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1章
    头忽然一阵一阵痛了起来。
    眼前有刹那的模糊,他用手掌撑住眉心,往前跌走两步。
    身体蓦地撞进一个温暖的怀抱。
    “怎么了?”姜策玉的声音响在耳边,“头痛吗?”
    褚苏扶着他胳膊坐到凳子上,跟姜策玉说了下匿名信的事情。
    刻意隐去了翠女的卦象和纸上的最后一句。
    姜策玉轻轻拍着他的背,听到最后,神色凝重地‘嗯’了声。
    “其实我也有个消息要告诉你,”他道,“你之前让我调查的事情有结果了。”
    褚苏猛地抬头看他:“是谁?”
    如今看来,幕后之人已然不打算再藏,且在信件之中,那人提到了天阶任务,所以姜策玉查到的人,八九不离十就是妄图开阵之人。
    姜策玉抿唇,俯身在他耳边很轻地说了两个字。
    “衡清。”
    第83章 不舍
    纵然心中早有猜测,在听到这个名字的瞬间,褚苏身体还是一下子瘫软下来。
    竟然是衡清。
    竟然真的是衡清。
    结合之前打听的信息,衡清不过再有三月便要出关,若他真修炼了魔道,在这段时间他能做些什么?
    要怎么做、要做些什么才可以避免这场浩劫。
    褚苏脑袋飞速运转,最终只得出一个结论——
    不能依靠个人,得结合多方力量。
    就像当年众仙家为了围剿他发起的诛魔一战一样,那时候他已经魔功大成,却还是被受了不小的伤,若此次,各方修真力量可以团结在一起,在衡清出关后一同围剿,再将其囚禁,那是不是就能阻止他。
    想法虽好,实践却难。
    要怎么让众仙家信他、帮他。
    姜策玉知道他想什么,他蹲下身子,将褚苏的手放在手心。
    “姜家那边我去说,绝不让衡清得逞。”
    “嗯。”褚苏吻了吻他。
    得益于人脉不错,这事儿实际进行起来倒没有褚苏想的那么困难,他跟萧风洛无律说了衡清预备干坏事后,他二人竟问都没问便一一说要去请家里的人来帮忙。
    说是宁可兴师动众搞错,也不愿意一事不做放任。
    至此,修真三大家已经有两个极靠谱的说客。
    只剩上粟叶氏。
    褚苏想了一晚,打算亲自去一趟。
    若是集齐三大家,囚下一个刚入魔道两年的衡清是不成问题的。
    四人没有浪费时间,决定好的第二日便各自出发了。
    褚苏到达上粟后,遇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人——
    衡清。
    在看到他的一瞬间,他的心脏几乎跳到了嗓子眼,衡清却浑然不查,很惊讶似的问他:“褚苏,你怎么在这里?”
    褚苏冷笑着反问:“这话我应该问你吧。”
    衡清听着他没大没小的质问,微微皱起眉毛:“跟师尊就这么说话?”
    褚苏终于察觉到不对劲。
    若真是衡清,他没必要再装下去。
    不好的预感陡然涌上心头,他再次开口询问,不过这次语气恭敬许多。
    “师尊,您为何会在此地,您现在不是还在闭关吗?”
    衡清面色稍缓:“马上要召开蕴灵圣议,各个闭关的长老都提前出关了,我接仙山命令,来通知叶氏家主。”
    不祥的预感愈发浓重。
    “修真三大家都有仙山长老通知对吗?”
    衡清点头:“是。”
    褚苏喉咙动了动:“……师尊,您先前为何叫人换掉翠女的任务等级。”
    衡清似乎有点不太记得这事儿了,直到褚苏又提醒了些细节,他才恍然:“哦,那个啊,长奚长老托我帮忙换一下,所以就吩咐下去了。”
    “他为什么不自己换?”
    “他也在闭关,可能修炼到紧要关头了,这种事情也是常有的。”
    闻言,褚苏蓦然感到天旋地转,一阵眩晕。
    连呼吸都变得困难。
    长奚、长奚。
    若是各长老都会提前出关,那在出关前给他写那封信,不仅仅是不想再藏,更是……给他设了个套。
    他狠狠咬了咬唇。
    竟然被摆了一道。
    他闭了闭眼睛,巨大的恐惧涌上心头,再开口,声音竟不自觉带了丝颤抖:“那长奚长老也会去通知修真三大家吗?”
    衡清道:“是。”
    褚苏艰难地继续问道:“他是不是去了临州姜氏?”
    “你怎么知道?”
    褚苏没再说话,几乎是跌跌撞撞地踏上飞剑,赶往临州。
    临州姜氏。
    姜策玉、姜策玉……
    他不断地安慰自己,姜策玉体内有魔气护体,不会有性命之虞,可即使如此,还是控制不住的害怕,长奚知道太多他不清楚的事情,若是他也知道如何杀掉姜策玉,要怎么办?
    越关心越乱,身后有一个人影跟上也没察觉。
    下一刻,一柄长剑贯穿他的心脏。
    一分一毫不差,正中靶心。
    褚苏能感受到鲜血瞬间在体内喷涌四散开来,将他的五脏六腑都浸没。
    动作蓦然停止,他从飞剑上掉落,重重摔在地面上。
    “我这辈子做的最后悔的事情就是与你在紫藤山纠缠太久,”耳边忽然响起阵声音,这声音与狐面男的很相似,却更尖细些,“果然趁你不备,直接杀了你,才是最正确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