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2章
    “季大人,你居然回来了?不知南郊田地如何?究竟治理成功没有?”
    “该不会南郊土地无法处理,才回来搬救兵了吧?”
    季冠灼对那些人微微一笑,道:“各位大人大可放心,倘若田地没有任何变化,下官是不会站在这里的。”
    能回到京中汇报,自然是有所建树。
    要不然袁留群怎么去了四个月,如今还难以得到回京的机会?
    “这样啊。”一时间,不少官员都有些五味杂陈。
    能入朝堂的,多是各地人才。哪怕与师从烨政见不同,但若是未曾犯错,多也会慢慢升官。
    但速度便可想而知。
    可季冠灼先是因均田制大出风头,后又被皇上钦派至南郊处理盐碱化一事。
    再有宋海成提前替季冠灼讨赏,不少人虽然不说,但心中都暗自祈求季冠灼最好像其他几位官员那样,在此事上毫无所为。
    如今居然的确成事了?
    魏喑原本想要叙旧的话也成了诧异:“你居然真的懂这些?”
    “只是略懂一些,还是有周大人从旁协助,不然也不会这么快便将事情处理完毕。”季冠灼由衷道。
    如果没有周悦在短时间内便绘制出引水渠,等到天降大雨,许多事又要重做,恐怕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果了。
    “这样就好。”魏喑心中高兴,“既然有结果,说不定日后你便要留在京中了。平日里我们还可以约出来喝茶斗酒,岂不快活?”
    季冠灼还要说什么,殿中却骤然安静下来。
    师从烨的身影出现在太和殿中。
    他一步一步走至龙椅前,转身坐下。垂目看着诸位官员,语气冰冷道:“今日可有事要奏?”
    官员们面面相觑,一时间都不是很敢说话。
    昨日瞧着皇上心情还算不错,怎么今日又是一副心情不佳的模样?
    以前还能算准师从烨何时心情不好,尽量将一些会触怒他的事往后延些日子。
    如今他整日心情不佳,这可有些难办。
    总不能不处理那些公事了吧?
    “微臣有事起奏。”季冠灼自人群中站出,态度恭谨道,“微臣在南郊一个多月,已经暂且处理完一块田地。如今田地中种下的作物皆已长出新苗,比起之前已好不少。”
    “季爱卿所言当真?”师从烨抬眼,看向季冠灼。
    “微臣不敢有半句虚言,皇上倘若存疑,可以派人同微臣一起到南郊去查看臣种下的那些东西。”季冠灼将身子压得更低一些。
    一时间,朝中大臣皆有些不可思议。
    南郊田地是不毛之地,是朝中不争的事实。
    先前派人去南郊治理盐碱地的时候,也有不少官员到南郊去看过。
    除了地上原本生出的那些草,就没有什么东西是能在那片土地上活下去的。
    种子种到地里,即便再怎么小心侍弄,都难以发芽。
    季冠灼才去一个多月,便能长出新苗?
    他究竟如何做到的?
    他们不信!
    “既然如季爱卿所说的话,那便证明如今盐碱地的确有治理手段?”师从烨停顿片刻后,又道,“但如你所说,南郊土地还未完全改良完毕?”
    “是,微臣用的法子,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先前微臣也只是用一小块地作为尝试而已。倘若要将那五百亩土地皆要处理完毕,恐怕一年半载难以成功。”
    在这个时代,没有各种机械协助。
    单靠人力,想要尽快将那五百亩都处理完毕,恐怕有些艰难。
    “但也不是毫无办法。”师从烨微微思索片刻后道,“不过如今既然有法子治理南郊田地,季爱卿也已回宫,日后便继续留在宫中替朕分忧解难。至于南郊地块,朕会另外派人处理。”
    “季爱卿治理田地有功,朕会另行封赏。”
    他话音刚落,官员堆中却忽然闪出一人。
    袁留群跪在地上,语气恭敬道:“皇上,臣愿意继续留在南郊。”
    昨日他从袁昧口中听说季冠灼回宫一事,便也匆匆赶了回来。
    如今田地中的确有生新苗,这便可以证明季冠灼的确治田有功。
    倘若季冠灼一人回京,定然不会提及他这位户部侍郎。
    但若是他能在早朝时表现一番,师从烨又怎会忘记他?
    “袁留群?”师从烨的声音显得有些低沉。
    “正是微臣。”袁留群惊喜于师从烨还能记得他,立刻道,“臣这些日子,一直从旁协助。季大人所做之事,微臣也了解一二,自然是最佳人选。”
    师从烨冷笑一声。
    他也是多日不发脾气,不然这只知吃吃睡睡的蠢货,又怎敢在这个时候出来邀功?
    “袁爱卿既然如此了解,那便好好同朕说一说,季大人是如何治理南郊地块的。”他微微倾身,一双漆黑的瞳死死盯着袁留群,宛如顶上猎物的狼,“最好事事件件说得分明,免得朕不知如何论功行赏。”
    袁留群伏在地上,支支吾吾起来。
    他这些日子都闷在房中看书,哪里曾出门半步?
    对于季冠灼做的那些事情,他是一概不知的。
    不,也不能说是一概不知。
    最起码开始那几日,他还让袁昧来汇报过。
    “皇上,季大人刚来之时,便让人将地块全部都深耕一遍。后来微臣又给季大人写了纸条,让他于水利司中去找官员到南郊帮忙开挖水渠。微臣整日不在宫中,本以为纸条无用。没想到周大人居然愿意前来。”