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96章
    墨珣没有动,但那个空灵声却再次响起,“外来者,既然已经来了,不如就进来坐坐吧。”
    “不坐了。”墨珣此时尚能思考,就变相地证明自己中毒还不算深。既然如此,何不就此收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还是回去吧。”
    墨珣这话虽然说得很平静,但他却也知道,此时,若是对方不愿意,自己恐怕是没有离开的机会的。
    果不其然,对方又来了一句,“来者是客,怎么能让客人在外边绕圈子呢?还是进来吧。”
    墨珣是一动没动的,但刚才那片蜃楼却是自己移到了墨珣面前。
    到了面前,墨珣才能清楚地看清这整个蜃楼的全貌——眼前的这座宫殿,直挺挺地立在墨珣面前,其后却是一片悬崖。而这个宫殿的正面上却挂着一个“蜃楼”匾额。
    还……真是不讲究。
    “请进。”空灵声响起。
    “……”
    墨珣这下几乎已经能肯定,自己在进入这片迷障之后,就再没有移动过了。
    真正在动的,可能是这些雾。而他之所以会有自己在移动的错觉,极有可能是在还没有迈进这片迷障之前就已经被迷住了……
    这样一来,被迷住的可能不仅仅只是自己一个。林醉、陈子溪他们,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中了迷障的毒。
    墨珣眼睛微微眯了眯。
    他进来的时候口衔避毒丹,却并非解毒丹。
    思及此处,墨珣掏了颗解毒丹丢进了嘴里。
    墨珣的动作虽快,但在境界比他高的大能面前却也算不得什么。
    “你在哪里?”
    墨珣知道自己打不过对方,但是“敌在暗,我在明”的感觉有些糟糕。
    “你进来就知道了。”
    “……”
    话说到这份上……
    摆明了就是在诱着人往里头去。
    墨珣开始怀疑,这个正在跟自己对话的人或许并不能将他怎么样。但如果自己真的迈步进入了这个宫殿,那就说不定了。
    亲自走进去,就像是一个契机。就好比是同意了对方的某个要求之类的,墨珣自己也不是很能肯定。
    总之,谁进去谁傻。
    或许是因为墨珣一直不配合,终于将对方的“好脾气”消磨光了。
    “你如果不进来,‘林醉’可能就要永远留在弱水里了。”
    “……”
    墨珣:可是,我真的没有掉“林醉”。
    第458章
    墨珣跟对方讨价还价了一阵, 并再三表示自己“没有把‘林醉’掉进弱水里”,最后才又得了对方一句问:“你擅闯此地,所为何事?”
    “没事,路过。”
    墨珣怀疑,自己在这个时候如果说出了“银丝仙草”这个四个字, 对方可能张口就会说“里头有很多, 你进来拿”。
    “……”
    不知道是不是墨珣有些油盐不进, 倒让对方有些词穷,对方在听完了墨珣一个“路过”之后便没了声响。
    墨珣不敢放松警惕, 只悄悄祭出了防御法器, 准备见机行事。打是打不过, 就怕对方被自己逼急了,直接要动手把自己给料理了。
    眼前的蜃楼灯火通明, 跟身边被浓雾覆盖住的位置比起来, ……更让人心向往之。
    当墨珣心中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之后,他仅存的理智便告诉自己——他的解毒丹失效了。
    静了一阵,空灵声再次响起:“你不小心掉进弱水里的,是夫郎林醉,还是徒弟林醉?”
    墨珣:“……”
    对方反反复复地问自己进入迷障所求何事,又问“林醉”……墨珣怀疑对方的能力可能与玉面九尾的类似——能够窥探他人的识海。
    原先的那个九渊尊者进入华海秘境确是有所求, 但这个“所求”却并不是墨珣真正需要的。
    或许是因为对方觉察到了墨珣识海中的“林醉”, 又意识到墨珣进入迷障是想要别的东西, 所以, 对方说出的话才会这么颠三倒四的。
    “你能先回答我的问题吗?”墨珣耐着性子问。
    墨珣心里已经怀疑, 自己刚才与林醉和陈子溪在一起的时候就已经中了迷障的毒。而林醉和陈子溪的“离开”,也并不是真的离开,只是像他一样,也是进入了这个迷障之中。
    对方没有回答,墨珣倒也不在意,只继续开口问道:“我究竟是什么时候,掉了一个‘林醉’在弱水里?”
    墨珣首先要确定的就是,林醉究竟在不在这片迷障里。或者说,墨珣是想要确定一下林醉是否已经进入了眼前的蜃楼。
    “……”
    两边再次僵持上了。
    墨珣甚至已经开始猜测,对方或许根本听不懂自己在问什么。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对方颠来倒去地问了几个一样的问题,让墨珣意识到对方似乎……脑子有点问题?
    “三个时辰之前。”空灵声道。
    墨珣一怔,被这个对方口中所说的时间给震了一下。
    按照墨珣的记忆,他进入迷障左右不超过半个时辰,可空灵却说出了“三个时辰”……
    墨珣静下心来想了想,很快就想到了自己口中的避毒丹上——一颗避毒丹能够持续两个时辰,而他刚才就已经含上第二颗了。
    按照这个时间来推断,空灵并没有骗人。
    这也就意味着,真正骗了墨珣的,正是墨珣自己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