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1章
    敏感的人总是这般,对生活方方面面的觉知都要更深一些。
    这日,许活休沐,和方静宁一同用午膳。
    侯府买了新杀的羊肉,特地片了羊肉片,安排了涮锅子,汤里加了桂圆枸杞等物。
    许活和方静宁单独在一起,便没有食不言的规矩。
    两人没教婢女伺候,许活亲自涮了几片羊肉放到方静宁碗中,“羊肉暖中补虚,补中益气,能御风寒,亦能强身。”
    方静宁很乖顺地吃着,却味如爵蜡。
    许活给了她夹了一些,道:“静娘,你太瘦了,多吃一些。”
    方静宁对她越发坦率,便直言道:“世子也是希望我珠圆玉润好生养吗?”
    许活否认:“我只是希望你身体强壮,与美和生养并不相干。”
    方静宁眉目舒朗,语气更像是闲谈,“可京中风尚,女子以纤弱娴静为美,世子为何相反?”
    “世人以为男子合该是强大勇猛、精悍有力,身材矮小、弱不禁风便似半残,为何偏要女子纤弱娴静?强大才更容易成为上位者。”
    许活大口吃着羊肉,囫囵咽下去,涮肉的间隙道:“我任职县尉,来往于街市间,处理民间百姓的纠葛,观民间掌事撑家的女子大多不纤弱,有泼辣之人,遇那不入流的贼混,也丝毫不畏惧,趁手之物挥舞起来,虽无章法却有力道,若是换了纤弱之流,恐怕只能任人宰割。”
    方静宁未见过多少民间百姓家的妇人,只想到府中有力的粗使婆子,“从前从未想过,如今听世子一言,竟是破有道理。”
    许活胃口大,吃得快,边吃边照顾着方静宁,一大筷子肉下进锅子里,总要匀一两片给方静宁。
    这般,方静宁的碗中肉还是堆了起来。
    她吃得慢条斯理,再看许活,吃得不粗鲁,只是太快,好像随便嚼了嚼便囫囵吞下去。
    “世子这般,可有品到其中滋味儿?”
    许活并不贪图口腹之欲,便道:“尚可。”
    方静宁不赞同道:“入口之食对身体有益固然重要,可若只想着饱腹和益处,岂不是失了享用美味之乐?”
    许活向来重视实用胜过旁的,闻言却也没有反驳,只是进食的速度稍稍慢了下来。
    方静宁神情颇为满意,胃口大开,还与许活讨论起羊肉的不同吃法。
    忠国公府在吃食上极为奢侈,一种食材可做十数种菜品,便是最简单的食材也要经过许多道工序,她虽不甚了解,却也精通过许活。
    许活耐心地听着,面上丝毫不见厌烦,在她着重表示某一道菜很美味时,便会接道:“吩咐厨房做。”
    方静宁点头,“世子也尝尝。”
    许活应下。
    过犹不及,方静宁胃口小,待到她喝了半碗羊汤,吃了小半碗羊肉并一张小小的薄饼,便停了下来。
    许活端走她剩下的那半碗羊肉,不嫌弃地吃起来。
    方静宁惊讶又甜蜜,“世子尊贵,怎可食残羹?”
    她用膳极规矩,哪怕是在自个儿的碗里,筷子也不会翻动搅和,说是残羹,有些夸张了。
    许活不以为意道:“不可浪费。”
    其实许活不吃,剩下的菜也不会浪费,府中下人们全都极乐意分而食之。
    但许活毫不嫌弃,方静宁便甜到了心里。
    她看着许活,眼神温柔似水。
    许活在这样的目光下,竟有几分不自在,三口四口吃完,又盛了一碗汤,喝下去,方才罢了。
    方静宁柔声道:“世子下回先喝汤,对身体好。”
    许活便用方静宁方才的话回她:“对身体有益固然重要,当下享用之心情同样重要。”
    方静宁机敏道:“夫唱妇随,世子劝我,理应也该作表率。”
    许活失笑,随即一本正经道:“莫要日日盯着我,多去想去做你的事才是。”
    若是尚未嫁进门或者刚嫁进门,甚至于有亲密接触之前的方静宁,许是立时就要心思百转千回,忧虑许活是在拒绝她的情意,怀疑自己,损耗自身。
    但如今她听到,丝毫未多想,十分平和地睨她一眼,嗔道:“世子莫要小瞧我,我日日皆忙极了,哪里有空闲整日盯着你。”
    许活便一拱手,“那我便不叨扰夫人了。”
    方静宁面若桃花,故意拿捏着强调,甩甩帕子。
    许活轻笑,抬步欲走。
    方静宁忽地又叫住她,“世子。”
    许活回身。
    方静宁神色沉静下来,“我想为青菡做个媒。”
    许活露出些许意外之色,“为何?”
    方静宁便道:“论迹不论心,若是以心思论罪,我实非宽仁之主,青菡之错不至于背着被赶出芦园的名声。”
    许活眉眼温和,“你决定便是。”
    ……
    青菡这些日子,过得属实不好。
    下人中颇多风言风语,她又无法辩驳,便只能整日缩在家中以泪洗面。而她父母地位低微,为她找的男人根本入不得她的眼,甚至随着风言风语的扩大,越来越差。
    青菡越发心生悲凉。
    是以,当方静宁派人来照她过去,她便是收拾过,整个人依旧显得十分落魄。
    青菡瘦了很多,眼窝凹陷,眼下青黑,露出的手腕细细一截,仿若只有骨头,精气神儿都被抽走了。
    “我今日找你来,乃是为那日外院你照料世子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