”另外一个人拿着话筒的,“我们这边已经帮你准备好了氧气瓶,注意身体,到时候不要哭得太伤心。”
    秦厌笑着拿起话筒:“你们看上去精神不太好的样子,是因为预见了必输的结局所以没有睡好吗?”
    “哇哦!”台下国际一班的人大声尖叫。
    “希望你的实力和你的狠话一样硬。”沈行之说道。
    “你好,得第一总数没有我多的沈行之。”秦厌笑眯眯地说道。
    沈行之深吸了一口气。
    眼看着要打起来,主持人立刻cue了其他班级。
    旁边队友看着秦厌竖起了大拇指:“还得是你啊,气沈行之是有一手的。”
    其他班狠话的火药味也很足,一听就是苦心思考过的。
    场子随着狠话迅速热了起来。
    “比赛正式开始,第一轮,答对一题积一分,一共三十题,题目有选择题以及问答题的形式,抢到题目后有五秒钟答题时间,超时将重新进行抢答。”
    “各位做好准备了吗!”
    所有人都抬起头看向了大屏幕。
    第一题是一道计算题,还是问答题形式,没有选项,猜都没得猜。
    看那复杂的算式就知道多半是不当人的校友出的,已经有人拿出了草稿纸。
    秦厌扫了一眼,迅速拍下了按钮:“7892。”
    主持人震惊地看向秦厌,低头看了眼答案,又抬头看向了秦厌,大声说道:“恭喜你!回答正确!下一题!”
    第二题是一道地理题,还算常规,说出十个拥有喀斯特地貌的地名。
    题目全部出来的那一瞬间就有三个班级同时按铃。
    不过这回秦厌他们慢了一步,被四班抢到了。
    接下来的几题都是选择题,因为第一轮不扣分,所以及时拿瞬间没想出来答案,大家都在抢夺。
    秦厌他们的运气还算不错抢到了两题,并且全部都答对了。
    第八道题就变得抽象了起来,给了一张照片的局部放大图,然后猜这玩意儿是什么,还是问答题。
    秦厌不理解,这东西为什么能上知识问答板块?
    岑欢倒是一秒就按下了铃:“椰子!”
    秦厌疑惑,看到完整图片后,微微张大了嘴巴,居然真的是椰子!
    她闭上了眼睛,那个局部图根本看不出什么东西,她还以为是什么动物。
    “你到底怎么猜到的?”主持人也很疑惑。
    岑欢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有个比较小众的爱好,我喜欢拍水果然后放大,没想到还能在这种地方压中题目。”
    众人沉默。
    国际一班现在拿了四分暂排第一,火箭班拿了两分排在第二。
    “好的,下一题!”
    岑欢收起笑容,表情再次警惕。
    秦厌拿着铃,看上去表情淡定,实际上手都要按烂了,坐在她这一侧的观众已经看到秦厌的手按出了残影。
    三十道题全部答完,国际一班得了八分,依旧排在第一。
    “哎,后面没有发挥好,手速太慢了,抢不到。”
    五个人围坐着,都是同一个动作——给手腕按摩。
    其他班级的人也是如此。
    “没事,第二轮就要扣分了,他们应该没胆子随便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